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墙盘铭文—清华大学藝術博物馆珍藏文物

 香山梦艺术馆 2019-10-07

庄白窖藏

通常认为,西周建立后,周原地区是周公的采邑之地,从考古出土的实际情形来看,当时的周原是许多世家大族的聚居之地。

周原窖藏及墓葬出土的青铜器,反应了西周时期居住在周原地区重要畿内世族的情况。他们虽然出身有差异,等阶亦不同,也未必都是姬姓周族(如大盂鼎之南宫氏,大克鼎之华氏,散氏盘之散氏,墙盘之微史家族,强家村诸器与虢季氏,等等),甚至还有其他民族,却都有世袭的封土和采邑。诸世族的宗子(即大宗的嫡长子),世代担任要臣(如大师、师、史、膳夫等职),为周王服务。因此,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多为赞颂周王丰功伟绩、勉励后代子孙矢志效忠、世代为周王服务的内容。如无意外,受到周王荫佑的家族,往往可以延续一、二百年,但如果失去了要臣之职位(如获罪于王),土地、臣妾和属民就会被转于他族,导致绝祀(即断绝祭祀,亡国之意)。因此《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有曰:“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

近代以来,周原地区发现了大量青铜器窖藏。特别是齐家村,是周原出土窖藏青铜器最多的地方,1958年出土4件,1960年出土39件,1961年出土3件,1962年出土6件,1966年出土2件,1982年出土2件,1984年出土7件。这些窖藏,大都埋藏于西周晚期,学界一般认为,是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犬戎入侵,西周灭亡,周室东迁,过于沉重的青铜器不便运携,因而被埋于地下,或待有朝一日能再见天日。而且,这些窖藏附近,往往都有建筑遗址。从具体出土地点来看,周原地区的窖藏分布十分密集,不同家族的窖藏往往彼此只相隔数百米乃至一个村落的距离(这种情形,在沣河两岸的丰镐二京故地亦有相近处)。考虑到有些家族的采邑之地相当大,当是政治因素让诸多家族在此聚集,小小的周原构成非血缘关系的杂居状态。

197612月,陕西省扶风县庄白村发现了一处西周窖藏,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1米,深约1.1米,窖藏口部距离地表仅有26-46厘米的距离,非常浅,而且草率,可能是匆匆填埋的。窖藏内,除了发现7件玉器和2件贝饰之外,共出土西周青铜器103件,计有:鼎1、方鼎1、鬲17、簋8、盨2、簠1、盘1、盆2、尊3、方彝1、卣2、壶4、贯耳壶1、爵12、觯3、觥1、觚7、斝1、罍1、斗4、匕2、锺21、铃7,有铭文的计74件。本展共展出方鼎、丰尊、丰卣、折尊和墙盘计5件。

     方鼎,内壁铸铭文十一行,计116字。大意为感谢父考甲公、文母日庚的余荫,让儿子能够为周王服务,感谢周王的命令,为母亲日庚制作祭器,保佑子孙永保功德;丰尊器内铸铭531字,重文2字,大意:六月乙卯这天,王在成周,命令丰聘问大矩,大矩赏赐给丰铜及贝,丰制作了这件铜尊用来祭祀父辛;丰卣器盖同铭,盖铭、器铭分别5行、6行,各31字;丰卣大意:六月乙卯这天,王在成周,命令丰聘问大矩,大矩赏赐给丰铜及贝,丰制作了这件铜尊用来祭祀父辛;折尊,内底铸铭文640字,铭文大意:十九年五月王在斥地,戊子这一天,王命令作册折把“望”这块土地赏赐给相侯,并赏赐给折铜和奴隶,折制作了此尊以纪念,并用之祭祀父乙;墙盘18284字,分两段,前段歌颂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共七代周王的美德和功绩,令人惊异的是其内容与《史记·周本纪》颇合,从而证实了《史记》中关于周王世系记载的可靠性,后段自述微氏家族高祖甲微、烈祖、乙祖、亚祖祖辛、文考乙公和史墙(制盘者本人)共计六代的家史事迹,并求先祖庇佑。

墙盘铭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