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简单、直接、有效的补肾方法—站桩!

 niuniuyumami 2019-10-06

                                 文章:刘勤博/整编:Niuniuyumai

站桩,简单来讲就是一种锻炼方式,一种对场地无要求,适合各类人群的一种运动,站桩的方法只是站立不动,实则其内部筋肉细胞已开始工作,完全在于求得身体内部细胞的发展与血液循环之适当,即所谓身体内部呈活动状态,以使身体各器官平均发展,王芗斋先生有云: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

站桩是完全与其他运动相反的方法来锻炼身体,桩法是筋肉气血的运动,更可说具体细胞的运动,在运动中全身各种细胞器官同时平均发展为原则,即使全身筋肉疲劳状态,而心脏的搏动并不影响,相反地在运动后尚能感觉到较运动以前的呼吸轻松舒畅,因没有任何招式,所以在运动时脑神经不受刺激,不紧张。

站桩,是促进能量循环补给的一种养生方法,虽能让人出汗,但不会让心跳过速,在整个过程中积蓄的热感,就是疗愈身体的能量,也是一项有氧运动。

人体背部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统领人的一身之阳气。站桩时,通过胸藏而闭、背平而正、收颌正顶,把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也就是身体的阳面横向拉开、纵向拉直,以达到上接天根、下接地轴,最大限度地接收天地之气,就像为蓄电池充电一样,进而把我们的先天肾气补足。

站桩过程中,感觉后背发热,微微出汗,这就意味着阳气被鼓动起来了,气血循行更为通达了,出汗则是身体在自行排出体内病气邪气。

站桩姿势外表看来似乎一动不动,实则法象天地阴阳气机之升降,黄帝内经云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桩功重心落在涌泉穴,久站之则肾水充盈,肾气温升,而肝脾肾三阴经自然随之上升。

又站桩功双手抱圆,此即抱元守一,双手抱圆则心肺易开,清阳上达,浊阴下降,清肃之气下行,则胆肺胃诸阳经亦随之清降。三阴左升三阳右降,即能调和肝肺,交通心肾,中气建旺,五脏安和。

站桩期间虽然形体不动,却如运动后一样出汗,此即脏腑内动之明证,又常觉双腿内侧有蚁行向上感,此即肝、脾、肾,足之三阴温升之明证,且呼吸方式,由原来的胸腔呼吸自然转为腹式呼吸,此即心肺之气下降之明证。

对于体质较弱,极少参加锻炼的脑力劳动者,以及对寒冷比较敏感的人来说,想要将长期瘀滞的能量,调动成为提升人体的阳气,坚持站桩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可以激发人体自愈的潜能。

当然站桩绝非一日之功,看着简单,其实每个桩法都有其特点和习练要求。最好能由明白的老师当面指导,才能站的有效,达到调养身体的目的。这点对于初学站桩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否则用错误的姿势站桩,反而会有悖于锻炼养生的目的。

续读:疏通经络,培补气血

当人的肾气也就是正气不足,风、寒、湿等外邪等侵害而形成经络的淤堵。如果这些淤堵与气血运行不畅,是在人体的关节或表层,会有肿、胀、痛、麻、凉、酸、板七种感觉;如果是在人体的内脏,导致的是内脏的各种炎症与肿块。

习练站桩,可以疏通人体的经络,培补气血。就是通过培补“元气”给人体“打压”,使其形成内向的一种“冲击力”。压力充足,人体就会气血畅通,自愈潜能就会增强,所有不适症状也会自然消失。

其中以疏通脾经,胃经,大小肠经,肝经等效果最为明显。很多学员胃口不好,消化吸收不好,如法习练一两个月,或者强化训练七天,会出现打嗝与放屁的现象,一段时间后,原来肚子不饿的,胃口会变好,常常感觉饥饿,老想翻东西吃。有些有肠炎的,原来拉稀,或大便不成型的,会慢慢成型,并且腹痛腹泻的现象慢慢消失。有便秘的,可以天天比较畅快地排便。这些都是脾经,胃经,大小肠经疏通的表现。

其次一点,就是肝肾同源,肾气不足,会累及肝的疏泄功能,肝的疏泄功能受损,气机不畅,形成肝郁,这就能很好说明了为什么生病的人容易心情不好,爱生闷气。不少人因为长期病痛,如肠胃病,或者严重产后风,给生活造成很多的不便,不能正常生活了,时间长了,很多人都有肝郁的问题,有些甚至发展成为抑郁症了,对生活与未来失去信心与希望。很多人变得爱生闷气,爱与家人吵架,认为家人不理解他,这些都是肝的疏泄功能受损,肝经淤堵的表现。其实99%的身体有较重的慢性疾病的人,他们都爱跟家人生闷气或吵架,认为家人或他人无法理解他。这是因为体内经络不通,尤其是肝经不通畅的缘故。事实上,因为病痛没有长其他人身上,他人的不理解是正常的,但是,长在自己身上,自己难受,就要想办法自救了。而很多桩友通过一段时间如法习练,感觉身上的毛病有所减轻了,心情也变好了。

很多学员向我反应,在站桩的时候,虽然很辛苦,但是站完后,神清气爽的,心情会变得舒畅不少。不少抑郁,焦虑的人,通过一段时间的习练,也能感觉到开心与舒畅,看什么都很顺眼。这些都是站桩疏通肝经的表现。

站桩通过一定的姿势,让身体能够阳气生发而发热并出汗,可以排出体内的寒湿与毒素。

关节与内脏的寒湿与毒素排出体外后,加上阳气的生发,经络的疏通,身体的各种问题与症状,自然会慢慢减轻或者消失。

站桩是一种静力训练,我们全身的骨头是由肌肉群包裹着的,在站桩的时候肌肉群在长时间的静定收缩状态下,会引导气血强行的往骨髓里走,这个过程就称之为敛气血入骨髓,久而久之骨密度会越来越高,骨头会越来越硬。那么站桩中我们要求最好不要动,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因为你一动肌肉群就动了,肌肉群收缩带来的输送压力忽然减小或者消失,这个时候气血输送就会出现片刻的暂停,所以当气血快冲刷到病灶点的时候,你非要抖一抖,那么气血就永远到达不了身体的病灶点,康复也是遥遥无期,所以站桩的时候是不能抖的,你想抖也要等到站桩结束后在抖。

# 如何度过站桩疲劳期?站桩是传统体育中练气理论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站桩时肘,膝、踝,需要保持一定的弯曲度,上虚下实,因而下肢必然承受一定的力度,骨骼肌呈收缩状态,外静内动,血液循环加快,除肾上腺素和甲状腺分泌增多以外,人体产生热量也将成比例增加。站桩的结果必将释放大量热量、周身发热出汗、起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因此收功后就会觉得轻松有力,但随之而来的是初练者由于不适应人为改变四肢生理角度的站桩功,而产生练功时体乏、膝、踝关节及肌肉酸痛等反映、并将在练初期持续存在,这是正常的疲劳现象,也是本文所要阐述的疲劳期,如果坚持下去、渡过这个疲劳期就会苦尽甘来,进入气功态。几个建议:

1 要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制定锻炼计划,站桩宜在早5时至7时或7晚时至9时为宜,站桩时间应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达到每次半小时以上。伏天高温季节应适当减少练功时间、每日站桩半小时即可。要选择固定锻炼地点和时间。

2 站桩功消耗热量是比较大的,因此要合理分配饮食中荤素搭配营养成份、尤其锻炼的平时饮食应多注意优质蛋白的补充。对易疲劳的部位进行自我按摩、促进新陈代谢、减轻疲劳。还要做到锻炼前不空腹、不饱食、饭后一小时内不锻炼等。

##在站桩过程中,命门这块不能卡死,因为卡死会导致督脉不通,脊柱受压迫,时间久了真气上不去会严重影响五脏六腑的机能进而得病!还有一点站桩千万不能用嘴巴呼吸,不能追求身体上的电麻感而错误的认为是气血很通畅很旺盛的在运行,用嘴巴呼吸中医认为口开神气散时间长了对元气是一种严重损伤和消耗

站桩:不是简单的双手环抱,双膝微曲这一外在姿势,重点在筋骨里面有没有这些动作要领,如:兜、抱、开、合、拧、裹、提、夹、扒、缩、趟、绷、提、坠…等复杂的身体运动结构,其中有意、也有动作的结果,其目的就是将全身的筋腱像伞骨一样全部绷起来,让身体的筋健、肌肉都同时工作起来,才能达到调动气血,疏通经脉、促进吸收、增强人体的自愈力,修复损伤,治疗疾病的功效!
仅仅摆一个姿势,周身的筋腱和肌肉没有工作起来,其效果甚微,想达到养生治病的效果,如同想改变又不行动是一个道理!老师调桩,首先是摆正合理姿势,实际就是正骨。打坐站桩就是摆上一个最利于气血运行的姿势,静静的呆着,等待着先天真意的萌动,等待着生命本有能量的升起,等待着智慧的灵光乍现,久而久之你会身体轻灵,心性如初。

#个人体会:

百会不能一个点的上领,是领中带着下陷,这个下陷象把圆气球做成苹果状。不能光上领,否则容易气冲头,发晕。拳头曾深受其苦。 

手臂抱着纸灯笼也可,抱着江米纸球也可,目的是抱意不能丢,也不能过。指缝的要求同理。指尖的距离关系到含胸的分寸,能含胸了距离就对了。指尖相系是指不能断了左右的联系。同时虎口的筋要有弹性。 

裆下的蜡烛或灯笼,是为了圆裆的假借,此时注意膝尖脚尖对齐冲前,膝尖不能外掰。

臀部要溜,腿根要吸。臀部的坐是惯性中的那一停,支撑中的那一撑。 

  1. 是在调头颈部,头部为六阳魁首,非常重要,所谓四梢齐,都跟头部有关。 

  2. 关于后脚跟的虚,有人很不理解,胯要吸要收,臀部要坐,后脚跟怎么能虚呢?硬往前移重心又撅臀了。这还是没有坐好胯的缘故。胯一坐到位,脚下是飘的,自然可以有虚意了。

  3. # 人们提起站桩,浮现在脑子里的就是从头到脚的要领、假借,这抱一个球,那夹个馒头······站了半天不是丢了这,就是那忘了那,三年五载还在想着这些个要领、假借有没有?是不是又忘了?那么,这就很有问题了。站桩不是为了有这些个假借、要领,而是要借这些个东西调好结构,调好结构后,去更好地得意、出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