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酿酒葡萄种类繁多,但如今的葡萄酒市场主要由一小部分“明星葡萄”的佳酿占据。今天,红酒世界网(微信号:wine-world)为你介绍这些葡萄“明星”的身世来历及发展经历。 虽然世界上已发现的酿酒葡萄多达6,000余种,但经过几千年的葡萄酒酿造实践,只有一小部分葡萄品种脱颖而出,成为了葡萄酒界熠熠发光的“明星大亨”,占据了葡萄酒酿造的主要市场。那么,这些葡萄“大亨”有着怎样的身世来历,又经历了何种发展呢? 花妃城堡葡萄园内的葡萄串(图片来源:C. Decoster, Chateau Fleur Cardinale) 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 赤霞珠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葡萄品种之一,被誉为“红葡萄品种之王”,能够酿造出色泽赤赭如霞光的酒液,其美丽的中文译名便是来源于此。同时,该品种酿成的葡萄酒也有着与高颜值完全匹配的实力——成酒酒体饱满、层次复杂、果味突出、结构宏大且陈年潜力巨大。 不过,关于这位红葡萄品种之王的身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赤霞珠英文名中的“Sauvignon”是由法语的“sauvage(野生)”演化而来,因此猜测赤霞珠应该与法国本地的欧亚葡萄(Vitis Vinifera)有关,也有人认为该品种起源于西班牙的里奥哈(Rioja)。直到1996年,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葡萄种植与葡萄酒酿造系(Department of Viticulture and Enology)的卡罗尔·梅雷迪斯博士(Dr. Carole Meredith)带领的研究团队进行了DNA分析,才发现了赤霞珠的真正起源——赤霞珠是由品丽珠(Cabernet Franc)和长相思(Sauvignon Blanc)杂交而成的。 赤霞珠(图片来源:Doris Schneider, Julius Kuhn-Institut) 赤霞珠作为品丽珠与长相思的“孩子”,在风味特点上与其“父母”有相似之处——赤霞珠带有的黑醋栗和铅笔芯的气息与品丽珠的品种香气十分相似,而展现出来的青草香气则与长相思如出一辙。不过,从“体格”上来看,赤霞珠的个头要稍小于品丽珠,在成酒酒液颜色上,赤霞珠也要略深一些。此外,用赤霞珠酿造的红葡萄酒与品丽珠葡萄酒相比,在单宁含量和酸度上都会稍高一些,酒体也更为饱满。 杯中的赤霞珠葡萄酒 约在17世纪,赤霞珠于法国波尔多诞生,而如今的赤霞珠已然成长为一个成熟而优秀的酿酒葡萄品种,在梅多克(Medoc)、佩萨克-雷奥良(Pessac-Leognan)及纳帕谷(Napa Valley)等许多地区都发展得风生水起。此外,赤霞珠深谙“入乡随俗”的道理,在各地展现出了不同的风格:波尔多的赤霞珠常常和梅洛及品丽珠混酿,这种以赤霞珠为主导的混酿葡萄酒风格强劲,陈年潜力大,常带有黑色水果以及橡木桶的香气;纳帕谷拥有多种不同的地形、微气候和土壤类型,其山谷产区的赤霞珠风格精致、以果味为主导,山坡产区的则风格奔放、更具结构感且带有烟熏和矿物质风味。 金玫瑰城堡红葡萄酒,以赤霞珠为主导的波尔多混酿(点击图片即可跳转购买) 梅洛(Merlot) 梅洛和赤霞珠在酿酒时常常成双成对地出现,宛如一对亲密的双生姐妹,其实,若是在“族谱”上进行查证,两者间确实存在半同胞关系——梅洛也是品丽珠的后代,是由品丽珠与夏朗德黑玛格德莲(Magdeleine Noire des Charentes)这种罕见的葡萄品种杂交而得。 梅洛(图片来源:Ursula Bruhl, Julius Kuhn-Institut) 生长于温和或凉爽气候下的梅洛通常带有草莓、红浆果和薄荷的风味,这与品丽珠的品种特性相似,而炎热气候下的梅洛则往往散发出黑莓、黑李子和巧克力的香气。此外,与品丽珠一样,梅洛也偏好富含石灰石的黏土土壤,而与大多数品种相比,梅洛开花和成熟期偏早的特性则“遗传”自夏朗德黑玛格德莲。 2013年金钟酒庄红葡萄酒,以梅洛为主导(点击图片即可跳转购买) 与赤霞珠一样,梅洛也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红葡萄品种之一,除了在家乡法国拥有稳固的地位,其足迹也遍布各大产酒国,“事业”可谓是实现了国际化。其中,在法国波尔多右岸的圣埃美隆(Saint-Emilion)、波美侯(Pomerol)以及弗龙萨克(Fronsac)产区,梅洛在混酿中占主导地位,能够赋予葡萄酒红色水果的香气,同时增加酒体,成酒风格往往较为优雅;而阿根廷、澳大利亚及美国加州(California)等产地的梅洛葡萄酒则通常酒体饱满,单宁柔顺,酒精度高,且带有黑莓、黑李子和黑樱桃等成熟黑色水果的风味。 佳美娜(Carmenere) 佳美娜是波尔多六大红葡萄品种之一,其外文名“Carmenere”来源于法语中的“carmin”,意为”秋季树叶即将掉落前呈现的深红色”,在名字意境上,倒与赤霞珠颇为有缘,不过,除了这层联系外,佳美娜与赤霞珠还有更为亲密的“亲戚关系”—— 佳美娜也是品丽珠的后代,它由品丽珠与现已消失的大卡本内(Gros Cabernet)葡萄杂交而来。 佳美娜(图片来源:Ursula Bruhl, Julius Kuhn-Institut) 与其亲本品丽珠相似,佳美娜果实较小,酿造的葡萄酒常带有胡椒香料的味道,其在不成熟时带有的青椒和芦笋香气与品丽珠尤其类似,而成熟度高的佳美娜酿成的葡萄酒则含有黑色水果、巧克力和咖啡的风味,酒液颜色较深,酒体较为饱满。 虽然佳美娜和赤霞珠一样诞生于波尔多,但是佳美娜与“姐妹”赤霞珠的发展经历却大相径庭。佳美娜似乎天生身体较为“娇弱”,虽然曾在18世纪时广泛种植于梅多克地区,但由于在潮湿寒冷的天气下开花困难,容易坐果不良,因而产量较其他的品种低很多。此外,佳美娜葡萄藤的根部容易感染病害,因此,当19世纪末根瘤蚜虫病席卷整个欧洲葡萄园时,佳美娜葡萄藤受灾尤其严重。如今,佳美娜的踪迹在其家乡已十分难寻。 “智利酒王”活灵魂酒庄红葡萄酒,由佳美娜与赤霞珠等混酿而成(点击图片即可跳转购买) 不过,在法国历经坎坷的佳美娜,却在漂洋过海到达智利后获得新生并大有作为。在这个远离欧亚大陆、气候干燥温暖的国家,佳美娜免受了根瘤蚜虫病的危害,并能达到完美的成熟度。如今,佳美娜已成为智利代表性的红葡萄品种,世界上90%的佳美娜均出产自智利。其中,卡恰布谷(Cachapoal Valley)和空加瓜谷(Colchagua Valley)生产的佳美娜葡萄酒因奔放的风格而颇有名气。 霞多丽(Chardonnay) 霞多丽是种植范围最为广泛的白葡萄品种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白葡萄品种,被人们称为“百变女王”。1999年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法国葡萄DNA分析论文中指出霞多丽是由皮诺(Pinot)家族品种和白高维斯(Gouais Blanc)杂交而成的。 勒弗莱酒庄的霞多丽(图片来源:www.leflaive.f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