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人睡觉时,如果有3个“变化”,可能血糖失控了

 粉Sèヅ佪憶 2019-10-07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有睡懒觉的习惯,尤其对多数年轻人来说,更是习以为常。不过,如果是糖尿病患者,最好还是少睡懒觉。那么,糖尿病人为什么不适合睡懒觉?睡前哪些症状暗示血糖失控了?

为什么糖尿病人要少睡懒觉?

1、导致血糖上升

凌晨四点到早上九点之间是血糖容易上升的时段,这期间需要糖尿病患者在晨起后,及时服用降糖药来帮助稳定血糖。但如果糖尿病人时常睡懒觉,就会导致药物不能按时服用,容易造成血糖升高,进而打破一整天的血糖规律,损伤身体一些器官的健康。

2、引起低血糖

部分糖尿病人睡前需要使用中长效胰岛素,其时效一般较长,可以持续到隔天早上。对于这类患者而言,如果第二天还在睡懒觉,就会让中长效胰岛素继续发挥作用。

这种状态下,若没有按时进食,就容易使血糖不断下降,导致低血糖。而低血糖的发生又可能使患者在睡眠中出现无症状昏迷,不仅影响健康,严重的还会威胁性命。

睡前哪些症状预示血糖失控?

1、感到饥饿

糖尿病人如果发现自己明明正常吃晚饭,但睡觉前总是感到饥饿,且精神状态较差,就要警惕是否身体糖代谢出现异常。建议及时到医院对血糖进行监测,查看血糖变化。

2、经常想喝水

在没有干重力活或出汗的情况下,如果糖尿病人睡前总是感到口渴,并且无论喝多少水都无法缓解,就有可能是糖尿病病情在加重,需要多加注意。

3、皮肤发痒

有些糖尿病人睡前皮肤会出现瘙痒的现象,偶尔出现可能只是皮肤太过干燥引起的,但如果每晚睡前都有这样的状况,就要注意血糖上升的可能。因为血糖升高且无法及时被代谢出体外时,就容易导致皮肤黏膜的糖分也跟着上升,进而造成皮肤发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