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辈亲手将父母送进“瓦罐坟”活埋,送一次饭垒一块砖,看咋回事

 后知后觉无所谓 2019-07-15
丧葬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文明史中的一部分,它涵盖了儒家、佛家、道家三大教派的思想理念。提到生老病死,这是一种自然规律,谁也躲不掉。中国讲究孝道,注重对逝者的祭拜,但古代有一种极为残忍的方式对待年过六旬的老人,那便是今天要说的“花甲葬”“瓦罐坟”。图中考古人员为了不损伤文物,正在小心翼翼的挖掘“花甲墓”。
老家修路过程中,发现多个“花甲墓”,有圆形墓,也有桃形墓,有用青砖垒的,也有用石头砌垒的。墓的上半部已被挖掘机铲坏。“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说的就是传说中的“花甲墓”,也叫“瓦罐坟”、“窑罐坟”,初始时间和地方并无记载。图中是一个用青砖垒成的“花甲墓”,墓中有部分高出部位那便是老人的“墓床”。
据说,当时的老人只要活过六十岁,就要住进晚辈为其挖好的“瓦罐坟”中,“花甲墓”大多会留一道门,要么在上方留有一个孔,晚辈每天都会为老人送饭,每送一次饭便会在门上加一块砖,直到门被砖垒严实,老人因饿或生病便会死掉。
图为用石头垒的桃形“花甲墓”。当然也有孝顺的儿女,在送饭时,会与老人聊聊家常,几天加一块砖,极为不孝的晚辈送一次饭会狠心的加多块砖。
桃形墓,里面有木板,考古人员表示这些便是老人们的“床”。两具骸骨已被工作人员移走。
几百年的木板虽有些潮湿,但完好无损。
“花甲墓”里发现的瓷器碎块,考古人员揣测这些墓已被他人盗过。
石头墓、石头门,门被砌垒严实,之后老人的死活可想而知了。
“花甲葬”相较当今的严刑酷法有过之无不及,违背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的孝道美德,同时更背离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在当时生产力比较低下,物资贫乏,各种粮食产量低,人人处在半饥饿状态,为了种族的繁衍生息,为了不拖累晚辈,60岁以上的老人只好选择“花甲葬”。友友们,您对“花甲葬”有何看法?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