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的玩线实在丰富,除了上一篇笼统地介绍了四大自驾线路外,我们今天继续来探索的这条深入柴达无人区的路——别害怕,其实是一条路况相对还算好的砂石路,好到任何车辆都可以通行! 虽然这条路还没有被正式纳入国家公路网规划,但是它的名字已经震撼到了绝大部分车友——火星一号公路! 无论是经过河西走廊后自甘肃敦煌向南,还是由青海湖、茶卡等一路西行,最终多会因公路的指引,带我们去认识一座小城——大柴旦。 大柴旦这个小镇,总人口只有17000人,但是年接待游客量已经达到了1250000人,旅游季集中在6月~9月。此时,小镇上的酒店一房难求,不仅仅因为它是甘青自驾大环线上的重要节点,而且更因为有了离小镇约15公里的翡翠湖。 如果在电子地图上还搜索不到它的话,那么向北出了大柴旦镇后别上高速,沿左手边的土路行驶,直接就会将你引到湖边,地图上会注明这个位置为:大柴达木湖。冷湖,是个“履历”相当简单的小镇,我们打算先去往那里的原因,主要是听说“火星一号公路”的起点在那儿。半个多世纪前,冷湖还属于无人区;大约50年前,那里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开采作业,形成城镇;时至今日,表面似乎又回归了平静的小镇,其实可能正在准备迎接另一股“洪流”。 过了鱼卡收费站后即拐向西的S314,路况好到让人不敢相信。差不多是“一脚油”的功夫,我们就冲到了马海村,只因被公路两边大片的农田吸引,才停下车来欣赏戈壁中的绿洲风光。由马海向西通往冷湖的路属于S210了,很多地图上是不显示这段公路的。越靠近冷湖,公路越笔直,虽然途中也有个别限速拍照,但是开起来足够舒心。 在冷湖镇转盘以南约4公里处找到了这条奇幻公路的入口,还不等深入两公里,手机就已经没有信号了,这也标志着我们开始处于跟外界“失联”的状态。深入“火星一号公路”约摸10公里的样子,其实才到冷湖石油基地遗址。 倒塌与风化使建筑物没有一间完整的,但是从规模上看仍可以感受到半个世纪前这里的繁荣。据记载,新中国的第一口出油的油井就在冷湖地区,那是1954年第一批到达柴达木盆地的石油地质队找到的,比大庆油田还要早5年。 {!-- PGC_COLUMN --}接下来的路,就像进入了无限循环,只有公路两边的雅丹不断变幻着造型,最典型的就是“鲸背”。在深入“火星一号公路”30多公里后,雅丹群突然密集起来,色彩也显得更加浓重,这时我们才想起入口处有“彩色雅丹”路标的提示。 “火星一号公路”的第66号里程碑,这里出现了路牌的指引——向往俄博梁雅丹方向再开13公里,就能到达火星营地了。
由火星营地继续深入的话,即可找到柴达木盆地中最有名的俄博梁雅丹群;而由此折回“火星一号公路”后继续南行的话,最终可以找到95公里的里程碑,也就由此与东西走向的G315相连。因为“火星一号公路”仍处于被规划阶段,所以这个出入口是被封堵的(大约在G315道的953 公里处),但是难不倒越野车。 由此回大柴旦的话,至少还有260公里的路,路况同样好到几乎不用踩刹车,但是因为沿途会遇到矿场、基地等,限速和区间测速都是必须经历的。 在这条路上遇到的自驾游车辆就很多了,毕竟G315是连接新疆与青海的大通道,很多人会由茫崖出发,用一天的时间边玩边走到大柴旦落脚,而看点主要就是沿路的湖泊与公路景观。例如:
这趟环线自驾游的玩法,虽然行驶了600多公里,但体验了全程95公里的无名路段后,还是觉得“火星一号公路”的暂用名相当贴切且极具吸引力,甚至我希望真的能让“火星一号公路”之名破例被永久使用。
“火星一号公路”旅行提示 1.冷湖是个深藏于柴达木盆地腹地的小镇,原本几乎被废弃了,可是旅游业再次让冷湖“复活”;在冷湖镇可以解决食宿,只不过旅游旺季的酒店需要预订。 2.如果由冷湖镇沿S305北行去往敦煌的话,需要在镇北边的检查站出示有效证件并登记后才会被放行; 3.火星营地目前只有中国联通网络的信号,营地可以提供Wi-Fi服务;与普通酒店不同的是,在这里入住的是男女分开的睡眠舱,以模拟外太空生活。 “火星一号公路”档案
“火星一号公路”位于S305和X430之间,可以认为是冷湖到G315的捷径。公路北起冷湖镇以南约4公里处,南至G315的953公里处,全程95公里。曾经有人提议将其纳入中国公路网,并申报编号为88号公路,但至今未果。
全程完全是砂石路,但路面平坦,除了被封堵的南口外,任何车型都可以通过。因为公路贯穿无人区,所以沿途没有任何服务设施,更没有移动网络信号,偶尔会遇到施工机械车辆。
由北向南,看点除了冷湖石油基地遗址外,主要还是各类型的雅丹地貌,例如:多彩雅丹、俄博梁雅丹、水上雅丹等。公路66公里处以西约13公里的火星营地,是目前这条公路无人区段唯一可以解决游客食宿的人造建筑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