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长性思维与固定性思维的区别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20-03-10

产品会

一个伪产品经理的阅读

成长性思维对于个体而言到底是有多么的重要?固定性思维的人跟成长性(进取型)思维的人,本来就是两种类型。这两种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人跟人之间的不同,唯有思维而已。

人和人的不同,与其说是智力的区别,毋宁说是思维。

有两种人生的底层思维逻辑,一种是「固定思维」,另一种是「成长思维」。

1.固定思维

什么是「固定思维」?

只相信天赋,相信人的智力,认为这一切都不可改变。甚至认为自己做好或不做好,都是天赋使然。这种思维模式就叫固定思维。

我们从小就被习惯训练成为这种思维模式。也是这样的思维模式最终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记得小时候,我们同学排座位都是按成绩来划分的,成绩好的,就坐在前面,成绩差的,就坐在后面。如此,我们就被老师把人和人按照成绩好坏,也就是智力好坏,做了划分。

这么一来,所有人都丧失了学习本身的乐趣。

拥有「固定思维」的人会长期陷入一种证明自己的状态:「我看上去是高智商还是低能儿」、「我会取得事业的成功还是会失败」、「我是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

看下面这张图,是不是很熟悉?

2.成长思维

世界上还有另一种思维模式:「成长思维」。

有成长思维的人,会相信努力可以改变自己。即使先天资质或才能不一样,但依然愿意相信努力改变自己。

当然,并不是盲目认为努力可以改变一切,或者努力就能获得一切。或者拥有这种思维的人,做什么都能成功。

更为重要的是,相信可能性,相信人的潜能,相信人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来改变自己,相信通过掌握方法和逻辑,不断练习坚持,假以时日,就能取得进步和成就。

举个例子。达尔文在青少年时代其实是个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而不像是肩负历史使命的天才。他的父亲有一次指责他说:“你除了打猎、玩狗、抓老鼠,别的什么都不管,你将会是你自己和整个家庭的耻辱”。

如果你认可人的基本能力可以发展和成长,那么你一定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证明自己拥有某种天赋,而是会把时间用来发展你的能力。

为什么要浪费时间一遍又一遍地去证明自己杰出?为什么要极力掩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去改变这些不足?

选择可以提高自己的事情来做,即使是事情发展不顺利也能拥有这种要提升自己并坚持不懈的激情,这就是拥有成长思维的人身上的特点。

这种思维模式,让人们在人生遭遇重大挑战的时刻,依然可以茁壮成长。

3.固定思维和成长思维的差别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成绩非常好,当年高考还是状元,一举考上了北大。整个高中三年大部分时间,他都是第一名。

本以为他会顺风顺水的发展下去。毕业几年后,和熟悉的同学谈起他,了解到他在老家做小生意。

惊讶之下,问起了他的详细经历,才知道他进入大学后,周围都是优秀的人,他开始消极厌学,自卑,不再向上,甚至产生反抗社会的想法。

感叹惋惜之余,我不禁思考,他为什么会因为一点点小的打击都无法承受。回想起他高中给我说过的话「一定要考上燕京大学」、「第一才是聪明」。

这位同学的思维是典型的固定思维模式,并不是说固定思维模式的人不能成功。但他们在面对挫折之后,可能会陷入自我否定和放弃的怪圈。因为挫折对他们来说是否认了他们的某项杰出能力。

如果是拥有成长思维的人,在面对挫折时。他们也会伤心和沮丧,但他们不会陷入自我否认更不会放弃。他们会接受失败和挫折,提升自己的能力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固定思维的人把挫折视为失败,而拥有成长思维的人把挫折视为挑战和财富。

固定思维的人在经营事业的时候,想到的更多的是成功、荣誉、社会地位、他人的认可。与此相对的是,拥有成长思维的人在工作中思考的更多是关于自己的成长和探索。

固定思维的人在与他们相处的时候,会容易给其他人贴上标签,这也导致固定思维的人更难听进去不同的意见。拥有成长思维的人更容易倾听和理解。

固定思维的人更容易给自己设限,设置舒适区。而成长思维的人却可以不断突破舒适区,探索新事物,进入成长区。

固定思维的人更不容易接受批评,在工作中一被领导批评就摆烂放弃的人多属于固定思维的人。成长思维的人珍视批评反馈,并能从批评中学习成长。

固定思维的人往往认为毕业工作之后无需继续学习。而成长思维的人认为学习是终身都需要坚持的事情。

4.怎样具备成长思维

首先,我们要了解并改变自己的固定思维。

什么时候了解呢?比如,遭遇了挫折,我们觉得沮丧无比、甚至开始全盘否定自己,陷入自责痛苦的状态甚至开始放弃。

比如,学习新的领域,固定思维让我们产生畏难情绪怀疑自己是否有学习新领域的能力。

比如,面对冲突时,固定思维让我们迅速给其他人打上标签,并拒绝心平气和的沟通。

其次,找出固定思维发芽的踪迹,牢牢记住这些踪迹,扼杀在摇篮中。

在了解自己在一些场景所表现出来的固定思维之后,当它再次出现之际,和自己对话,告诉自己还有其他选择。

如果遭遇了挫折,告诉自己挫折只是提醒了自己在这件事情上还有进步空间,自己还需要更多的努力。这个时候挫折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学习新的领域遇到障碍时,告诉自己新的领域需要新的能力。暂时的不适感是正常的,坚持之后必然可以克服这些障碍。

在与人冲突之际,告诉自己不要给对方贴标签,判断对方。而是站着对方的角度思考下,听听对方想表达的声音。

第三,开放心态,对世界永葆好奇。

乔布斯那句:Stay hungry,Stay foolish,非常精辟。

这是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致辞中的最后一句话,也是整个演讲的核心。其实做到这句话,你就拥有了成长心态。

如果我们始终能保持好奇心,并且始终能保持谦卑心态,那我们就能不断学习成长,并且不会被自己的一点点成绩所束缚,热爱学习并能接受失败。

乔布斯在演讲中提到:“记住你即将死去”帮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所有的荣誉与骄傲,难堪与恐惧,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我看到的是留下的真正重要的东西。当你担心你将失去某些东西时,“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最好的解药。如你能够清空一切, 你没有理由不去追随你心。

第四,敢于穿越那座绝望的山谷

美团王慧文有一句话曾经刷屏朋友圈:有担当的管理者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把下属从愚昧之颠,推下绝望之谷。至于能否爬上开悟之坡,就看各人造化了。

这段话就来自邓宁-克鲁格心理效应:人们总是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错误的以为自己比真实情况更优秀。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站在愚昧之颠的人们,往往都是固定思维。他们盲目的认为自己有超越其他人的能力,看不到更广阔的知识、视野、认知以及成长的力量。

掉到谷底之时,并拥有成长思维之后,就是你的高速成长之时。

最后用一段话来共勉: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

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

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

这才是自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