分享

南宋并无哥窑

 睫毛上的风尘 2019-10-06

今在《元代杭州研究文集》上看到一篇文章,《杭州老虎洞窑址元代层文化内涵的再认识》。作者杜正贤先生,系杭州老虎洞窑址考古发掘领队,杭州博物馆馆长。文章指出:

“元代层中,老虎洞窑址南宋层常见的仿青铜器造型的礼器瓷不见,而是多文具和陈设瓷等小型器。总体来看,老虎洞元代层出土瓷片不及南宋层制作精细。

正是由于在元代老虎洞窑从事生产的陶瓷匠人是南宋修内司官窑的原班人马,所以老虎洞窑址元代初期的产品和南宋晚期基本相同。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科学检验认定:北京故宫博物院提供的所谓传世哥窑和元大都出土的哥窑型瓷片胎釉的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都和老虎洞元代地层堆积出土瓷片胎釉的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比较接近,因此可以认为所谓传世哥窑和元大都出土的哥窑型瓷片就是在老虎洞元代时烧造的制品。显微结构分析从现代科学技术的角度支持了老虎洞元代窑场就是哥窑的论断。

由老虎洞窑址南宋层与元代层的地层叠压关系可知,哥窑生产瓷器是在元代无疑。所谓宋代五大名窑“官、哥、汝、定、钧”一说,目前来看将哥窑认定为宋代窑址尚缺乏考古材料上的证据”。

都说官哥不分,其实只是很小一部分。年代应在南宋晚期到元代初期之间。绝大多数的官窑与哥窑,还是各有其明显特征的。只要看过1997年杭州卷烟厂工地发现的那批精美绝伦的南宋修内司官窑作品,再看北京故宫珍藏及出土哥窑瓷器展上的哥窑。两者实在是有很大的差异。

根据我的观察,南宋官窑中最顶级的,应该是南宋文献记载的“釉水滢澈”的那一类作品。可以进一步认为,是中兴定都杭州之后,宋高宗时期的巅峰作品。

或许可以这样说,哪怕是一块破瓷片,南宋官窑都蕴藉着凤山殿阁千门的真赏风流。而在哥窑上,我们并没有真正看到南宋官窑的那种皇家庙堂气息。

对南宋官窑最精于鉴赏的人物,清代是乾隆皇帝。明代,则当属杭州人高濂先生。《燕闲清赏笺论官哥窑器》短短两页文字,实在是对于官哥二窑,所论最精妙者也。

明代高濂先生,号湖上桃花渔。是赏鉴清玩大家。自言:“余自闲日,遍考钟鼎卣彝,书画法帖,窑玉古玩,文房器具,纤细究心。更校古今鉴藻,是非辩正,悉为取裁”。

今天,结合考古发掘的情况,再来看高濂先生的这句话,就颇值得玩味了。

“所谓官者,烧于宋修内司中,为官家造也。窑在杭之凤凰山下。。。哥窑烧于私家,取土俱在此地”。

官窑,官家造也。哥窑,私家造也。高濂先生早已为我们揭露了历史真相。只是后人对此的领会不深。今天的考古发掘证明了这一点。

至于有人说哥窑窑址在龙泉,《哥瓷雅集——故宫博物院珍藏及出土哥窑瓷器荟萃》一书,耿宝昌先生在序言中指出:传世“宋”哥窑既没在《天工开物》记载的地区——浙江龙泉觅到遗址和残片,也不见于宋皇室陵寝的随葬品中”。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传世哥窑瓷片的化验结果是,其化学成分与龙泉窑址出土的瓷片显然不同”。耿宝昌先生委婉说到,学术问题的讨论应允许百家争鸣。

在《再议官窑青瓷》一文中,耿先生写道: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与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检测研究实验室测试的传世哥窑盘残器标本,应为(杭州)万松岭老虎洞窑址的产品。依照2011年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的哥窑研究项目,传世哥窑乃为浙江杭州地区的产品。

杭州老虎洞窑址考古发掘,最重大的贡献,一是发现了南宋修内司官窑(内窑)窑址,二就是基本解决了传世哥窑的产地与年代问题。

综上所述,元初的哥窑,只是继踵前美,南宋修内司官窑之余势耳。南宋官窑臻于工妙,超凡之韵,实非后人所及。(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