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日课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导 读 这一段,介绍了“九族”和“十义”的内容。在封建社会中,对于那些犯有重罪的人,往往是株连九族。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学说曾是维系社会秩序、构建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柱。传统道德讲究礼仪,讲究尊卑秩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如晚辈要尊敬长辈,朋友要以诚相待等。但封建社会倡导这些道德规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统治者将这种秩序演变成一种人身依附关系,以至将其夸张到荒谬的程度,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之类,则是我们要坚决摒弃的。 “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1,人之伦2。父子恩3,夫妇从4,兄则友,弟则恭5。长幼序,友与朋6,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7,人所同。 注 释 1九族:由自身算起,上指高祖、曾祖、祖父、父亲,下指儿子、孙子、曾孙、玄孙。 2伦:秩序,顺序。 3恩:恩爱,仁爱。 4从:顺从。 5恭:恭敬。 6友与朋:朋友之间要讲信用。 7十义:指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谊、友信、君敬、臣忠。 译 文 从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到我辈,再到儿子、孙子、曾孙、玄孙,这就是九族,是老幼尊卑的基本秩序。父亲要爱护儿子,儿子要孝敬父亲,丈夫要亲和妻子,妻子要顺从丈夫,兄长要爱护弟弟,弟弟要尊敬兄长。长幼之间要讲求尊卑次序,朋友之间要讲求信用,君王要尊重臣子,臣子要忠于君王。这就是做人的十义,大家都要遵守。 链 接 举案齐眉:东汉人梁鸿年轻时给人做雇工,每次回到家里,妻子孟光给他做好饭,上饭时都把端饭的托盘举得齐眉,以示对丈夫的恭敬,梁鸿对孟光也礼相待,二人相敬如宾,传为佳话。 本解读摘录自岳麓书社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原文+导读+注释+译文+链接 精装尽享版,阅读无障碍 每天三分钟,轻松懂国学。 今天是你坚持学习的第几天? 朋友圈或者在文末留言 来打个卡吧! 公众号: 岳麓书社 觉得今天的推送还不错? 顺手关注一个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