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 31.8x51.4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注:本文图片均为缩略图,全部超高清大图在文末有下载链接)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为郑樗(无用师)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元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33x636.9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年间,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征入宫,乾隆皇帝爱不释手,但在隔年又一幅富春山居图进入清宫。前者称“子明卷”是后人伪造;后者是“无用师卷”,这才是黄公望的真迹。但乾隆皇帝认定“子明卷”为真,并在假画上加盖玉玺,并和大臣在留白处赋诗题词,将真迹当赝品处理。直到近代学者翻案,认为是乾隆皇帝搞错了。从而保住了一个完整的无用师卷。 乾隆钦定《富春山居图-子明卷》(明代摹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重新装裱后的《剩山图》,在康熙八年(1669年)让与王廷宾,后来就辗转于诸收藏家之手,长期湮没无闻。至抗日战争时期,为近代画家吴湖帆所得。画家吴湖帆曾用古铜器商彝与人换得《剩山图》残卷,十分珍惜,从此自称其居为“大痴富春山图一角人家”。
当时在浙博供职的沙孟海得此消息,心情颇不平静。他想,这件国宝在民间辗转流传,因受条件限制,保存不易,只有国家收藏,才是万全之策。于是数次去上海与吴湖帆商洽。晓以大义。吴得此名画,本无意转让。但沙先生并不灰心,仍不断往来沪杭之间,又请出钱镜塘、谢椎柳等名家从中周旋。吴湖帆被沙老的至诚之心感动,终于同意割爱。1956年,画的前段来到浙江博物馆
。成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 明 沈周
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 纸本设色 36.8×85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常熟(今属江苏)人。擅长画山水,多描写江南自然景物,以水墨,浅绛风格为主,与吴镇,王蒙,倪瓒并称元四家。原系浙西廉访司一名书吏,因上司贪污案受牵连,被诬入狱。出狱后改号“大痴”,从此信奉道教,云游四方,以诗画自娱,并曾卖卜为生。他学画生涯起步较晚。然由于生活坎坷,寒暖自知,所绘山水,必亲临体察,画上千丘万壑,奇谲深妙。其笔法初学五代宋初董源、巨然一派,后受赵孟頫熏陶,善用湿笔披麻皴,为明清画人大力推崇,成为“元四家”(王蒙、倪瓒、吴镇)中最负众望的大画家。此外,画作之余,留有著述,如《写山水诀》、《论画山水》等,皆为后世典范之学。 【阴山工作室按】 元代画家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近几年成为热门话题,围绕着这幅传世名画有着许许多多沧桑故事。很久以前就想把与《富春山居图》相关的几个版本搜集齐,无奈王翚和张宏的摹本一直找不到比较好的图片。现在只好先把已经找到的高清图片发出来共享。均为高清大图,体积多在7M以上。已将压缩包上传到微盘和网盘,这个压缩包里包括: 1 元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 31.8x51.4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2 元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33x636.9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3 乾隆钦定《富春山居图-子明卷》(明代摹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4 明 沈周 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 纸本设色 36.8×85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5 明 沈周 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 画心高清版 |
|
来自: fuhaizhenren > 《元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