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晓萍:蒙台梭利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影响,以区域活动为例

 五千韧月 2019-10-08


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幼儿园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蒙特梭利教育理念也逐渐被广大幼教从业者和家长认可,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蒙特梭利教育是中国最“主流”的“非主流”教育理念。
那么在中国的发展是怎样的?这对中国的学前教育有怎么样深远的影响呢?蒙特梭利教育和我国学前教育《指南》和《纲要》相比,我们需要学习和反思的有哪些呢?9月19日,幼教研学团走进蒙特梭利自然树幼儿园的活动现场,原财经学院幼儿园魏晓萍园长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分享。

学前微主编,与10000 园长共成长


蒙台梭利是何时传入中国的?

与欧洲一些国家一样,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最早传入我国是通过一篇介绍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文章《蒙台梭利女士之新教育法》 , 时间是在1913年。

我国第一家蒙台梭利实验班何时创办?

我国最早的蒙台梭利协会在江苏省成立于1914年。
1923年国立北平师范大学附属蒙养园在中国蒙台梭利教育法研究会的指导和帮助下, 带着模仿尝试的心态开设了两个蒙台梭利幼儿班。新颖的教学方法, 多样的教学工具, 先进的教育理念让正处在探索和研究阶段的国人耳目一新, 立刻受到国内幼教界的好评与欢迎。
但是处于20世纪前四十年的中国, 政府官员腐败,国民经济异常落后的情况下,开展的并不顺利。由于当时幼儿园财力不济, 无力支付高额的费用采用蒙台梭利的教育方式。正如当时的教育部长蒋梦麟先生所说“蒙台梭利教具颇多,但不经济中国多采取实际教学法, 教材取自生活, 不需购置教具” 有没有实验报告,所以没能在中国展开实践。

改革开放以后


1985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北京师范大学卢乐山教授编著的《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 一书。
 1990年和199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 蒙台梭利的四本著作《童年的秘密》 、《有吸收性的心理》 、《蒙台梭利教育法》 、《教育中的自发活动》 分别被翻译和出版。
1994年北京师范大学于与台湾蒙台梭利启蒙研究基金会合作引进了蒙台梭利教育的研究项目,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幼儿园及北京市北海幼儿园成为该项目的教学实验基地
1994年暑假, 台湾派蒙台梭利专职讲师来北京师范大学培训老师, 秋季开学后便正式启动了“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实验研究” 课题。 
北师大威斯达公司 于1996年春季完成了蒙台梭利教具的生产, 成为我国第一家生产蒙台梭利教具的公司。
1996年北京市崇文区第三幼儿园、 宁夏银川市蒙台梭利幼儿园也相继开始了蒙台梭利教育的实验研究。至此拉开了蒙台梭利教育在我国幼儿园中应用的序幕。

学前微主编,与10000 园长共成长

与蒙台梭利教育结缘


1998年暑假,财经学院幼儿园牛老师有幸在北京见到了在北京创办蒙台梭利机构的王瑞琼老师,从此和孙瑞雪教育机构开始合作。
1999年暑假我园派了5名教师到宁夏银川蒙台梭利国际学校开始了长达1个月的蒙台梭利教育的培训学习,并开始了蒙台梭利教育实践。

发现的问题


随着岁月的沉淀,对蒙台梭利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慢慢的发现了一些问题:

1、蒙台梭利教育与现在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容吗?

2、蒙台梭利教育法如何在幼儿园落地实施?

3、现在幼儿园普遍开展的主题教育与区域活动有何关联?

2012 年10 月9 日由教育部正式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从健康、 语言、 社会、 科学、 艺术等五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 对 3 至 4 岁、 4 至 5 岁、 5至 6 岁三个年龄段内幼儿该知道什么、 能做什么, 到什么发展水平均提出了合理期望。
《指南》与蒙台梭利教育高度融合:
蒙台梭利教育分为五大领域教育: 
日常生活教育、 感官教育、 数学教育、语言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
《指南》背景下的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
《指南》 五个领域与蒙台梭利各领域教育比较:

健康VS日常生活教育

《指南》 中“健康” 领域“动作发展” 要达到的目标“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 动作协调、 灵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细看这些目标及教育建议诸如:沿着地面直线行走、 蒙眼走路;用笔涂涂画画, 会用筷子吃饭;能将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能边线基本对齐地折纸等等, 这些目标与蒙台梭利五大领域教育中的日常生活教育高度相吻合。

语言 VS 蒙台梭利语言教育

《指南》 中“语言” 教育建议中提到与幼儿交谈时, 要用幼儿能听得懂的语言;说话注意语气、 语调, 让幼儿感受语气、 语调的作用;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和幼儿讲话时, 成人自身的语言要清楚、 简洁等。
蒙台梭利教师语言简洁、清晰的三段式教学方式跟“指南”的建议高度一致。

社会 VS 蒙台梭利教育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有“社交礼仪” 的分类, 日常生活最基本的幼儿应答的方法、打招呼、 感谢和道歉、 问路的方法、 递交物品的方法、 团体游戏的规则等等, 这是孩子们来到“儿童之家” 首先要进行的日常生活礼仪的学习。
《指南》 中“社会” 领域对于人际交往、 社会适应的目标要求, 再比对一下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 我们不难发现, 我们一直在做的蒙台梭利教育, 其实一直是在按照《指南》 的目标在具体实施。而且, 蒙台梭利教育中的混龄教育, 更是对于孩子人际交往、 社会适应能力的锻炼与培养
《指南》“社会” 领域“社会适应” 目标 3 具有初步的归属感教育建议“和幼儿说一说或在地图上找一找自己家乡 所在的省、 市、 县(区) 名称, 向幼儿介绍国旗、 国歌等活动”, 其实在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学中, 都有具体的可操作性指导, 比如, 通过“世界地图嵌板”“中国地图嵌板” 让幼儿通过教具感官直性的了解世界地图、 各国国旗等。

科学 VS 科学文化与数学教育

《指南》“科学” 领域分为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两个部分。其在说明中提到“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应注重引 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 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 ”, 在学习发展目标中要达到的目标如认识常见的动植物、 感知和发现常见材料的溶解、 传热、 了 解季节变化的周期性、 发现常见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等等, 这些针对3-6 岁幼儿应具备的发展目标, 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到“为幼儿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 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积极性感染和带动幼儿”。
在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育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利用教具和给幼儿提供的材料, 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 对周围物质进行感知、 观察和操作,方法是一致的。
《指南》“科学” 领域分为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两个部分。其在说明中提到“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应注重引 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 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 ”, 在学习发展目标中要达到的目标如认识常见的动植物、 感知和发现常见材料的溶解、 传热、 了 解季节变化的周期性、 发现常见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等等, 这些针对3-6 岁幼儿应具备的发展目标, 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到“为幼儿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 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积极性感染和带动幼儿”。
在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育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利用教具和给幼儿提供的材料, 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 对周围物质进行感知、 观察和操作,方法是一致的。
感官教具:插座圆柱体、粉红塔、 棕色梯等来发展孩子对物体大小、高矮、 排列、 数量顺序的练习;
数学教具:数棒、 数字卡片、 塞根板、 金黄串珠组等将复杂的数学概念蕴含于具体的教具之中,通过教具让幼儿直观的感知和理解数学。是实施《指南》目标的最佳方法。

艺术 VS 蒙台梭利教育

《指南》 中提到,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 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成人不应该以成人的眼光来评判幼儿的艺术之美, 应对幼儿的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蒙台梭利博士说:“教育的目的, 在于了解如何协助儿童生命的正常发展。”
蒙台梭利主张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设计的操作材料(插座圆柱体、粉红塔、棕色梯等) 设计精美,每一件都堪称艺术品,对于孩子想像力及创造力的也是一种提升与培养。

蒙台梭利教具VS区域活动材料

蒙台梭利教具具有:1、孤立性;2、层次性;3、内在逻辑;4、不同区材料的相似性、关联性;5、美观性。
现在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之间只与主题内容有关联,各区之间没有层次关系,各年龄段之间有递进关系。
结论:
《纲要》、《指南》 的五个领域很多目标及教学建议都与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相吻合。
蒙台梭利教育是真正的以儿童为中心,促进儿童生命发展的教育。  蒙台梭利教具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为完善的学习材料
《指南》背景下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与蒙台梭利教育有何关系?

01

专家论区域活动:

冯晓霞认为:区域活动或活动区活动指的是这样一种活动形式:教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 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区域, 让他们自主选择活动区域, 在其中通过与材料、 环境、 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
刘焱认为:区域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幼儿小组活动, 这种活动的特点是, 问题情境是教师预先结构的。
也就是说:区域活动是幼儿在教师准备的环境中进行自由、自主、自选的的活动。
区域活动的前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创设的环境,让孩子在环境中自由选择、自由交往、自主操作,获取经验,获得发展。
由此发现:区域活动和蒙台梭利教育的特点几乎完全相同,都是以儿童的自主活动为特点。

02

从形式上看:

蒙台梭利教室划分为五个区: 日常生活、感官、数学和自然科学、艺术,   
现在倡导的区域活动从空间划分:自然观察区、阅读区、科学区、益智区,建构区、室外运动区等 有条件的幼儿园还设有各种功能室
通过比较发现:
区域活动就是模仿的蒙台梭利教育形式,蒙台梭利才是区域活动先行者。
蒙台梭利教育与当今区域活动仍有区别: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喜欢工作不喜欢游戏,每套教具都有固定操作方法。
蒙台梭利教室里的区域活动是以“工作”为主,这种工作是改造过的“游戏”,增加了活动的“真实性”,减少了游戏的“虚构性”,增加了“形式训练”的教育内容。
区域活动主要以游戏为主要形式,操作没有固定模式。
对蒙台梭利教育和区域活动的反思:
1、蒙台梭利教育有一整套实施体系,而目前的区域活动还只是集体教学的补充,二者的融合需要进一步探究。
2、蒙台梭利教育还要在本土化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3、师资水平丞待解决。
教育是项长期工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无论做什么样的教育都要以人为本,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探索教育的路上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认识蒙台梭利教育,蒙台梭利教育一定会在中原大地生根发芽,发展壮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