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如何脱胎换骨成为圣人

 昵称44915626 2019-10-06

全文共计6500字,预计阅读15分钟。



深度且有趣的伟人传记
曾国藩系列——NO.3

曾国藩:如何脱胎换骨成为圣人
作者:礼部侍郎
编辑:大橙子/彩虹妹
曾国藩被世人誉为圣人,很多人以为,曾国藩天生就是一个好脾气,好性格,持之以恒的人。
他不求官,平定太平天国后,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只要他大旗一挥,他就能问鼎东南,成为皇帝,但是他急流勇退,自裁湘军,令世人唏嘘。
他不求财,曾国藩去世后,他的子孙后代因为生活窘迫甚至需要举债度日,需要像左宗棠这样的朋友资助,才能生活,很难想象,他生前已经入阁拜相,是晚清汉人第一重臣。
他不求色,曾国藩一生只有一妻一妾,他的妾还是曾国藩常年征战在外,因身患癣疾,被折磨得难以正常生活,需要一个人照顾他饮食起居时才不得不纳的。
曾国藩生下来就是一名圣人吗?这是不可能的,三十岁进京任职之前,曾国藩只是来自湖南乡下的一名读书人,满脑子都是如何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希望能早日升官发财。
在北京做官期间,他也因为自己一身的毛病与人争吵,得罪了很多人,痛定思痛,曾国藩立志做一名圣人,去人欲,存天理。
通过每天不断的自我反省,通过和翰林院众多雅士的交谈学习,曾国藩的气质一天天在发生着变化,通过无数次的失败、跌倒爬起来再失败,曾国藩意识到很多缺点已经深入骨髓,早已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想要一下子去除是不可能的,只能长年累月一点一滴去修正。
通过几十年如一日的自我修炼,无论是在京期间,还是后来到地方组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曾国藩一有时间就读书、写字,每天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日三省吾身。
曾国藩以“求阙”命名自己的书房,从青年到老年,曾国藩都生活在不停的自责中,不断寻求、针砭自己的缺点。曾国藩的一生,是不断自我攻伐,自我砥砺的一生,因此也是不断脱胎换骨、变化气质、增长本领的一生。
他为什么为发生这样的变化,又是怎样达到了圣人的境界,请看侍郎为你细细诉说。

而立之年前是庸人
曾国藩的老家是湖南省湘乡县大界白杨坪,在离县城一百三十多里的山里面,虽然山清水秀,但是交通很不方便。在晚清的时候,这里的闭塞程度可以想象。在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之前,几百年里,这儿连个秀才都没有出过。
传统时代,农民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几乎只有送子孙去读书这一条路。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不惜血本供曾麟书上学,但是无奈曾麟书天资太差,连考十七次秀才都失败了。
看来这个读书不行在曾国藩家是有遗传的,曾国藩从十四岁开始,连考七次都名落孙山,并且曾国藩四个弟弟也没有一个人读书成功。
然而,二十三岁这年,曾国藩却人品大爆发,中了秀才,第二年又中了举人,五年后,又中了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国藩家一下子在方圆几十里内成了全乡人的骄傲。
虽然跃过龙门,但曾国藩还是只想着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整个人的气质还是个眼界狭窄的乡下读书人。进京前,曾国藩满脑子都是升官发财,给家里人争口气。
道光二十年,曾国藩进了北京城,成了一名京官。刚过三十的曾国藩,和其他普通人一样,一身的毛病。
一是心浮气躁,坐不住。
曾国藩喜欢热闹,在北京的前两年,他整天东串西串,吃饭喝酒,下棋听戏。虽然每次吃喝玩乐归来后都要自责一番,今天又没有按计划读书学习,但还是日复一日白天潇洒,晚上忏悔。

二是为人傲慢,修养不佳。
虽然天资一般,但曾国藩在湖南乡下朋友圈里也算出类拔萃的,所以他还觉得自己是个人物。他的老祖父在曾国藩去北京之前送了他一句话:尔的才是好的,尔的官是做不尽的,尔若不傲,更好全了。
因为修养不到位,脾气还火爆,刚到北京的曾国藩还和朋友打过几次架。第一次是和同乡,刑部主事郑小珊因一言不合,就爆粗口,漫骂一通。第二次是和同年兼同乡金藻因为一点小事吵起来了,最后演变成怒不可遏,比上次更甚。这足已可见曾国藩年轻时候确实是个暴脾气。
三是为人虚伪,经常言不由衷。
比如在社交场合喜欢奉承别人,给别人戴高帽子,并且喜欢自吹自擂,显摆自己,夸夸其谈。对一般人来说,这不是什么事,但是对于立志当圣人者来说,这个问题相当严重,因为儒家认为,修身之本在于“诚”。
对自己真诚,对别人也要真诚,才能让自己纯粹坚定。
除了上述三个缺点,曾国藩认为自己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好色”,今天看来,是有点可笑,刚刚三十岁,血气方刚,多看几眼美女,这是人之常情。但是用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就问题严重了,曾国藩在日记里经常自责,到朋友家看到几个漂亮的姬妾,就批评自己不是人,耻心丧尽。
中国人普遍认为,纵欲,特别是沉迷于“色”,是很危险的,并且曾国藩自己身体一直不好,所以认为自己要节欲。
如何脱胎换骨
三十岁是曾国藩一生中重要的分水岭。
因为曾国藩用自己的实践证明,哪怕是像自己这样资质一般的人,通过不断真诚的自我完善,通过不断磨砺,也可以看得透,立得定,说得出,办得来。进入北京当官,不仅是曾国藩仕途上的起步,更是他一生自我修炼的开始。
作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北京聚集了当时最顶尖的人才,曾国藩所在的翰林院更是群英荟萃。曾国藩发现,他身边的同事的精神气质和以前的朋友有很大不同。他们自我要求严格,对待他人真诚,面对花花世界内心很坚定。
三十岁之前的曾国藩一心想的是功名富贵,光宗耀祖,见到这些朋友,他真的是自惭形秽。于是在三十岁这一年曾国藩立志做一名圣人
圣人是儒家的最高境界。
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成5个层次:第一层是本能的需求,第二层是安全的需求,第三层是人际交往的需求,第四层是功名荣耀的需求,第五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所谓的自我实现,就是燃烧自己的生命,让自己变成理想中的模样。
儒家的圣人理想,基本上就是马斯洛说的自我实现。儒家说,当一个人修炼成了圣人,就会无物,无我,与天地相感通,就会达到一种极为自信,极为愉快的状态。马斯洛也说,当一个人自我实现的时候,也是一种难言的愉悦,让人如痴如醉。应该说,儒家的圣人比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还要高远和超越。
儒家的圣人标准要求以天理代替人欲,有着非理性,反人性的一面,但是它确实给追求它的人们提供了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只能无限接近,几乎不能到达。
从曾国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自我完善的必经之路。
首先是立志非常坚定。确定一个终身奋斗的目标,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曾国藩说,只有立志坚实了,才能在这之上盖起宏伟壮大的生命之殿。
曾国藩的人生第一个成功之处,就在于立了一个最高远的志向。这一志向,让他一生不在小目标,小诱惑前止步,也激励着他不管苦难多大,也要想办法克服,不能退缩。
有了志向之后就是如何落实。古往今来,立志的人多如牛毛,最后成功的却凤毛麟角,曾国藩与众不同的是他踏踏实实的朝着自己的理想一点点迈进。从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一立志日新起,曾国藩开始了对自己全方位的改造。
他的办法是“日课”,就是从每天起床到睡觉,吃喝拉撒全都自我监督。用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时时刻刻监督自己的一举一动。他每天都要写日记,回忆当天的一言一行,并且进行甄别,哪些不符合圣人要求,就要立刻改正。
这个办法不是他发明的,当时京城著名的理学家蒙古人倭仁就以日课认真严肃而闻名,道光二是二年十月初一起,曾国藩学着倭仁开始日课。
既然是自我完善,首先是不要浪费时间,从十月二日起,曾国藩每天要用楷书写日记,读历史十页,记录茶余饭后的谈话一则,这是必修内容,选修内容则包括每天读《易》,写作文,于是整个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当然了,养成的习惯不是那么容易就改变的,曾国藩喜欢交朋友,参加社交活动,偶尔也会违反日课规定,比如当年十月十七,曾国藩早起读完《易》以后,跑到杜兰溪家参加他儿子的婚礼,参加完婚礼后,本来想回家读书,又想到今天是朋友何子敬的生日,又跑去给他过生日,晚饭后又在何子敬的盛情挽留下听了昆曲,直到“初更时分”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当天晚上,他在日记中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何子敬的生日本来可以不去的,但自己还是去了,说明自己意志品质还是不够坚定,行动还是不够坚决,决心以后不能这样了。
十一月初九的时候,他上午到陈岱云家给陈母拜寿,饭后本来要回家学习的,结果又被朋友拉着去何子贞家玩,在那下了一盘围棋,又看别人下了一局。看别人下棋的时候,曾国藩内心斗争很激烈,一方面想放纵的玩一天算了,另一方面又想起自己对自己许下的种种诺言。后来,终于一盘看完,他回家学习去了。
在日记里,曾国藩反思自己为啥这么喜欢社交,一方面,有些推不拖的必须参加,另一方面,有些可去可不去的他都参加了,他参加这些活动一方面是为了博一个“为人周到”的好名声。
另一方面是以为自己确实坐不住。后来他决定缩小社交圈子,节约时间学习和加强修养。
曾国藩另一个修身的着力点是改掉自己的坏脾气和很多刚走向社会的青年的一样,刚到北京的曾国藩天真的很,和别人一旦成为朋友就掏心掏肺,同时也要求对方对他毫无保留,这样就缺乏和别人交往时的分寸和距离感。
曾国藩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也不自觉的以圣人的标准要求朋友,经常说话过于直接,不留余地,也经常造成和朋友之间的冲突。
郑小珊是曾国藩的湖南老乡,还比曾国藩大将近十岁,因为精通医术,经常为曾国藩家人看病,因此与曾国藩关系十分密切,因为一件小事,郑小珊与曾国藩发生口角,曾国藩对郑小珊破口大骂,而且用语极脏。
儒家要求当一个人与别人发生冲突时,要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于是曾国藩在日记里反省:发生这样的事情,主要原因是三点,一是自己平时就对别人不尊重,二是自己容易激动,三是修养不够,吵完别人都平复了,自己还喋喋不休。
儒家要求一个人有错就改,曾国藩马上登门主动认错,又是和郑小珊彻夜长谈,又是请郑小珊吃饭,终于和好如初。
对于自己的好色毛病,曾国藩也动用了大量的心理能量,一旦自己多看了哪个美女一眼,就回家立刻记下来,痛切自责一番,他通过每天勤学苦思,把精力耗尽,以至于没有力气去动色心。
古往今来为什么有的人成为欲望的奴隶根本原因是对自己下不了狠心如果都能像曾国藩这样何愁大事不成
人要成长,必须要有一个吃大苦的过程,通过写日记,时时刻刻反思自己,知错就改,曾国藩练就了过人的“严肃对待细节”的功夫,并且受用终身。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虽然这句话耳熟能详,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很少,只有从细节做起,才能真正的实行,大部分人的一生就是因为让太多需要改进的细节轻松略过,当大事来临时,也就没有了斩钉截铁的力量。
曾国藩通过这种自修方式,逐一检查出自己身上近乎所有的缺点毛病,在细节中贯彻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因而进德修业,迅速有力。
曾国藩提升自己的第二个办法是“师友夹持”。为了得到夹持,曾国藩还将自己的日记给朋友们阅读点评,以交流修身的心得体会。现存的日记上,还有很多朋友的评语,这些评语,大多是鼓励的话。
此后漫长的一生里,写日记并公布给亲人朋友,一直是曾国藩最重要的修身方式,即使在备战打仗期间,他也每天写日记,并且抄成副本,寄回家中,让自己的兄弟,儿子们看。
曾国藩在学做圣人的道路上取得的第一个成功是戒烟
曾国藩的烟龄很长,读书的时候,是成天烟筒不离手的,30岁之前,他戒烟两次都没成功。在开始写日课的第二十一天,曾国藩发誓戒烟,戒烟特别是多年的烟瘾,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在戒烟的第二天,曾国藩就开始寝食不安,彷徨无主。
但就像其他事情一样,曾国藩一旦下定决心,他就没有后退过,不管多么痛苦难熬,他就是不碰烟具。戒烟的过程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他领悟到,要想破除以前的坏习惯,必须要狠心下苦功夫。
对于自己戒烟成功,曾国藩终身引以为傲,并且还以这个为例子,教育子弟。多年以后,他还对弟弟提到此事,作为“无事不可变”的例证。
曾国藩在立志日新刚开始的时候是急于求成的戒烟成功,极大增强了他“学做圣人”的信心,他以为可以通过日课,可以迅速改掉所有缺点,成为一名圣人,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戒烟是最简单的一件事,其他事情都比戒烟困难。
虽然立誓夜不出门,但曾国藩还是经常跑出去,有一天菜市口杀人,别人邀请他去看,他答应了,可走到路上,又开始反思,这样的热闹都要看,还当什么圣人,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还是回家了。
他发誓不和别人争吵,但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初三,他因为别人一句话没说好,又勾起了他的往事,竟然把来给他拜年的同乡兼同年金藻臭骂一顿,事后他又深深自责。
十一月二十七日,他在日记里写道,今天又话说多了,并且还背后议论人长短,真的很不应该。
通过不断的失败曾国藩领悟到这些性格深处的缺陷并不像戒除一项爱好这么简单吸烟只需要不碰烟具就可以了而性格的弱点是深植于人的本性之中因为多年形成所以已经成为人整体的一部分因此自我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肯定会不断的反复挫折失败
只有在失败中修正才能逐渐成长
领悟到这些道理后,曾国藩不再急于求成,也渐渐修正了自己的圣人观。他体悟到,天下没有不犯错的圣人,孔子都说一个人只要大的方面把持住了就可以了,小的细节也不可能完全做到。
曾国藩这时才知道,学做圣人是一辈子的事情,很多已经根深蒂固的习性,不可能一下子就改变,只能一点一滴,长年累月的慢慢修正,同样的,很多优点也不是说今天下决心明天就可以养成的,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长时间的坚持,优点才能在自己身上扎根。
有些事情,如果是正确的,哪怕自己当时不情愿也要耐着性子强迫自己去做。刚开始的时候是勉强的,到了后来就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了。如果一个人由着自己性子来,那肯定一事无成。
曾国藩一辈子最推崇的品质就是有恒,并且他也是这样做的。
就拿他读书来讲,他一本书不读完,是不会读第二本的,第一句话没读懂,是不会读下一句的,今天没读懂,明天再读,直到读懂为止。从现代人生理和心理学观点来看,这种办法不是很科学,因为如果你一直读都读不懂的话,大脑就对这一类书籍疲倦了,这时需要换一类书籍,或者换成其他体育活动,这时候学习效率是最高的,原来那部分大脑皮层也得到了休息。
曾国藩却不懂这个道理,常常几个月每天都读一种书,每天读的数量也一样。包括练书法,他也是一样的办法,哪怕这个过程非常痛苦,他也坚持去做,并且到后来他平定太平天国,打的无数次大仗小仗,都是一样的做法,通过下苦功夫,啃硬骨头,哪怕过程极其艰难,也正是因为他这样从无恒到有恒,导致他经历了无数心灵和肉体的折磨。

看他平地起高楼
曾国藩的一生,是自我修炼,自我砥砺的一生,也是不断脱胎换骨,改变气质,增强本领的一生。从青年到老年,曾国藩都在不断寻找、针砭自己的缺点。
对自己无恒的缺点,他斗争了一辈子。
道光二十二年,他在日记中写道:“余病根在无恒,今日立条,明日仍散漫,无常规可循,将来莅众必不能信,作事必不成,戒之。”
咸丰九年,已经四十八岁的他写信给自己的儿子:“余生平坐无恒之弊,万事无成。德无成,业无成,亦可深耻矣。逮办理军事,自矢靡他,中间本志变化,尤无恒之大者,用为内耻。尔欲稍有成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
他从生到死,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
同治八年,八月二十日,也就是他去世三年前,他在日记中写道:“念平生所作事,错谬甚多,久居高位而德行学问一无可取,后世将讥议交加,愧悔无极。”
直到去世前四天,他日记里还有这样的话:“余精神散漫已久,凡应了结之件,久不能完,应收拾之件,久不能检,如败叶满山,全无归宿,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大徒伤,不胜惶悚惭郝!”
曾国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的做到了几十年如一日。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磨练中,曾国藩的气质性格发生了变化,他做事越来越有恒心有毅力,即使后来组建湘军带兵打仗的过程中,他每天一有时间就读书写作,他接人待物越来越周到,宽厚,真诚,朋友一天比一天多,他的品质越来越纯粹,站的更高,看的更远,到四十六岁以后,他终于对自己的恒心比较满意了,他总结说:“四十六岁以前作事无恒,近五年深以为戒,现在大小事均尚有恒。”
晚年的曾国藩总结自己的人生体会时说,人的一生就像一颗果实逐渐成熟的过程,不能急也不能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与一个人逐渐成熟:“勿揠勿助,看平地长的万丈高”。
参考资料: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张宏杰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