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卧儿帝国——蒙古人统治下的最后一个大陆帝国(三)

 陆一2 2019-10-06

文化艺术、宗教建筑

文学

       莫卧尔帝国时,一位名叫图西尔·达斯的人用印地语改写了史诗《罗摩衍那》,有利于梵文古典作品的保留与传播。历史著作有巴布尔写的《自传》,用突厥文写成。由阿卜杜拉欣大汗译为波斯文。此外还有巴道尼写的《历史选集》,尼查姆·乌德·丁写的《阿克巴通史》,都用波斯文写成。


艺术

      莫卧儿帝国的第二代王胡马雍、第三代王阿克巴、第四代王贾汉杰等人,都是莫卧儿帝国艺术的倡导者和鉴赏家。1549年,王朝邀请波斯的宫廷画家来到印度,开始了莫卧儿绘画的创作。伊朗绘画后期画风的透视法、远近法、阴影法等表现方法都被吸收应用,以描绘宫廷生活、花鸟、肖像、战争等深受喜爱的题材。阿克巴时代,画家们从伊朗和印度艺术的折衷法中吸收西洋画法并使之印度化。贾汉杰王非常重视绘画,促使莫卧儿绘画由阿克巴时代的自然主义描写转向了以冷静观察为基础的现实主义风格,形成了优美与纤细相结合的一种画风。

宗教

   采用怀柔和亲的政策对待土著王公贵族。选用官员上改变原来仅由突厥人、阿富汗人与波斯人担任高级官吏的传统,择用信奉印度教本地人。阿克巴还娶土著公主为皇后,扩大国家统治的基础。调和国内部宗教矛盾,对非穆斯林采用宽容政策,废除对非穆斯林的人头税。允许印度教徒恢复先前的信仰。对印度的寡妇殉夫、杀婴、童婚、神灵裁判等都加以禁止,鼓励寡妇再婚。沙贾汗时期改变阿克巴时的宗教宽容政策,对印度教徒歧视、迫害,尤其反对天主教,不允许兴建教堂。

外交

       波斯人的萨法维王朝与莫卧儿帝国的相互往来,可以追溯到两国的开国君主。早在151012月,伊司马仪一世在木鹿击溃乌兹别克的昔班尼·汗时,被萨法维军队解救出的战俘中,就有喀布尔统治者扎希尔丁·穆罕默德·巴布尔的妹妹,这个巴布尔即是后来印度莫卧儿帝国的开国皇帝。伊司马仪一世热情接待了这位公主,并且将其送回巴布尔处,这便是萨法维朝廷和莫卧儿帝国之间友好关系的开端。

       坎大哈地处印度莫卧儿帝国、中亚的喀布尔和萨法维王朝之间。正是由于坎大哈在商业和军事上的重要意义,使得该地从16世纪开始,成为萨法维波斯与印度莫卧儿帝国之间争夺的对象。坎大哈在波斯萨法维王朝和印度莫卧尔帝国之间数次易手,直到17世纪中叶坎大哈最后纳入波斯的版图,两国的争夺才宣告结束。

古迹

胡马雍陵


    布尔逝世后,遗体被运往当时还在帝国辖区内的喀布尔(现为阿富汗斯坦首都)安葬。因此,印度境内的第一座莫卧儿帝王的陵墓,是巴布尔之子、第二代皇帝胡马雍的陵墓——胡马雍陵。胡马雍陵位于德里东部亚穆纳河畔,是印度次大陆的第一座花园陵墓,在印度建筑史上有重要地位。其墓室状如蹲坐,高大的拱形入口上面是一个球形墓顶,墓的四周环绕着排列整齐的花园。

阿克巴陵


阿克巴陵又称“锡坎德拉”(Sikandra),位于阿格拉北方约10公里处,始建于阿克巴大帝逝世前三年,后由其子贾汗吉尔于1613年完成。17世纪末叶,因遭班达尔人侵袭,陵墓内的建筑惨遭破坏,遗留下来的古迹十分稀少,寥寥无几。只留存地下室里的王陵,朴实简单。

泰姬陵


通体由白色大理石造成的泰姬陵,建于16311653年,是第五代皇帝沙贾汗为纪念爱妻阿姬蔓·芭奴而兴建的陵墓。泰姬陵占地甚广,由前庭、正门、花园、陵墓主体以及两座清真寺所组成。

阿格拉红堡


阿格拉红堡是用附近所产的红色沙岩为主建材,因此又称红堡。巴布尔1526年打败德里苏丹国的统治者后,就在附近的阿格拉称帝。从此,阿格拉就成为了莫卧儿帝国的政治经济中心,直到其后代迁都到德里为止。作为帝国首都所在地,宫殿和堡垒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建筑物。阿格拉堡(Agra Fort)就同时具备这两种功能,城堡周围护城河长2.5公里,墙高20余米,十分壮观。

胜利之城


法地普尔·希克利(Fatehpur Sikri)原义为胜利之城,是阿克巴大帝于16世纪精心规化的新都城,三面城墙,长6公里,有七座城门,是融合伊斯兰和印度教、耆那教的装置艺术的独特建筑。


帝王世系

莫卧儿帝国帝王世系表

帝王

在位时间

六大皇帝

巴布尔  

1526—1530

胡马雍

1530—1556

阿克巴

1556—1605

贾汉吉尔

1605—1627

沙贾汗

1627—1658年  

奥朗则布

1658—1707

后期莫卧儿

巴哈杜尔·

1707—1713

查汗杰达尔·

1712—1713

法鲁赫·西亚尔

1713—1719

拉菲·乌德·道拉

1719

穆罕默德·易卜拉欣

1720

穆罕默德·

1719—1748

艾哈默德

1748—1754

阿拉姆吉尔二世

1754—1759

·阿拉姆二世

1759—1806

阿克巴二世

1806—1837

巴哈杜尔·沙二世

1837—185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