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满城风雨近重阳

 123xyz123 2019-10-07
满城风雨近重阳X

创作需要灵感,正如陆游所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古代很多令人惊叹的诗句,都是灵感忽来、诗兴大发的结果。但也有一些诗,因为各种缘因,没有得以成篇,只留下了一两句。如北宋苏麟的《断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今天要介绍的这首诗,比苏麟的《断句》还短,只有一句,就如北岛的名作《生活》只有一个字——“网”一样,都是非常极端的经典案例。
有一句成语,叫做“满城风雨”。这个成语出自一句诗:满城风雨近重阳。这是北宋末期诗人潘大临的作品。潘大临是湖北黄州人。他20多岁的时候,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属于魅力超强的文学大家,每到一地,屁股后面都跟着一大拨青年才俊,来到黄州后情况也 一样,潘大临就是其中一位“跟屁虫”。由于整日跟着文豪学习、游历,多多少少还是得到苏轼不少真传,在去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苏轼还专门作了首《蝶恋花·送潘大临》以示鼓励。后来,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也被贬到黄州,与潘大临也多有交往。可惜的是,潘大临没考上科举,生活也一直比较贫困。
一年重阳节,潘大临正伏案读书,突然听到了耳边传来了阵阵呼呼的风雨之声,他望了望窗外,只见天空黑沉沉的,风雨交加,电闪雷鸣。恰恰这时,潘大临来了灵感,吟得一句“满城风雨近重阳”,正准备往下写,这时收租的人上门来催租。让他们一闹腾,潘大临再也没有了兴致和灵感,全诗就只写了这一句。
北宋诗僧惠洪的《冷斋夜话》卷四,记载了这个故事:“临川谢无逸致书问:近新作诗否?’潘答书曰: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氛所蔽翳。昨日清卧,闻搅林风雨声,遂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遂败意。”
谢无逸,是潘大临非常要好的朋友。这个人很有意思,姓谢名逸,字无逸,也是当地有名的诗人,因为咏成蝴蝶诗三百首,所以人称谢蝴蝶。同潘大临一样,谢无逸也没有考中科举。但也为后人留下不少佳作。如这首《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因为贫困,潘大临一直未能娶上一门媳妇,为此谢逸还专门写了首诗把老友损了一番。孤苦怜丁中,潘大临只活了50岁就离开了人世。为纪念好友,谢无逸一有空就想着为潘大临的“一句诗”《 题壁》补缺,首先他续写了首《补亡友潘大临诗》:满城风雨近重阳,无奈黄花恼意香。雪浪翻天迷赤壁,令人西望忆潘郎。逾二年又录:满城风雨近重阳,一江愁绪入洪荒。悠哉唯有庭中树,闲飘黄花白发上。此后,他又写了两首。
其一:满城风雨近重阳,不见修文地下郎。想得武昌门外柳,垂垂老叶半青黄。
其二:满城风雨近重阳,安得斯人共一觞。欲问小冯今健否?云中孤雁不成行。
但感觉4首唱和之作均不及潘诗大气磅礴、情景交融。
随着谢逸等江西诗派同仁的宣传,潘大临的这句诗传出后,获得不少人的同情与赞赏。潘大临也因此名垂青史。南宋诗人赵蕃评价说:我谓此七字, 已敌三千首。因独一句,许多人都想帮他续成完整的一首诗,但都不理想。以至于当时的著名诗人吕居仁都认为这句诗“文章之妙至此极矣”。
但即便如此,北宋及至明清,仍有很多诗人如明朝沈周、清代顾太清等人,前赴后继纷纷续写了大量诗词唱和作品,粗略估计有记载的达数百首之多。现将比较著名的一些续作摘录如下,其中不乏佳句:
1.南宋吕本中《满城风雨近重阳》:漫营新句补残章,寄与乌衣王谢郎;他日无人识佳景,满城风雨近重阳。
2.南宋方岳《满城风雨近重阳》:满城风雨近重阳,城脚谁家菊自黄。又是江南离别处,寒烟吹雁不成行。
3.南宋许月卿《满城风雨近重阳》:满城风雨近重阳,一舸烟波入醉乡。心事已同鸥岛白,眼界空有云山苍。酒安能管兴亡事,菊亦颇复时世妆。何似长歌明月里,月明天阔地更长。
4.南宋赵彦端《画堂春》:满城风雨近重阳。夹衫清润生香。 好辞赓尽楚天长。唤得花黄。  客胜不知门陋,酒新如趁春狂。 故人相见等相忘。一语千觞。
5.南宋韩淲《风雨中诵潘邠老诗》: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看大江。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6.南宋赵长卿《蓦山溪》:满城风雨,又是重阳近。黄菊媚清秋,倚东篱、商量开尽。红萸白酒,景物一年年,人渐远,梦还稀,赢得无穷恨。  钗分镜破,一一关方寸。强醉欲消除,醉魂醒、凄凉越闷。鸳鸯宿债,偿了恶因缘,当时事,只今愁,斑尽安仁鬓。
7.宋(元)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江蓠怨碧,早过了霜花,锦空洲渚。孤蛩暗语。正长安乱叶,万家砧杵。尘染秋衣,谁念西风倦旅恨无据。怅望极归舟,天际烟树。  心事曾细数。怕水叶沉红,梦云离去。情丝恨缕。倩回文为织,那时愁句。雁字无多,写得相思几许。暗凝伫。近重阳、满城风雨。
8.元方回《重阳吟》:此身生死国兴亡,摇落年年本是常。无奈潘郎解凄怨,满城风雨近重阳。
9.元倪瓒《江城子》:满城风雨近重阳。湿秋光。暗横塘。 萧瑟汀蒲,岸柳送凄凉。亲旧登高前日梦,松菊径,也应荒。  堪将何物比愁长。绿泱泱。绕秋江。流到天涯,盘屈九回肠。烟外青萍飞白鸟,归路阻,思微茫。
10.明沈周《和吴匏庵续满城风雨近重阳之作》:满城风雨近重阳,寂寂寥寥破草堂。彭泽花枝待晴把,云安曲米带生尝。梳头发应吾年白,润屋金从别姓黄。惭与潘郎续遗句,沈郎瘦不似潘郎。
11.清朝许南英《满城风雨近重阳》:满城风雨近重阳,旅客他乡是故乡。遍插茱萸犹有恨,独看鸿雁不成行。悲秋自古诗多好,败兴从今事正长。羡杀孤高篱下菊,保持晚节傲新霜。
12.清顾太清《风入松·买菊》:满城风雨近重阳。昨夜见微霜。含苞细认玲珑叶,问佳名、色色端相。出水芙蓉玉扇,落红万点霓裳。  萧条古寺积寒芳。不论价低昂。买归自向疏篱种,伴园蔬、平占秋光。或有白衣送酒,且拼一醉花傍。
一直到近代,诗人们都十分推崇这首“一句诗”。明代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赞曰:宋诗惟“满城风雨近重阳”为诗家所传。清代宋长白在《柳亭诗话》更是评价道:诗不在多,有一句流传千古者。这样的评价,算是对潘大临这位贫困诗人最好的告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