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爱做的事便是躺在奶奶腿上,听奶奶讲她们儿时的故事,记得有一次奶奶讲到了“瓦罐坟”,古代老人活到60岁时,也就是花甲之年,就要被子女送进“瓦罐坟”中,俗称“六十还仓”,也就是以前听过的“花甲葬”。 老家在修路过程中,发现了“瓦罐坟”,图中考古工作人员正在小心翼翼的挖掘“瓦罐坟”。 在古代,当时的社会比较落后,花甲之年的老人丧失了最基本的劳动能力,生产力又比较低下,医疗设备、技术方面又不先进,一家人食不果腹,为了繁衍后代,只好牺牲60岁的老人。 “瓦罐坟”,就是晚辈在村外建一个像瓦罐的坟墓,以圆形为主,有的是用青砖砌垒的,也有的是用石头砌成的,留有一个小门,待老人60岁时,由晚辈送进瓦罐坟,之后子女们每天为老人送一次饭,在小门上加一块砖,当小门砌垒严实时,晚辈便不会再去送饭,最后老人的结果可想而知,要么饿死,要么冻死,要么病死,很是残忍。 该“瓦罐坟”是用青砖砌垒的,考古人员正在挖掘瓦罐坟的小门。孝顺的子女为老人送饭时,会陪老人聊聊天,几天加一块砖;不孝的晚辈,送一次饭,可能会加几块砖。 图中“瓦罐坟”是用石头砌垒的,坟里的木板便是老人的“床”。 考古人员挖掘到的少许瓷器碎片,据考古人员表示,这些“瓦罐坟”早已被他人挖过,剩下的只有骸骨。 古代的这种“瓦罐坟”、“花甲葬”向世人展示了封建制度下的残酷、黑暗与陋习,诉说着人间的暴行,与中国的尊老爱幼、百善孝为先相违背。友友们,您对“瓦罐坟”有何看法,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