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养殖户反映自家的螃蟹犯抖抖病了。这让很多养殖户回想起曾经大面积死蟹的梦魇,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得以治理好转。有些养殖户看见自己螃蟹不吃食,螃蟹腿不断发抖,一碰螃蟹会不断的抖动。买了一大堆维生素的产品往自家的池塘里投,投完就万事大吉,结果还是不断死蟹。所以我们养殖户一定要注意,要抓住病根治理,这样才不会花冤枉钱,花钱又死蟹。 最近好多养殖户把死蟹送到药店镜检,螺原体的检出率非常高,所以近期的螃蟹发病很可能就是因为螺原体。 有些养殖户一听螺原体立刻想到是不是与螺蛳有关,很激动立刻想回池塘灭螺蛳。其实二者之间只是名字相近而已,并没有什么关系。 螺原体是一种外观呈螺旋丝状的致病菌,在蜜蜂的养殖中也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在螃蟹养殖中发病主要现象就是"抖抖病"。每年都会引起大面积的死蟹,让养殖户很是头疼。 很多养殖户没有改底的习惯,而进入到高温期,残饵粪便的堆积很容易导致底质的恶化,残饵粪便不断发酵还会产生有毒气体影响河蟹。 在螃蟹养殖中,想要远离疾病,防永远比治重要。发病的螃蟹基本很难治好,我们只能做好后续工作,预防病菌大规模传染,造成更大的损失。 针对已经发病的蟹和死蟹,我们最好及时捞出防止病蟹死蟹中的病菌污染水体引发更大的病菌感染,严重就会导致全塘死蟹。所以有发病迹象的养殖户,就要辛苦一下,经常巡塘,捞一捞死蟹。 那如何控制蟹塘继续发病呢? (1) 杀菌消毒 致病菌多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灭菌。螺原体也是细菌,所以杀菌的产品也可以有效。消毒杀菌应该有规律的进行,使用刺激性较大的消毒剂,这样的结果就是不仅没有杀灭有害的致病菌,反而还会导致河蟹受到消毒剂的刺激造成更严重的死亡,我们在选择杀菌消毒剂时一定要选择刺激较小,且无残留和抗药性的。 (2) 增强体质 人体质不好容易发病,螃蟹也是一样。因为致病菌是杀不干净的,总会有残留。所以增强螃蟹自身的体质也尤为重要。在饲料中添加保肝护肝的胆汁酸,可以促进河蟹肝胰腺发育,促进解毒排毒,提高抵抗力,降低发病率。 (3) 保证溶氧 很多发病的池塘都有一些很相似的地方,那就是都会有缺氧的情况。螺原体是厌氧菌,一旦水体中溶氧不足。一些有益的好氧菌活力下降甚至死亡,而螺原体这种厌氧菌就能生存下来,占领整个池塘。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溶氧,有效地避免缺氧事故的发生,同时提升养殖的效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