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了解笔锋,就无法深刻理解“透过刀锋看笔锋”

 中书汇书法学苑 2019-10-08

启功先生“透过刀锋看笔锋”你一定听过,但绝大部分人一头雾水,不理解也不会应用。本文从“透过刀锋看笔锋”展开阐述,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 首先要知道,即使是“碑刻”也分几种

由于文章篇幅所限,本文所论述的碑刻仅指二王一脉行草书的碑刻,如唐太宗《温泉铭》、《集王圣教序》、《十七帖》、李邕《麓山寺碑》等。

准确地说,碑刻与刻帖的功用有所不同,导致其刻制标准不同,诸如唐太宗《温泉铭》、怀仁集王字《圣教序》、李邕《麓山寺碑》等,是具有歌功颂德作用的神道碑或纪事(功)碑,所以首先的要求必然是字法的清晰易识,甚至是笔画效果的整齐划一。

而刻帖则是将古人法帖用各种手段“复制”到石板或木板上,此时的要求是“酷似逼肖”,最好能把原字中的无穷变化一丝不苟地表达出来,但刻与写总是存在差异,并且底本不同,刻出来的效果自然也不同,拓工不同,最后看到的拓片、裱本自然也不同。总之,经过多重“转述”,原本与副本是不可能一致的。

《十七帖》张伯英本与中州本比较,很难相信这两本出自同一母本

除了刻帖与一般碑刻,这里需要再交代一下临摹本,临本是对着原作临下来的作品,用笔结构会与原帖有较大差异但贵在书写自然;摹本是用勾描的方法复制下来的字帖,优点是用笔、结构几乎与原字无二,缺点是缺少原迹的灵动性、自然性,且勾描的笔画质感会发生变化。

碑刻《温泉铭》与刻帖《十七帖》

真迹《伯遠帖》“永”字清晰可见的笔意,与摹本《丧乱帖》“悉”字对比,虽然双钩本精致细腻,但仍缺少一丝生气,红色箭头标注处的牵丝映带也不够自然,且其视觉效果是“笔笔中锋”实际是原有的侧锋效果由于钩摹之后被掩盖。

2. 一定要“透过刀锋看笔锋”么

 答案是不一定,这要看临帖者所处的水平与需求。

①对初学者而言,学习碑刻是无法学习到真迹的“无奈之举”,因为古代书家流传下来的“真迹”实在太少,在当今,“书圣”王羲之的真迹竟无存于世。学其书法要么从有限的几个临摹本入手,但惜在存量太少,风格也不统一,要么只能找到《集王圣教序》,所以这个阶段对于《集字圣教序》的学习,应该想方设法将其还原为“墨迹”。

②对于高手而言,他们也许厌倦了二王那种明媚流利的书写感受,想找到一些“不一样的感觉”,此时作为碑刻的《集王圣教序》或刻帖《十七帖》对他们而言反而成了最佳法帖,因为他们在这里能获得与二王“一拓直下”完全相反的生涩感觉,而且有更多的造型案例。

3. 该如何“透过刀锋看笔锋”

很多人会说,这还不简单么,学过一段时间墨迹,自然不就能理解碑刻了么?

话是这么说,但真正能做好难度很高,这里有一条切实可行的路线与方法介绍给大家,如果按顺序理下来,远比慢慢摸索好得多。

①先在确定为真迹的字帖上多下功夫,如智永千字文、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铭》、《伯远帖》、宋四家、赵孟頫等,深刻理解自然书写应有的状态与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效果。

赵孟頫《前赤壁赋》中“秋”字末笔由于笔锋没来得及完全调整好所出现的缺口,这种缺口虽然可以苛责为“败笔”但却是自然书写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②把王羲之的摹本法帖与写本进行对比,猜想、实验究竟哪些地方应该会有侧锋效果但因为钩摹而被湮没,哪些地方的起收笔映带本应该很轻但在钩摹本中被加重,甚至哪些地方根本就是钩错了。

③将同时存世的墨迹与法帖拿出来逐笔对比,看看碑刻中一定会缺失哪些信息,或者一定在哪些方面表达不到位,如运笔节奏、墨色变化、起收映带细节等。推荐的碑帖有王羲之尺牍(通常都同时存在刻本与墨迹,当然墨迹是摹本),王珣《伯遠帖》(《伯远帖》是现存唯一东晋真迹,又有刻本,是极佳的对比资料),孙过庭《书谱》,《集王圣教序》与《兰亭序》(《集王圣教序》中引用了大量《兰亭序》原字,《兰亭序》本身亦有众多刻本)。

 

《书谱》刻帖对比墨迹,不但笔画质感上发生了区别,就连章法也发生了变化

④通过碑刻形态,推断这种笔画形态可能有多少种墨迹与之对应。因为碑刻的变化远不如墨迹多,一种碑刻的“折角”可能对应若干种看似一样其实有细微差距的墨迹。

唐墓志、苏轼《前赤壁赋》、赵孟頫《心经》三个“横钩”,虽然墨迹可能有明显区别,但在变成碑刻的时候,折角很可能被“统一”。

关于“透过刀锋看笔锋”的问题,就阐述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