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叛乱的三藩中,河中李守贞班列三公,位兼将相;凤翔王景崇曾任左金吾卫大将军、宣徽使(大内总管);长安赵思绾职级最为卑微,叛乱前只是晋昌战区的一名偏将。可他一旦得势,便露出了恶魔般的狰狞面容。 他自称生平最好生吃肝、胆,生吃也罢了,两样食材均取自活人。 人胆,他和酒生吞,吞完经常骄傲地宣称:“像这样吞食一千枚,洒家的胆气就会无敌于天下!” 人肝,一定要活剖现割,细细切片为脍。他将肝脍一扫而尽,受割之人往往还没有断气。 乾佑元年(公元948年)四月,永兴军节度使郭从义和宣徽南院使(大内总管)王峻率军讨叛,效法郭威挖掘长壕围城。到乾佑二年春,长安城内粮尽饷绝。赵思绾便把城中的妇女老幼尽数拘押,充做军粮,每天清点人头驱赶到军中各部,像猪羊一般宰杀。 每当击退后汉军,赵思绾下令犒军,就在平日基础上多杀几百“军粮”。曾为世人仰望的煌煌帝都长安翻为人间地狱。 虽说依靠吃人还能坚守,但要突围而出,赵思绾无能为力。 城外的郭从义也在苦思冥想,如何尽快破城,解民倒悬。 六月间,郭从义得知,长安城内有一位退休的左骁卫上将军李肃,在赵思绾贫贱时多次接济过他。赵思绾对李肃十分敬重。于是,郭从义遣人联络上李肃,请他设法劝降赵思绾。 李肃委托原永兴军判官(永兴战区秘书长)程让能去游说赵思绾:“您本来同朝廷并无嫌隙,实在是畏惧赵匡赞的牵连才起兵自保。朝廷三处用兵,历时一年,情势也很窘迫。倘若您如今归顺朝廷,皇帝陛下一定很欣慰,不仅不会追究您占据长安的过失,还会给您加官进爵。岂不比在此间坐以待毙好上百倍?!” 赵思绾仔细地其中利害捋了一遍,深感有理,就派遣使者赴汴梁谢罪。 没几天,朝廷果然明降恩诏,晋封赵思绾为镇国军节度留后(留后是候补节度使,唐末五代惯例,留后必定转正),并准许他自择华州(陕西渭南)上任时间。长安叛军骨干常彦卿也受封为虢州(河南灵宝)刺史。 七月初三,赵思绾正式卸甲出降,出城接旨。为免赵思绾不安,郭从义礼送赵思绾回城居住,朝廷兵马只部署在长安南门。 其后,赵思绾要求长安牙兵(节度亲兵)仍归他节制,随同赴任,并列了一份武器铠甲的清单,郭从义一一满足了他。 可是,赵思绾还滞留长安继续作死。为了大肆搜刮民财,他连续三次改变行程,迟迟不出城上路。 郭从义深深地怀疑赵思绾的诚意,派心腹赶到河中,秘密向平叛主帅郭威汇报,建议除掉赵思绾,以绝后患。郭威毫不犹豫,完全支持郭从义。 七月十一日,郭从义和王峻带了几名亲随,并辔入城,到官署中拜访赵思绾。郭从义对赵思绾说:“赵公您将远赴华州,我们明天也要回汴梁复命。尽管兵戎相见多日,可军中无人不服膺您的义勇豪侠。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睹您的雄姿。我在馆驿中备下一席,特为您践行!” 郭从义舌灿莲花,赵思绾喜上眉梢,自谓天下英雄唯他赵使君耳!不虞有诈,带着常彦卿等人欢欢喜喜前去赴宴。 三杯断头酒下肚,早已埋伏多时的刀斧手齐出,赵思绾一鼓成擒。郭从义发兵入城,将赵氏亲眷和党羽一网打尽。不问主从,即时于长安西市枭首,当天共斩赵思绾等三百多人,西市沟渠为之尽染。 赵思绾殒命之时,郭威也已攻克了河中外城,李守贞率残部退保内城。 诸将请求一鼓作气,急攻内城。郭威笑着摆摆手:“鸟儿被逼急了,还知道拼命啄人,何况百战宿将李守贞!抽干了池塘的水,还怕捉不到鱼?咱们索性再等两天。” 八天后,李守贞自知绝无生理,遂于府中点火自焚,妻子、长子李崇勋同死。 郭威大军入城,捕获了李守贞的次子李崇玉、长媳符氏,还有他任命的伪宰相等官,以及断言他有九五之兆的妖僧总伦。 符氏是名将符彦卿的长女,郭威同符彦卿交好,所以派人将她妥善送回娘家。其他人押送汴梁,全部凌迟处死。 郭威清点李守贞遗下的文书,发现不少朝堂重臣和藩镇都曾和李守贞鱼雁往还,有些信件简直悖逆至极。郭威大怒,整理好准备交给皇帝刘承祐。 秘书郎王溥力劝:“魑魅夜间争相害人,阳光一现就要遁逃。请您效法魏武帝,烧掉文书,以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郭威穷究急思一番,采纳了他的建议。 河中、长安之叛相继敉平,凤翔王景崇不过苟延残喘,大军驻扎前线,徒费粮饷。郭威决定先行班师。 八月初,同平章事、枢密使、西面军前招抚使(代理宰相、副宰相兼国防部长、西部前线绥靖主任)郭威率十万貔貅凯旋。(待续) 参考书目: 薛居正等《旧五代史》 司马光等《资治通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