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心】

 心明斋 2019-10-06
发表:2016-04-03 16:01

【人·心】

【人·心】

打坐,可以①培养定力。②恢复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③沉入自己的内在世界、为研究观察其本相及活动规律做前期准备。

第①条,可有效地增强生命心态的稳定度。它和第②条一起,可使内在稳固、健康、清明。生命也因此,活力大增、精力充沛、气爽神清。

这两条功效的生理学解释也很简单:心态的稳定和神经系统的主动保养、平衡,直接决定了内循环的稳定与正常(而不是随着心念之流上下起伏)。因此,长期练习、可使免疫力增强、脏器健康,内力充沛、活力焕发、生机盎然。

这种生命,也自然会思维敏锐、细致,判断、觉察及行动行为的能力超群。

故,打坐做为调养身心、保护生命的一种手段,几千年来一直为人类所采用、欢迎。

打坐最佳的方式是“数息”。原因如下:

--呼吸是生命最为微细的生理现象。

因极端细微故、可将自“心”也调节到如此精微的程度,借此沉入自己内在的深层、乃至极端精微的精神层面,以备观察总结“心性”之用。

又因其为自然生理,故避免了其他如冥想通灵、念咒诵经等训练产生的精神依赖性,和由这些依赖引发的副作用。因为,这些东东和生命自己的本心、并无直接关系。

打坐的要点:不著相--任何一种精神活动都是“相”、不要沉迷于它们,更不要于定境里见光见影、捕风捉蝶地追逐痴迷。只是专注于“数息”。然后,身心会自己自动地沉淀、沉静,渐渐地恢复出它自己的本貌,自然自如地干它该干的事情。故,等待与不加干涉地静观、才能够客观地体会认识到自己内在的真实本来。“自己研究自己的精神世界”。

比“打坐”更进一层的是:明心性。这,也是“打坐”的最终目的--自己观察自己的内在世界,并体会、研究与总结出它的原理与活动规律(心性)。然后、将之运用于对自己各种内在精神活动的处理,自调己心、自净己意、自己解放自己。这是一种更加“智慧”的练习。且没有出定入定限制。故言,比“打坐”更为先进。

熟练地运用“心性”,洗心、养心、放心,就可以于日常生活中当下化解各式各样精神活动之干扰、始终保持心态的稳定、平衡、开放与清明。故,它比“打坐”更为自由、见效更快、简易及实用度更高。能够达到时时刻刻地自我放松,并于精神上自主自在、自明自立。

“心性”的运用来自于对自心性质的了知、和通过经常练习培养出来的“心性”意识。

如果我们知道各种精神活动的运动规律--它们都是刹那生灭、流转不息的,又何必待在里面?既使呆在了心念之流、被它们抓住,那用完了就出来、可不可以?它们反正是流动不息的、又何苦与之纠缠不已?主动地顺应这一客观生理现象来调心、还是反之行事,哪种更为合理,更能够给自心松绑、恢复它的原貌

以此,当下出离。超越精神活动之流,用而不居。

再进一步地知晓:自心的本相只是一“广大能含”的觉知体、它本来就不是各种精神活动的任何一种,即可当下心安体宁。如如不动、宠辱不惊。

虽然还是在做着该做的事情、还是在活着本来的生命,但随着“心性”意识的进一步培养、心力会进一步增强,各种精神活动也将自动地似水如云、它们已不再能够扰动到本心。这在修行上称为“转烦恼”:只要是精神活动的、都可以用“心性”随时随意地将其翻转过来。或是更进一层:在其中往来自由、舒卷自如。以此,保证身心时刻处于最佳精神及生理状态、又不染无杂,内外健康、吉祥、清明、如意。

最终,恢复本心的天然、入“中和”之境……

各位师兄可以自己设想一下,这又是怎样的一条生命?Ta们又有着怎样的精神状态与精神境界?又会有着什么样的生活生命质量?各种精神活动都够不着这样的生命了、那外在环境呢?

正可谓:“人境皆流乃天意,如如不动本自然。

      万丈红尘飞不到,火中莲花格外明。”

                              宁越

                         2016·4·3   金陵

再补充追问一句:

这样的生命,又会有着什么样的、与其精神境界相应的审美?会欣赏品味些什么东东?又创作些什么样的艺道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