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绩效考核的“三笑”:老板笑、干部笑、员工笑,你做到了吗?

 健康福禄寿 2019-10-07

文末有彩蛋

​让老板、干部、员工都笑的绩效

什么是好的绩效考核制度?好的绩效考核制度应该做到“三笑”:老板笑、干部笑、员工笑。

如果一个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能够做到“三笑”,那就是好的考核制度。你的企业做到这一点了吗?

据我研究,中国的企业进行绩效考核能实现“三笑”的非常少。很多企业往往是老板苦笑、哭笑、干部痛哭,不知道分数该怎么打:打高了老板不同意,打低了挨下属骂;

给他打高了,你有意见,给你打高了,他有意见。太痛苦了!那么员工呢?员工是骂。

我曾经为一家企业做辅导,在其员工会议上我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你认为绩效考核是什么?其中有一个员工认为,考核就是变相地扣钱。

他说:“绩效考核就是老板找理由给我们扣奖金,就是‘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把刀‘。”更多的员工则认为,绩效考核很多时候是企业给员工施加压力,剥削员工。

一个老板他有必要这样做吗?有必要通过绩效考核制度来省下几千块钱的奖金吗?绝对没有必要。

员工之所以这样想,这说明绩效考核制度在这家企业所受的拥护程度不高,员工对它还不是很欢迎。

谁都希望没有考核、没有压力,但是如果没有考核、没有压力、没有目标,企业的业绩就很难提高。这样,我们如何跟对手竞争呢?

另外,如果目标设定不当或者设定不明确,那企业在未来就可能发展不利,甚至倒闭。到头来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既然我们有缘一起工作,有缘在企业里共创美好未来,那为什么不努力把企业经营得更好一些呢?

人生的价值更多地是从工作中体现出来的。我们与其整天浑浑噩疆、打发度日,不如工作努力一点儿,把自己的业绩做得更好,对企业贡献更多。

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更多的回报,拥有更多的成长机会。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绩效考核实施好,通过绩效考核这一有效的管理模式,督促大家工作更加有效率,更加有动力,最终做到老板笑、干部笑、员工笑。

绩效督促,变“要他做”为“他要做”

绩效考核不是给员工“设圈套”,绩效考核要“唯利是图”,杜绝主观的人为色彩,让员工“用数据说话”。

绩效考核就是督促企业里的所有人都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让企业的老板笑、干部笑、员工笑,实现企业的“三笑”。

那么,如何实现绩效考核的“三笑”目标呢?

1998年我在一家公司做顾问。这家公司从事中药生意,公司老板当时身居中国富豪排行榜第49位。这说明,这家公司经营得很不错。

有一天,公司一个车队的队长前来找我,说:“洪老师,你能不能告诉我怎么管理驾驶员?”

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我们有七十多个驾驶员,都是老板的老乡,牛得不得了,太难管理了,我很痛苦。”我就问他,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驾驶员。

原来,这个车队主要从事公司的物流配送,即把公司的产品配送到全国各个办事处,所以需要大量驾驶员。这帮驾驶员都是老板的老乡,很有“背景”,也就是说都很牛,所以管理起来相当困难。

后来我问他,一个驾驶员的月工资是多少。我本来以为,是这些驾驶员的工资太低,所以很难管理,但是他告诉我驾驶员的工资是一个月1200块钱。

当时是1998年,一个驾驶员每个月能拿到1200块钱的工资,这已经算是很高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再加1000块钱,就是一个部门经理的工资了。当时这家公司部门经理的月工资也不过两千多块钱。

这么高的工资,又是老板的老乡,按理说应该好好工作才对,但是事实却是难以管理。于是我问这位队长,在什么情况下驾驶员的工资会超过1200块钱,在什么情况下会少于这个数。

他告诉我,要想超过,基本没有机会,如果是少于,还有可能。因为公司有套非常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

于是我问他,这个绩效考核制度是什么样的。他说,公司是这样规定的:上下班准时,没有交通事故,没有警察罚单,可以拿到全额工资;

被警察开罚单,有闯红灯记录,或者罚单超过一定数目,后果由驾驶员自已承担;发生交通事故,驾驶员支付赔偿费用的30%...

请问,在这种绩效考核制度之下,要想不被扣工资,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就是不出车。也就是说,在这种制度之下,驾驶员会想尽各种办法不出车,所以很难管理。

知道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我就对车队队长说,有一个经济学的原理:买一支笔要花10块钱,如果我花20块钱,对方就会给我2支笔。这叫什么?等价交换。

同理,公司现在每个月支付1200块钱给驾驶员,驾驶员就应该为公司付出1200块钱的劳动,这也是等价交换。

每个月驾驶员所有的劳动产出,可以用一个关键词来表示,那就是KPI,即他的关键业绩指标。

那么,一个驾驶员应该有哪些关键业绩指标呢?行驶千米数、每百千米耗油量、准点率、货物损耗率、交通事故(或警察罚单)损失金额,以及汽车的保养状况,这六个关键指标决定了一个驾驶员产出的高低。

我们可以把驾驶员产出的高低,跟1200块钱的工资对接起来:如果做得好,可以往上浮动;做得不好,就要往下调。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弹性的工资机制。

我建议这个队长,把每一个驾驶员的有关数据搜集起来,建立一个以绩效为导向的考核制度,后来他采取了这一方法。

两个月后,他又来找我,一见面,他就递过来很多烟,说:“教授,抽烟、抽烟…”

我一看,他的烟到处都是,左耳朵上插着一根,右耳朵上插着一根,左手拿着几根,右手拿着几根,口袋里还装了一堆。

更夸张的是,他把口袋里所有的烟都掏出来放在了我的桌子上。我一看,这一堆烟都是不同牌子的,于是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牌子的烟。

他说:“教授,你不知道,以前我让司机出车,如果他一看这趟车路不好走,警察又管得比较严,就会想办法推脱。不是说肚子不舒服,就是拖到下午才走,总之推三阻四的。

因此,我就‘贿赂’他,给他烟抽,有时候一根不够,还得再给一根,他才会出车。我每个月都要拿出好几百块钱来买烟‘孝敬‘他们,这样才能把工作安排出去。

可是现在,我再也不用买烟了,他们都给我烟抽。因为他们有求于我,都想让我给他们安排出车。”

从以前的“要他做”,到后来的“他要做”,是什么起了作用?是这套具有激励性的见人见数的绩效考核制度。

你想要挣更多的钱,就得出更多的车;出了更多的车,工作成果才会提高;工作成果提高了,才能有更高的收入。

绩效考核制度事实上形成了一种收益导向,这种导向会直接影响员工的行为,员工的行为产生工作结果,而工作结果决定收入奖金。

希望获得更多收益的导向,进而又影响了员工的行为。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这个循环过程可以使员工自动自发地工作。结合上述案例,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这个公司实施新的考核制度之后,一个驾驶员辛辛苦苦一天行驶了1200千米,晚上终于找到一个小旅馆住下来。

入睡之前,他躺在床上可能会想:今天我跑了1200千米,按照公司的新规定,我今天的收入就是100块钱。如果明天我再努力一些,跑1500千米,那么收入就是125块钱了。

这样累积下来,我这个月大概能拿到2300块钱。这2300块钱,我要拿出500块钱给儿子买一个东西,再拿出一部分存在银行里。

可能一两年之后,家里面就可以翻盖新房了。这么想着想着,他不知不觉进入梦乡,可能梦里他还在开车呢。

驾驶员时时刻刻都在考虑工作,这就属于自动自发。何以达到这个效果的呢?原因就在于这套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它见人见数,以业绩论优劣。

也就是说,要想拿更多的工资,就得干更多的活儿,用数据来说话。

员工希望得到多少钱,就必须做出多少业绩。钱数是算出来的,一切按照考核数据行事,企业不会无缘无故扣除员工任何一分钱。

企业就可以做到“三笑”了

第一个是老板笑了。因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油耗减少了,损耗减少了,出车的准点率提高了。

同时由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公司使用汽车的数量也可能减少。比如,原来需要70部汽车,到后来50部就足够了。这样,老板肯定会笑的。

干部,也就是车队的队长笑不笑?肯定笑。因为以前他要买烟‘孝敬’驾驶员师傅,现在他不但不需要买烟了,对方还得给他烟抽。干部的管理变得轻松起来,基本达到了“无为而治”的效果。

再来看员工,也就是驾驶员,他笑不笑?绝对笑,没有任何一个员工想在企业里消耗日子。人生就这么短短几十年,如果在企业里只是为了虚耗时日,那么人生将多么没有意义。

每一个人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多的价值。但是日常生活中,人们难免会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努力是不是能够让我创造价值,能够让我得到应有的回报?如果不能,我宁愿选择不努力。

所以,企业设计考核制度必须是有利于鼓励员工努力工作的。如果在一套考核制度之下,员工更加勤奋地工作,并获得了良好的回报,这就说明员工是欢迎这套考核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