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没有更新公众号了,最近酷热,气温几近40度,南方湿热,特别难熬,空调救了俺一命,支撑我把教学做下去。不过长时间开着空调,整理资料,修改练习,也容易使人萎靡不振。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劝大家注意空调病,还有做学习的时候呢,不要一味只用一种形式做练习,雕塑,绘画,速写等配合着来练习。这样肯定就不会懵逼了。说不定还能早日成为传说中的5d大神,受万人敬仰! 这半个月来,最重要,也是最需要练习及掌握的就是人体的比例。 上一个单元我们主要的学习内容是人体的动态理解,而模型本身是老师提供给大家的,目的是为了大家在人体的比例上不出问题,从而可以单独应对人体动态的内容。 而从这本月开始,大家就要从新理解比例问题,及如何通过系统的训练,逐步内化这些比例的知识点。 秘籍其实就在于以下几点: 1、比例的空间性。简单的说就是比例必须考虑一个形体的长宽高。 2、比例关系必须从整体比例考虑,再到局部比例关系。 3、比例关系必须以人体的运动机能为依托去加以记忆。 1、比例的空间性 其实简单的说就是比例必须考虑一个形体的长宽高。很多人的毛病就是平面思维,这个平面思维的问题自然也就被带到了比例的记忆中来了。不过这肯定是错误的。 比方说:人体站立时,整体的比例既有正面人体的长宽,也有侧面的人体的厚度。而这个原理放在人体局部的比例也是同样适用的(如头、胸四肢都有长宽高等比例关系)。 在实际的训练当中,我们可以把比例分解制作,先是一轴比例,再是平面比例,最后是体块比例。 开始用线的方式去把握(注意线是在空间中的线),这时候你要注意诀窍是人体的重心线。 第二步是正面平面的比例,有长度与宽度的比例关系。 最后一步是厚度上的比例,也会有一个厚度上的比例关系。
2、比例关系必须从整体比例考虑,再到局部比例关系。 因为人种,性别,年龄及个体化原因,人体存在一个很大的差异。要记住,艺用人体比例的学习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先记住一个被广泛被审美认可的比例,它其实就是一个标尺,当你掌握了这一个标尺,那么剩下的就只需要记忆个差异化群体的不同比例即可。 从大量的作品及练习来看,大部分人开始阶段都会注意整体的比例。随着往下深入造型,局部比例的堆积往往会打破整体的比例,最后使得整体比例失调。 开始训练阶段,为了防止出现这个问题,也是为了便于分级记忆,可以把所有的比例分类进行分类归纳制作。上一级作为下一级比例的起始、依据、与限制。而下一级的比例丰富上一级的造型。 当然,这么训练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训练一种意识,一种造型的习惯,最后我们便能脱离这些辅助的手段,自由表达。 3、比例关系必须以人体的运动机能为依托去加以记忆。 人体的比例更重要的作用是在人体的运动中使用。我们看过很多作品,站立的人体比例协调合适,一旦摆出各种姿态,就出现各种比例问题,这是因为很多都是以头高为标准做记忆的。 所以我们有一个比例掌握的很重要的原则,临近的结构,或者运动中可以接近或者靠近的结构都要大致做一个对比记忆。 举例来讲:手臂弯曲,腕关节到大臂的什么位置。手臂高举,头顶到上臂的什么位置。坐立屈膝至胸,膝盖大致到胸部的什么位置。等等这些都要有一个大致的理解。 所以,我们记忆比例都要对比主要的体块记忆,这种主要的体块的分解就是人体各主要关节。 如:胸腔体块的自身的长宽高比(胸腔、骨盆的自身比例)、大臂小臂及手的比例(肘关节与腕关节)、大腿、小腿及脚的比例。当然这种比例也是立体的比例关系。
在这一部分学习训练当中,需要掌握的比例是一个大的范围,其实并不涉及到非常具体的小的结构比例(小的比例关系会在人体局部结构的时候仔细讲解),这个也要请大家在学习与制作的时候一定要建立一个明确的目标与方向。 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学习与训练,我感觉到同学们做的比例训练出现的问题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在以后的训练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尽量避免。 A:一个是对比例的预判不够准确。另一个是过渡依赖辅助手段(如网格) B:对比例的空间性与体块性掌握不好。 C:对重要的比例位置及对应比例把握不准 D: 小结构比例与大结构比例失去相互关联性、互无关系。 如有问题,我们线上联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