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书出版,更多优惠

 耐心是金 2019-10-07

1

关于新书

此新书非常适合做基本面投资的投资者,兼具投资理念和财报知识的系统性书籍。此书是《股市进阶之道》的编辑精心策划,花费一年时间。作为投资的基础性读物,本书主要作用是给刚踏入长期投资或成长投资领域的投资者做一个简单的逻辑梳理。主要内容有 3 个部分。

1 财务报表的阅读:第 1 部分主要介绍投资者如何分析财务报表,并利用财务报表去分析企业。

2 企业经营过程:第 2 部分讲述企业(以制造业为例)经营过程中反映在财务报表上的经营结算方式,并综合考虑其他信息得出企业在行业中的优质性。

3 成长与估值:第 3 部分重在总结,通过学习第 1 部分的内容懂得如何进行财务分析。通过学习第 2 部分懂得区分不同企业在经营环节中的突出特征,并判断其未来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大更强。

最后就是面对当前市场给予的市值与投资者对其的分析预判,从而决定是否投资。

2

我喜欢的企业

每个投资者都有自己喜爱投资的领域,喜欢投资的风格。我喜欢的企业,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找一个自己熟悉的投资标的

2.寻找企业的闪光点和护城河

3.扩张的同时企业低估

Δ熟悉企业才是最重要的投资。投资如果要做的好,熟悉企业是必须要经过的一个投资历程。似然说投资大部分的收益来自于股价的上涨下跌,基于长期投资下对企业的把握就需要更深刻的认识。

(1)企业现有的资源。企业想要不断的发展壮大,现有资源禀赋和投入资源的结合,这两者要做到尽量完美。企业资源的优劣势未来利润的基础,只有好的资源才能产生更好的利润。如果能碰上经营能力高的管理层,那么可能企业的规模会事半功倍的提升。只要企业的规模在扩大,利润在释放,超额收益自然而然就会到来。

资源按其性质分为原材料、技术、品牌和文化等等,这些资源的获得有些事花钱买的,有些事企业自主创造的。购买的资源除了专利、品牌等无形资产,很多都是可以模仿的,像生产线的建立,销售渠道的建设。有些资源却不是单纯的模仿就可以的,像文化,创新,战略等,这些资源形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实看资产负债表,基本上是企业可以计量的资源,而那些不能计量的资源--表外资源,是投资者考察的重点。但表外资源很复杂,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导致投资者很容易忽视。表外资源之所以无法计量在于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具有独特性,核心竞争力是无法复制的,投资者需要注重认识这些。

(2)管理者经营。不管是表外的资源还是表内的资源,只有用好了才能产生收益。在这点上考察着管理层的经营能力,如何将资源有效的整合。只有将资源充分的运用到合适的地方,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赚钱效率。

最担心的还是管理层盲目,不管是盲目的自信还是盲目的想法,一旦乱开始扩张,最终的结局一定很惨。一项业务没做到很好的前提下,发展另外的业务。美其名曰多进程发展,但仔细看看各项业务对资源的利用都不精细化。

最怕的还是管理层激进和盲目的多元化,发展处一套完全跟企业不适应的业务。业务各自的发展使得企业管理层很难协调,也很难管理,无法建立起一套能自给的经营体系。这样很难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企业,商业模式更是乱七八糟。

最好的企业发展是这样的:立足于现有的资源优势,在原业务上不断的开拓市场,挖掘用户的潜能。前期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原业务上,使得原业务运转之后能够产生强大的竞争力。同时在新业务上,满满的实现突破,建立供产销一体化的商业模式,优化企业的经营。使得用户和产品之间能够形成良性循环。

Δ战略规划很重要。企业想要成功必须高效,必须有着很好的经营运转,但其中更重要的是对未来的把握。资源的利用必须高效,这样才能建立起护城河,护城河是源自于企业不断的努力创新。投资者要找的是在企业困难时期努力建造‘护城河’,保卫自己的企业不受竞争对手的蚕食。

这些年从很多大牛股里已经清楚的看到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性,不断的塑造自己在行业里的地位,成为行业不可撼动的龙头。贵州茅台在高端酒行业里不可动摇的地位,白酒中有个说法,白酒只有2种,一种叫茅台,一种叫其他白酒。格力电器、美的集团在空调行业的两巨头竞争,现在不断在小家电和人工智能上的竞争。恒瑞医药不断的研发新药,在肿瘤领域不断的抢占市场份额。到保险中,有种说法一种叫平安,一种叫其他保险公司,中国平安在保险领域一枝独秀。招商银行在银行业贴心的服务,这些都是企业长年累月经营的结果。这些体系都是当初慢慢建立的。当体系能够依靠彼此的驱动力,自己运作起来的时候,就会取得源源不断的收入和利润。

战略方向归纳起来只有两个---要么差异化,要么成本领先。一个以成本领先、研产销一体化企业,这种结构有种通吃的感觉,需要足够的资源和协同效应。一个差异化企业在于在这个产业链中将产品的价值发挥到极限,聚焦于主业的精细化发展。


Δ寻找扩张期下的低估。企业尽管质地非常的优秀,但如果价格太贵也难以保证会让投资者赚到钱。不仅要买对企业,还要买的便宜。最好的投资永远是兼顾成长与低估,在相对低估的时候买入,等待业绩出现爆发式的增长。享受到估值的提升,也收获到业绩增长带来的投资收益,搞不好还可以碰到市场泡沫带来的惊喜。怎样去寻找低估值企业呢?

£低估值碰上企业的扩张期

低估要有前提,绝对的低估不值得提倡。只有企业在不断扩大规模,提升业绩下的相对低估才值得玩味。我们知道市值=收入*净利率*市盈率,从这个公式中我们看到影响市值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收入、净利率和市盈率。净利率在一个特定的行业里无法有效的提升,茅台现在的净利率在50%,难道还能指望它能够上升到90%吗?市盈率的提升是一个办法,但是这样的提升最后导致股价处于泡沫阶段,想拿住都很困难。

唯有收入的增长才是市值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因为这是对股东开拓市场,扩大规模,提升市场占有率的最直接的奖励。如果此时的低估值碰上企业的扩张期,不仅在未来可以赚到企业扩张状态下的利润,也可以拿到估值提升时的福利。

所以说收入的提升才是企业不断壮大的主要力量,我们要寻找的是企业处在扩张期时候的低估值。只有这样戴维斯双击才会来敲门。

£扩张期的特点

扩张期的企业有一个特点:资金大部分没有保留在企业,分给投资者,而是在对外的扩张中不断的牺牲原业务带来的现金流。比如甲企业在西南地区能够每年赚到1个亿的利润,假如明年要开辟东南市场,需要的资金量肯定很多。这个时候企业又没有太多的资金盈余,只能从原有的业务中截留一部分资金。这个时候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原来业务的经营效率(企业现金流不足,导致周转变差)。这个时候就会面临资金不足,导致原业务业绩释放出现问题。加上新业务需要不断的资金投入,这样的投入导致企业的利润逐步的缩减。就像今年一季度分众传媒一样,利润锐减。

我们假设在开始扩张时,市场给予的估值是20倍的市盈率,市值为14亿。过了两年深圳市场的扩张进入成熟期开始释放利润的时候,假设深圳市场的利润在5000万,此时北京市场的利润恢复到原来的水平1亿。如果估值没有变化,此时的市值就是30亿。这16亿市值的提升是3000万原业务的利润释放加上新市场业务利润的增长5000万。

£未来的业务大概率会成功

低估值最怕碰上未来的业绩出现下滑,不管是企业有没有处于扩张期。企业处在扩张期的时候,可能是原业务在新市场上的扩张,也可能是企业新业务的扩张。很可能在新的领域里扩张出现危机,比如原业务在新市场上的水土不服,导致既损失了扩张时的成本投入,也拖累了原业务的利润释放。新业务的扩张更是让人担心,原业务的扩张可能企业还有很多的成功经验(如果没有成功经验,一般管理层是不会贸然扩张)。相比较起来新业务投放市场充满了很多的未知,投资人预测新业务的未来业绩没有什么经验参考,甚至于管理层都不清楚。

但是我们要确定的是不管是原业务还是新业务,在扩张的时候投资者必须认为企业未来大概率是会成功的,不然就算现在处于低估值,那也没什么大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