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准备、设计、实施、评价,一套PBL“中国经验”,带你迎接未来教育挑战

 昵称65712878 2019-10-08

2019年9月25日,英国素质教育发展认证中心(ASDAN)中国办公室在宁波市华茂外国语学校举办了“第三届ASDAN国际素质教育高峰论坛”

论坛主题为:“Paving the Pathway for Project Based Learning——‘项目式学习’(以下简称为PBL)的国际方法与中国经验”

本次论坛吸引了各国际课程学校和重点中小学的校领导和相关教研负责教师前来参加。

面向未来的PBL

PBL是从目标到评价的一整套教学模式,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PBL模式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医学教育,到20世纪60年代在加拿大被正式引入到医学教育的最前线。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精炼, 这种模式也越来越多地被其他教育领域所采用:商业教育、建筑教育、工程教育、法律教育和外语教育等。

PBL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下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够更加直接地指向当下国际教育领域倡导的教学目标:

美国“21世纪技能”提出4个C的培养目标,即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交流合作(communication, collaboration);创造与创新(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PISA 2018全球胜任力结构框架包含四个维度:审视具备地方、全球和文化意义的议题和情境的能力;理解和欣赏不同观点和世界观的能力;与不同民族、种族、宗教、社会文化背景或性别的群体建立积极互动关系的能力;为可持续发展和集体福祉采取建设性行动的倾向与能力。 


本届论坛上多位专家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如来自剑桥大学国际考评部的专家列举了对于学生未来发展而言最为重要的十项能力,包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有效的沟通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同理心、好奇心等。国际课程学校素质教育课程导师David也认为通过PBL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领导力(Leadership)。

其内含即能够适应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各类能力品质,诸如领导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批判性思维等。

而作为一个非盈利性教育组织,ASDAN也研制了学生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模型,并将其匹配相应的课程与活动。

ASDAN的核心能力模型共包括五项内容:

领导力与团队合作(Leadership & Teamworking);

批判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Critical Thinking & Problem Solving);

分析与创新能力(Research and Creativity);

演讲与表达能力(Presen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独立思考与学习能力(Independent Learning)。

每一项核心能力在不同年级阶段(小学、初中、高中)对应更加具体的目标。

例如在分析与创新能力中:
小学阶段的目标是为既定主题通过既定的渠道收集信息,简单判断信息的有效性。
初中阶段的目标是为一个既定的主题进行基本调研,筛选不同渠道信息,引用信息证明论点,通过合适的方式展示调研结果。
高中阶段的目标是为复杂的课题、主题进行深入调研,采用多样的吊样方法,如分析数据、实地调研等,分析信息的有效性以及信息对于论点的支持,分析信息渠道的可靠性,通过合适的方式展示调研成果。

为了达成上述不同年级阶段的五项核心能力,ASDAN匹配了相应的各类课程与活动。

做好PBL教学,需要四个“打造”

PBL教学内在逻辑主要表现在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方式评价四者的关系上。

01
打造真实且具体的学习情境

会上英国文化协会代表江佳子女士指出,传统的学校教育起源于英国工业时期,它强调高度的统一性和标准化,因此很难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

学生就像流水线上的商品一样,接受着完全一样的加工,最终的学习成果也就变得千篇一面。

PBL教学模式强调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真实且具体的学习情境。“真实”旨在基于真实情景的复杂性为学生提供可供自主探究的广阔空间。在真实情景中学生一方面能够提升解决问题所需的各类能力,同时还能够保留并彰显自身的个性。

但由于真实情景通常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因此教师需要对情景中的各种无关变量加以选择与排除,让真实的情景更加“具体化”,更加匹配学生需要养成的各类能力品质。

02
打造综合且开放的学习内容

如上所述,PBL强调学习情境的真实性。通常而言,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较难通过单一学科予以解决,因此PBL通常涉及跨学科或学科交叉。这也是PBL教学模式的第二大特征即学习内容综合且开放。所谓“综合”,一方面指不同学科之间有时需要“综合使用”。

例如,论坛上Martin Lane先生指导学生的一项PBL项目即带领学生将一小快垃圾场变成一片绿意盎然的小花园。在这个项目中,学生解决问题所需的各类知识和能力交杂在一起。

另一方面,“综合”指各类能力品质需要综合在具体的项目之中,即当学生合理地解决项目中的问题时,其相应的多种能力即已经得到发展。因此若想综合提升学生的上述能力品质,需要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项目。

论坛上Roger White博士即介绍了主要的项目类型,包括课堂项目(如科学实验和问题、对文本进行讨论等),校本项目(如商业模拟等),社区项目(如农村学校志愿者、拜访退休家庭等)。

03
打造多样且协同的学习方式

PBL教学模式强调真实的情景和综合的内容,因此其学习途径必然不是统一的、单一的、僵化的。PBL教学模式强调生在真实的项目情景中通过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

为什么将体验定位于主要的学习路径呢?这与PBL的整体教学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具体而言,学生领导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能力品质的养成与发展极难通过教师单项的输出予以实现,其需要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完成项目、相互协作,在真实情景中以体验的方式来达成。

论坛上Roger White博士举例说“如果你想学习滑翔伞,不能够仅阅读相关的书或杂志,更重要的是在真实情景中进行体验。对于知识学习而言,体验同样具有重要意义,White博士即用“学习金字塔”理论说明了Teaching others和Practice doing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价值。

04
打造连续且多样的评价方式

对PBL教学模式进行有效评价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这项工作之所以具有挑战性,原因在于PBL希望培养学生养成的领导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极难通过单一的量化方法予以评价,其他过程性评价方式又难以在复杂情境中保证绝对公平、可信。

诚如论坛上David的发言:“我们有不同类型的学生,但总有学生在某方面做得好……教师应该给学生个别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因此两者如何有效结合,相得益彰,即成为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领域长期研究的课题之一。

剑桥大学国际考评部的专家指出他们通过团队课题、反思性论文、研究报告、口头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可信度较高。

综上所述,PBL教学模式在教学情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方面具有较强的内在一致性,其较为明确的价值倾向即指向学生领导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能力品质的培养。

完整的PBL包括哪些环节?

在工作坊环节,来自苏州外国语学校的老师们为我们呈现了PBL完整的准备、设计、实施、评价过程。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能够更加明确地看到PBL的内在逻辑。学校选择“环境保护”作为项目主题,通过PBL教学模式完成教学。

主要包括以下七个环节。

环节一,召集中教和外教共同讨论可以围绕“环境保护”这一主题开展的各类活动。
环节二,确定主题——垃圾的回收与处理。
环节三,由外教向学生讲解相关知识,中教、外教共同指导学生绘制海报。
环节四,带领学生们参观生活垃圾填埋场和环境保护有限公司,直观感受垃圾回收与处理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环节五,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孩子分享学到的知识,共同讨论。
环节六,基于项目研究结果,学生们给校长写一封信,建议学校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环节七,学生通过原创剧本的表演以及环保服装秀的方式展示项目式学习的成果。

在上述案例中,我们能够看到每一个环节之间均具有比较明确的关联性,学生们在“环境保护”的主题中基于自身的体验学习到了相关的知识,提升了各类能力,同时解决了实际问题。

然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无法对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直接做出比较明确的价值判断。它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以及在实践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因此学校在引入或使用PBL时,一方面需要对其潜在的价值倾向性、适用范围、使用条件等进行思考。另一方面则需要对学校的发展现状与实际需求进行评估。在两者相互匹配的情况下进行尝试与实践,而非一味地赶时髦或追随时代潮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