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朴实的水东老街

 南山梵境 2019-10-07

                      明    清    老    街

    水东老街就坐落在宣州区的一个不大的镇子里,这里连个标志都没有。看不见牌楼,看不见游人,看不见收门票的地方。我疑惑这就是景点?走进很窄很窄的的街道,感觉有点像老北京的胡同,两侧民居的门都关了。走了好一会儿,既没有游客,也没有店铺,也看不见人,我奇怪,这人都哪里去了。这几年,走过许多地方,看过许多古镇古街,在淡淡地保留某种古朴的痕迹,大多泛滥着浓烈的市场氛围,相对于那些昼夜吵闹“一塌糊涂”的古镇,水东老街却宁静的出奇。

    街巷很窄,街道左拐右弯,有的地方纵横交织。路面铺的是规格一样的长方青石,没有想象中的那种被岁月磨光磨损,被车辙勒成深槽的痕迹,显然是近年新铺的。我在想,原来的光滑滑的石面路不很好吗,局部坑凹破损严重的石头,可以换掉,大部分保留原貌。虽然不怎么平整,但面对这千年岁月流经的痕迹,现代人追思往昔,一种幽思袭上心头,不是很难得的一种人生体验吗?



老街的味道

    街道两边是两层砖木结构的老式楼房,青砖黛瓦,有些墙体外表剥落,陈旧斑驳,显示出岁月的侵蚀,给人沧桑之感,也平添了些许古意。

    街面上老房子多是些木制门面,开门营业时,可以卸掉这些门板,这样门面就宽敞了。如果用现在的铝制卷闸门,开门关门是方便些,但会显得不伦不类,而且没有这种木板门灵活,商铺打烊以后,留着两扇门,邻居随时可以来卖货,买卖两便,比起卷闸门来就显得有些人情味。

    沿“十八踏”下来,左边有一方形古井,一米多深,井水满满,几与井沿平齐。水应该是渗出来的,清澈见底,水面一动不动,恍若一个四面见方的透明的厚玻璃,嵌在井里,严丝合缝。井旁有一石拱小桥,其右下方砌着一个20余米长的水池,通向外河。

记忆旅行

    石拱小桥自然地划分出“桥上饮用,桥下浣洗”两个用水区域。这个长型浣洗池也有特别的地方,就是用青石隔成了三个水池,浣洗时漂流物不影响其他池子,隔断的地方铺有长条石板,方便浣洗人过来过去,不绕路。  据说,在水东,像这样的古井共有五道,分布在老街的主要出入口,每道井相距50余米。井水为地下泉水,冬暖夏凉,清澈甘冽,终年不涸。十八踏御井是老街五道石井第一道,旁边有两只石狮,正身对着古井,歪着头看着过路人,好像是在监护这口御井,有点意思,这也说明这口古井的确是有点来头的,“御井”之谓起自何时,不得而知。

带动你的灵魂

去寻找到生命的春光

                      宁     东     寺

    宁东寺又称三官殿,位于水东镇老街入口处,建于唐代,现为水东镇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千年古刹。其鼎盛时期,有殿宇九十九间半,佛像三百六十尊,为历史上皖南第一丛林,千百年来该寺一直名噪江南,香火不衰。

    寺内建筑主要采用当地汉族传统结构,形式均为硬山顶,砖瓦粉脊,正殿前有青石板,殿内由青石板铺地,明三暗五,两只雕刻精美的凤凰托起门梁,象征着吉祥如意。大门两侧各竖石雕一块,约一米见方,上刻麒麟送子,鹿梅赐福,图案精美,惟妙惟肖。

                      天    主    教    堂

     老街一隅伫立着的哥特式教堂水东圣母堂,是皖南第一座天主教堂,也是华东六省市两座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水东圣母堂与上海佘山圣母堂齐名,在东南亚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水东天主教堂,建于1880年,在近两百年的历史中经历很多冲击,建筑也曾被政府没收占用,虽在艰难的环境下,但神迹永存,如今依然昂然屹立。

    教堂为哥特式建筑风格,耸立的塔楼直达云宵,仰望,天主圣母就在云端。

    “换个姿势”世界  欣赏不同的风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