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思维方式里,藏着你的未来

 长林悠草 2019-10-07

  成长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情,它无关年纪。无理何时,停滞成长,才是最可怕的衰老。

——《终身成长》

  在人生的路上,我们可能无法左右环境和明天,但我们有决定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和自由,还有对于理想人生的希望。

  《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

作者:卡罗尔?德韦克

  我们每天的工作和生活都要处理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有的问题我们能轻松应对,可以说是小菜一碟;有的问题却让我们感到困难重重,不知如何下手。

  人都有惰性心理,每当遇到困难,第一反应是逃避、沮丧、否定自我,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但是接下来采取的措施就不尽相同了。

  有的人破罐子破摔,认为自己没天赋没能力,努力了也没用,有问题也不去解决;而有的人,即便问题超越了自己目前的能力范围,也会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积极寻求应对策略,直至成功。

  有没有想过,这其实是我们的思维在发挥作用。你的思维,就是谱写你人生的经历,你对待事物的思维里,就藏着你未来的样子。

  生活的两种应对模式

  高晓松说:“生活不只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当这句话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会如何理解呢?你真的相信会有诗和远方吗?

  还是说,你所认为的生活,只有日复一日的为了生计而奔忙,诗与远方无非是一种自我安慰呢?

  当同一个问题呈现在不同人的面前,结论便发生了变化。而正是这样的变化体现了两种不同思维模式的人的生活状态。

  我们来一同看看这样的生活情境:

  小李和小王刚刚入职一家媒体公司,在竞争力和压力并存的职场生活中,两个同样处于试用期的青年人,需要独自面临各种职场问题。

  某一天,小李因为出现了一个错误而导致公司当天的推文阅读量严重受损,领导很生气,找来小李问责。而当整件事情过后,小李突然蹦出一种立刻辞职的冲动。

  “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我不能够胜任这个职业,我是一个一事无成的人。”

  而同时,小王也因为错误而接受了批评,但是结果不同的是,小王在整件事情过后,首先做的便是将错误记录到本子上,并告诫自己不能再犯,与此同时,加紧了学习的进程。

  “没关系,错误在所难免,这正是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

  同样受到批评,小李与小王对待问题却有不同的态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现在再试想一个情景,假如你遭遇了最为倒霉的一天,你会怎样?

  比如早上买早餐,正好卖完;着急上班,就是等不到车;来到了工作单位,你发现有一大堆糟心的事情等待着你的处理;

  被通知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需要见家长;回家的路上,因为忘记带伞,被大雨淋湿全身;你想找老公倾诉一下却发现今天老公加班又不能准时回家……

  这一天是不是已经够倒霉的了?

  你会怎样想?

  “这个世界和我过不去”;“有人想要毁掉我”;“没有人爱我”;“生活太糟糕了”;“我太傻了”;“为什么受伤害的总是我?

  又或者,你会这样认为:“早餐虽然卖完了,我还是可以买别家的,或许会发现更好吃的食物。”;“上班高峰总会等不到车,下回早点出门或许就不会这样了”;

  “工作虽然艰难了些,但是做出之后的业绩会很不错”;“虽然被叫到学校,但是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与老师好好聊一聊。”;“老公最近正在促成一个新的项目,我应该给予他支持与理解。

  小信念,大结局

  有的时候换一种思维,事情就会比表面上看起来的样子好很多,很多人往往都会抱怨,自己的生活寻找不到一点乐趣,也从没感觉到幸福。

  而你之所以会感受不到幸福的原因,也许是因为思维模式出现了问题。

  就像之前所举的例子一样 ,不同的人会呈现不同的应对生活的状态,是因为他们本身属于两种不同思维模式的人,所以受到自身思维模式的影响,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

  而在《终身成长》这本书中,作者便提出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性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固定性思维模式的人往往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以至于在面对困境等等时候采取的往往是消极的态度,并时常进行自我怀疑,很难做出突破性的改变。

  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往往会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可以发展的,所以在面对困境与压力的时候,总会找到合适的进步空间,让自己突破自己,积极地应对生活。

  难道就因为这么简单的思考方式,就会拥有两种不同的人生吗?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你所采取的观点会对你的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可以决定你能否成为你想成为的你那个人,以及你能否做好你最看重的事情。

  这就像是一个路标一样,当你决定如何处理事情的时候,先有一个思考方向,再决定你应该朝着那个方向走,如果一开始你的方向就出现了偏差,结果可想而知。

  小的信念,往往会决定大的结局。

  所有的小情绪的背后,都隐藏着更为隐秘的思维模式;而你是否能够获得幸福、成长与成功也往往取决于你用哪种模式思考。

  这一点在成功人士的身上会有更明显的体验。

  韩寒是大众熟知的作家与赛车手,开年上映的电影《飞驰人生》便是他根据自己的经历改编导演而来的。

  一个作家,也可以成为一名职业赛车手。

  因为对于他来说,别人的评价并不能构成自己的成就,而成就感是需要自我提升的。

  就像是之前在赛车场上,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的经历,韩寒依旧不断改善自己的驾驶技术,最终获得了傲人的成绩。

  很多时候,对于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来说,为了维持自己固有的成就感,往往会放弃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东西。

  他们怕失败,怕因为失败而毁掉带着身上的标签,一旦标签被毁,那些通过外力证明自己成功的东西也会随之消失,他们就会陷入进失败的阴影中,很难自拔。

  而成长型人格相对于结局,更在乎自己能够在整个过程中得到哪些挑战,完成它,掌握新的技能,变成更好的自己。

  成长性思维模式下的自我审视的意义

  请回答以下智力问题,阅读并做出判断:

  1.你的智力属于你比较基本的特质,很难做出很大的改变。

  2.你可以学习新事物,但你的智力水平是无法改变的。

  3.无论你的智力水平怎么样,你总是可以大幅度改变它。

  4.你什么时候都可以对你的智力水平做出根本性改变。

  选择好了吗?

  成长型人格的人会有一个自我审视的过程,能够了解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才是做出改变的前提。

  虽然开放的态度让其能够拥有接受挑战的信心,以学习知识为目标会让其收获成长。但理性的评估才是真正的智慧所在。

  你对自己越了解,越能迅速地调整好目标与方向,才能将思维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根据以上的测试,选择1、2的人属于固定型思维模式,选择3、4的人属于成长型思维模式。

  你是哪种思维模式的人呢?

  文章选自《终身成长》。作者:卡罗尔?德韦克Carol S.Dweck,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的杰出研究者。哥伦比亚大学威廉?兰斯福德心理学教授,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