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网友:经常读段总的博文,有个感慨:按理说段总没必要这么辛苦,一是辛苦的发文章,二是辛苦的回复评论,不像国内绝大部分有钱人,都在辛苦的应酬。呵呵,段总在做一件大好事,谢谢。想请教段总两点(呵呵,先谢谢了): 1、很多人很看好中国大陆的未来,我想问段总,在当前制度体系不做大的变更前提下,中国的未来真的会那么美好吗?很想听听在国内实体经济领域打拼多年的您能够发表点宝贵意见。 2、我看了看巴老09年初的就对公开上市公司部分的投资组合,消费类占比超过40%,其次为金融(20%),其中很多是跨国大企业。假如说制度、文化等都不是问题,不知道我们面对美国这些占据了先发优势的企业的竞争中,我们是否同样能够在很多领域成长出同样多的、甚至更伟大的企业?(2011-01-08) 段:如果好玩就不辛苦。 1、我相信中国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只是不知道你说的未来指的是多少年的未来?体制我也相信早晚一定会改的,因为不改进是会走不下去的。我们只是不知道这种改变需要多少年。太快肯定是不好的,fast is slow就是这个道理。太慢的机会成本又太高。这个大老板不好当啊。 2、不知道你指的是哪些企业,也不知道你的更伟大的定义是什么。客观讲,我个人的感觉总体上中国的企业水平目前还有点像我们的篮球,要更伟大好像不太可能啊。体制很可能是制约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化是另一个重要因素。这两个东西变过来,尤其是文化要改变非常不容易,没有个一两百年恐怕不行。(博文:《博友发言的要求以及加博友的条件》2010-12-29) 02. 网友:看了段老师的许多以大陆地区为主要市场的投资对象和观察对象,包括投资过的:yahoo背后的阿里巴巴,网易,创维,万科;游戏股:巨人,完美,畅游等;您看好而没有投资过的:腾讯,格力等;大体上按照通俗的所有者和所有制分类,都是民营企业。 在您对于创维的评价中,您说:由于体制的因素,我个人一直认为创维是中国彩电行业里最健康的企业了。 您也说过当时美国某家渠道公司也来找了步步高,一听说要开无法撤消信用证掉头就走。而这家渠道公司造成了当时最大的一家国内彩电企业多年后一次性巨量撇帐,这家彩电企业是国企,当家者也是当年红极一时的企业家。 印象里,还有一次,是您谈到海尔的时候,原文我没有找到,也有些记不住了,我个人理解的意思是:您欣赏张先生这位老大哥,但是老大哥式的企业由于体制的原因或者其他原因而影响了发展(这里没有找到具体文字,有些不确) 而您看好而没有买入的格力,除了或有的价格因素之外,您说:印象中格力空调好像也还不错,就是不知道现在的高层还能干多久。 我个人理解这其中其实也包含了体制问题。60岁年龄,Bartz(卡罗尔·巴茨)可以继续干,董明珠这样优秀的企业家就要退下来。 我个人看了王石的“道路与梦想”,也讲到了他曾特意去探望当年红塔集团的褚老先生,看得出这位无畏的硬汉心中也有不小的感慨。当然王石先生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通过持续而不断的努力,终于将万科的所有制结构股权结构改造的更加合理,管理层有比较大的工作空间。 正正反反的例子,加上投资者投资就是买入企业和企业未来的出发点,想请教段老师:体制因素和其带来的对于企业经营以及企业文化的考虑,是否是我们这些更多投资于国内企业的投资者应该多注意的呢。(2010-08-14) 段:可能我在体制内的企业呆过,所以比较敏感,知道有些什么区别。这种区别不是随时都在,也不是哪里都能显现出来,但往往关键的时候就会发挥一些看不见的作用。(博文:《金融衍生品》2010-08-10) 03. 网友I: 昨日,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总经理陈飞为广大干部员工推荐了四本学习书目。两位领导在每本书上题写了荐书箴言。四本推荐书目及箴言分别为: 1、《再造卓越》(注:作者是写《基业常青》的吉姆柯林斯)——“增强紧迫感,实现新跨越。” 2、《企业未来之路》——“管理创新,科学发展,是企业未来之路。” 3、《价值观的力量》——“价值观是思想的精髓、是行动的先导!” 4、《管理十诫》——“离失败越远,离成功就越近。” 其实也知道诸如此类的也并不能完全代表出点啥,只是借此因由让自己多了个由头提问并想请段总对这个您以前贴出来过的个股有空时再看看,个人认为目前光其主营部分未来现金流折现后的价值“底线”对应现在的市值已经便宜了,而且还有一堆和未来还会持续产生的一堆一堆的“赠品”项;所以目前最想问的问题是: 很想听听段总对长江电力企业文化的看法(哪怕是您一点点的直觉性的看法也行),好让我多少去了悟些对比着它的前任和历史的文化轨迹去大致判判他的现任和未来的文化有可能会朝那个方向(逻辑上会越来越对还是越来越错)上去变化和发展······!!!先致不胜感谢!!!(2011-02-27) 段:我好像讲过我不懂长江电力。我没办法看看报表加上几篇报道就可以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企业。要搞懂一个企业经常是非常难的。 网友G:这两位老总是什么原因得到官位的?他们是水电专家或再投资项目的能力强?巴菲特旗下的“中美能源”不断收购整合电力能源企业,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什么地方?长江电力将来的盈利模式可能是什么?今年北方大旱,长江水量历史数据与将来十年水量关系可算出来吗?公司电力设备的维护成本比较其它公司怎么样?如果你能帮忙回答这些问题,我可能谈些对你有帮助的看法。 段:投资国营企业最大的困惑就是有些未来的东西不知道怎么把握。(博文:《博友发言的要求以及加博友的条件》2010-12-29) 04. 网友:段总,您去年在浙大“金融危机下的资产保值”的主题报告会上的讲话视频我怎么也搜索不到,能否安排您的助手上传一下?文字性的内容也好!谢谢了! (2010-02-15) 段:我记得当时就是个聊天而已。我的观点是,不知道如何在金融危机时对资产保值,但如果你有闲钱,应该在这种时候去找便宜东西买而增值。危机对有些人来讲是危,对另一些人则可能是机。(博文:《大家过年好!》2010-02-13) 05. 博文:《2013年12月15日》(巴菲特与马里兰大学MBA学生的交流发言) 问题4:你为何把高盛的认股期权转换成了公司的小比例股份? 巴菲特:高盛和通用电气,在2008年我们帮助支援他们,这个我做梦都没想到(想象一下,通用电气打电话告诉你他们需要你的财务援助)。伯克希尔获得附有股票认购期权的优先股,期权的期限为5年(2013年9月到期)。股票期权可以购买50亿美元的高盛普通股和30亿美元的通用电气股票。如果我们行权,我们将要另外投资80亿美元。这两个公司不希望发行这些新股。今年早些时候,我们决定,既然他们不想发行这些新股,我们也不想花80亿美元,我们就做个解决方案,双方都乐意。我们不想花钱,他们也不想发行新股。 最终,伯克希尔获得价值约20亿美元的高盛集团股票,而不用花现金,而通用电气仅2亿美元。伯克希尔目前只剩一个美国银行发行的期权。我们拥有的期权可让我们以7.14美元每股购买7亿美元的股票(约50亿美元),2021年8月份到期。我们将持有这些期权直到价值提高,或者持有到期。 高盛和通用电气的交易挺有意思——5年前谁能想到这些。因为雷曼,货币市场坍塌了。货币市场基金持有大量雷曼票据。形势一夜之间改变了,雷曼倒闭,3000多万相信货币市场基金是安全的美国人损失惨重。这导致主要的货币市场基金“跌破面值”并贬值。货币市场进行着一个巨大的无声电子赛跑,在雷曼倒闭后的三天内,有35万亿美元的货币市场基金和1.75万亿美元的基金流出。所有的货币市场基金都持有商业票据,像通用电气等公司也持有大量商业票据。之后,美国工业几乎停滞。乔治.布什说:“如果货币不放松,这些混蛋都会完蛋”——我相信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经济描述。这是为什么他支持鲍尔森和伯克南,因为公司都依赖商业票据市场。 在2008年9月,我们到达了深渊。如果鲍尔森和伯克南不干预,再过2天,一切都完蛋。伯克希尔一直持有约200亿美元的现金,听起来比较疯狂,不大可能需要这么多现金,但若在未来100年的某些天世界又停止运转了,我们将做好准备。将来会有些危机,也许就在明天,到时你会需要现金,那个时候现金就像氧气。当你不需要时,你没有注意到它,当你需要时,它成了你唯一需要的东西。 我们运营的流动性超过其他公司,我们不想依赖银行。美国财政部没有权限去给货币市场基金提供担保,他们的权力来源于国会。鲍尔森在2008年9月份建立了一个外汇稳定基金去给货币市场基金提供担保,这个措施阻止了货币市场基金的继续流出,危机结束了。 在你们的一生中,这种情况可能还会发生几次。当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时,注意两点:1.保护你不被伤害,2.如果你有现金和勇气,你将有机会以不可思议的价格购买东西。恐惧会迅速蔓延,具有传染性。这和智商无关。信心只会一点点恢复,不会立刻恢复。会有一个投资市场瘫痪的时期,此时你不希望欠别人钱,如果你有钱,就去买入。“别人恐惧时你贪婪,别人贪婪时你恐惧”。 06. 网友Y:段先生,价值投资者是否要重视宏观经济呢?(2010-05-23) 段:了解总是要的,但不是每天看消息的那种。长期而言,对宏观经济还是要理解的好。 网友S:阿段看宏观经济是怎么个方法呢?经常有一些据传的信息会引起股市的波动,后来又有人出来辟谣,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请教下,阿段是怎么过滤宏观资讯的? 段:除非你懂,不然这些东西只能让你糊涂。不过,作为投资人,我认为对宏观经济还是要了解的好,至少要懂一般的经济现象。(博文:《I have nothing more to add》2010-05-23) 07. 网友:请教段总:宏观经济:价值投资者真的不关注宏观经济吗?Buffett说他不是一个macro guy.但是他也有在股市整体overprice的时候彻底退出的时候。具体一点的问题:现在中国房市泡沫明显。如果房市泡沫破灭,经济可能严重倒退。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中国公司的股票(例如GA)不危险吗?(2010-05-11) 段:他退出的是个股,不过正好是在整体也很贵的时候。(博文:《关于博客的声明》2010-05-10) 08. 网友D:巴菲特说如果只是照格雷厄姆的选择,选择烟蒂型投资,会比现在穷的多,段总有一句话不太明白,这里只是说了10年,实际上评估一个公司如果能够用更长的时间去评估的话, 可能会更清楚些(但更难)。有些不太理解段总的清楚与更难(2010-05-27) 段:时间越长当然越难评估,但如果你能做到那就更清楚能否投资了。喜诗糖果是个很好的例子,巴菲特看到了很远,所以就投了。 网友Q:时间越长.越只能看到一些质化的东西.如文化.竟争优势.很难想象出很赚多少钱啊.(2010-05-27) 段:呵呵,你说的也对。角度有一点不同。在所有的假设条件中,时间越长,变数越多。如果能找到时间长也不变的公司,那就是最好的投资标的。巴菲特的公司里就有不少这类公司,他们的优势不会随时间和技术的变化而变化。(博文:《现金流量折现法》2010-05-27) 09. 网友:互联网对于社会是极为美好的,但是对于资本家来说纯属祸害---,对百度,对腾讯的股东也是有益的,对不?(2012-06-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