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高楼平地起,全靠地基打的好,但人们却又多为楼的高度而赞赏,对地基视而不见。在诗词届也是这样,我们记住了唐代的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但是唐诗的奠基人王绩、苏味道、杜审言等名气却并不大,宋词也是一样,我们记住了苏轼、李清照、欧阳修、辛弃疾等名家,但对于将词摆脱五代花间习气,开宋代词风的词人却知之甚少。 徐昌图就是其中一位,他在宋太祖时期任国子博士,迁殿中丞。其才华横溢,喜欢作词,风格隽美,为五代词坛有数名手,启北宋一代词风,但其词作多失散,如今仅存三首,他的名字也鲜有人知。 今天我们来欣赏徐昌图的一首《临江仙》: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饮散离亭西去”,这句叙述离别的场景。亲友在送别的驿站为词人践行,酒席散后,他辞别亲友西去,独自远游的词人此时感慨万分,“浮生长恨飘蓬”,他怨恨自己一生就像那到处漂泊的飞蓬。这一句点出了羁旅之恨。 “回头烟柳渐重重”,与亲友分离,词人自有千般不舍,他忍不住频频回首,可看到的却是“烟柳渐重重”,送行的人已经看不到了。回首已经是徒然,词人这才朝着前方看去:“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一路上的景色是多么凄凉啊。这两组画面是在特定心情的支配下摄入词人眼中的,为情中之景,染上了词人浓重的愁绪。 “今夜画船何处?”词人以问句开头,他问自己今晚宿在何处,接着自问自答道:“潮平淮月朦胧。”词人从船舱里探出头来,得知自己已到淮河。这一句通过环境的渲染,将词人别后的孤寂衬托了出来。 “酒醒人静奈愁浓”,酒与愁仿佛是天然分不开的,此时词人愁绪难以排遣,便借酒消起愁来。然而酒醒之后,愁绪又涌上心头。 “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夜虽然深了,可愁苦至极的词人仍旧无法入眠。他倚着孤枕,对着残灯,辗转反侧,愁绪万千。好不容易入眠了,一阵轻浪又将他惊醒。这最后两句将他在客中的悲苦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首词写的是离愁别绪,题材虽旧,但艺术表现手法却很新颖,词人通过一连串清冷的意象来传达主人公的羁旅愁情,将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愁惨模样刻画得惟妙惟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