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到原点

 尹耀彬 2019-10-07

拟广东2011年高考命题作文‘回到原点’也写一篇。

                                      本文照片来自网络

     大千世界,日出日落、寒往暑来,花开花落、潮涨潮落、周而复始,一切从原点出发又回到原点,古人说:天道循环无端,无往不复。似乎离不开循环的宿命。三国开篇‘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百姓就生活在太平、战乱、太平、战乱的不断的轮回之中。和平只是二次战争的间隙, 战争就是两次和平之间的血肉喧闹。如此循环往复令我想起《周易》之“易”包含着永恒不变的意思。一切从原点出发又回到原点。

今人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鸡生蛋,蛋生鸡,循环无端,无往不复。但此鸡已非彼鸡,此蛋已非彼蛋了,已经发生了变异了。猿在生生不息的变异遗传中也变成了人了。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基因的少少变异的积累,从量变达至质变,最后引起物种的变异。故而《周易》之“易”包含着永远变化的意思。普希金用叙事诗写成的故事《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大概是回到原点的一个典型吧。故事中的老太婆总是不满足,向小金鱼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要求。老太婆无休止的追求变成了贪婪,从最初的清苦,继而拥有辉煌与繁华,最终又回到从前。从生活状态来看,似乎是回到了原点,然而,与经历前的平常生活来比,脑海已经发生了翻江倒海的变化,从宏观地看,似乎什么都没有变,而从多个侧面微观地观察,一切从原点出发又回不到原点。香港回归,50年不变,不变的只是大的框架,从政治、经济、文化、香港人对祖国的认知度一切都在变化之中。

从现代的三维时空观来解释,一切从原点出发都不可能回到原点,开弓没有回头箭,在时空的坐标上,留下的只是一条或长或短的线条的痕迹,不会是园。只有在二维的平面上才会被误认为是回到了原点。回到原点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生活中,谁也不想回到原点,都愿意‘天天向上’、‘更上一层楼’。但有的时候人难免也会缅怀过去,譬如那个金色的童年、快乐的校园生活……又譬如那个思想单纯、治安很好、上学、工作、空气、食物、生病都有保障的年代。思想上还留恋曾经亲历过的那个时间点。

原点,既是生活的轮回,也是政治和哲学的命题,历代帝皇中有好事者企图寻找大地的原点----中心,后来居然在嵩山附近找到了,嵩山便成了中岳,我们国家便成了中国。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

2011-6-10    8.5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