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章|食管裂孔疝的解剖学观点

 cobra0537 2019-10-08

【小编按】本期刊登的是近期(2019年第八期《临床外科杂志》的文章,题为“裂孔疝的解剖学裂孔疝的解剖学观点”,该文从临床的角度讲述了,如何认识食管裂孔疝;应该如何进行外科治疗。

【关键词】 食管裂孔疝;解剖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 

广东省结直肠盆底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55

食管裂孔疝是指腹腔内脏器(主要是胃及胃食管结合部)暂时或长期经过膈食管裂孔进入胸腔所致的疾病。是膈疝中最常见者,达90%以上。食管裂孔疝在经济发达地区或高脂肪、蛋白地区高发。60岁以上的西方人群中,食管裂孔疝的发生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0%[1]。食管裂孔疝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也对病人、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痛苦和负担,同时还能引起包括导致病人死亡的并发症。所以对于食管裂孔疝的解剖学的了解,对于专业的外科医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笔者对食管裂孔疝相关解剖的理解,作出阐述,希望能给读者提供一些帮助。

一、膈肌及裂孔的相关解剖

如果想了解食管裂孔疝,第一步需要了解膈肌及位于膈肌内的食管裂孔。
膈肌,位于胸腹腔之间,为向上膨隆呈穹隆形的扁薄阔肌,成为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顶[2]。膈为主要的呼吸肌,收缩时,膈穹窿下降,胸腔容积扩大,以助吸气;松弛时膈穹窿上升恢复原位,胸腔容积减少,以助呼气。膈的肌束起自胸廓下口周缘和腰椎的前面,可分为三部:胸骨部起自剑突后面;肋部起自下6对肋骨和软肋骨;腰部以左右两个膈脚起自第2至3节腰椎。各部肌束均止于中央的中心腱。所以,膈的外周部属肌性部,而中央部分是腱膜,膈上有三个裂孔: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和静脉孔;在第12胸椎前方,左右两个膈脚与脊柱之间的主动脉裂孔,降主动脉和胸导管在此通过;主动脉裂孔的左前上方,约与第10胸椎水平,有食管裂孔,食管和迷走神经前后干在此通过,是食管裂孔疝的好发部位;在食管裂孔的右前上方的中心腱内有腔静脉孔,约与第9胸椎水平,内通过下腔静脉,右膈神经。

图1 膈肌及裂孔相关解剖

注意以上重要的三个脊柱节段:第9、10、12胸椎节段平面,分别对应腔静脉裂孔、食管裂孔、已经主动脉裂孔。第10胸椎节段是食管裂孔疝的发生部位,食管裂孔疝囊的分离、迷走神经的保护、左右膈肌脚的缝合,都在此平面部位完成。第9胸椎节段平面是腔静脉裂孔的位置,位于右侧膈肌脚的上方在此处需要完成膈肌脚的缝合、补片的固定,所以缝合以及钉合补片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要损伤腔静脉导致大出血。第12胸椎水平是主动脉裂孔水平,位于左侧膈肌脚的下方,在这个部位缝合膈肌脚及固定补片的操作,也要小心避免损伤腹主动脉而导致致死性的大出血。

二、食管裂孔疝的分型及相关解剖[3]

众所周知,[2]分为Ⅰ、Ⅱ、Ⅲ、Ⅳ型。

Ⅰ型:滑动型食管裂孔疝,EGJ转移到了膈肌的上部,胃部仍然保持有其正常的形态,我国 95% 的食管裂孔疝为这一型,并常常漏诊;

Ⅱ型:食管旁疝,EGJ保持在其正常的解剖位置,一部分胃通过膈肌裂孔食管旁疝入胸腔内;

Ⅲ型:是前两种的混合型,EGJ和胃底均位于膈肌上方;

Ⅳ型:除了胃以外,还有腹腔内的其他脏器进入胸腔。

正常食管胃关系

食管裂孔疝Ⅰ型           

食管裂孔疝Ⅱ型

食管裂孔疝Ⅲ型                

食管裂孔疝 Ⅳ型

通过以上图,我们基本上能看到,食管裂孔疝的发生,与膈肌裂孔的扩大、将胃食管结合部或胃向胸腔的外力作用有关系。而这个外力,有可能是腹腔内增强的腹内压力的推动,也有可能是食管的绝对或相对短缩而产生的向胸腔内的拉动力,配合呼吸时的胸腔负压,最终导致了一个联合的作用力。这是事关裂孔疝后天形成的病理生理解剖基础。另外一方面,有关于食管裂孔周围组织超微结构研究显示,膈肌脚肌肉纤维的变性、坏死和周围纤维支撑结构的退化,参与了食管裂孔的薄弱、扩大的过程,进一步削弱了食管裂孔的正常容纳功能,导致食管裂孔疝的发生。基于以上解剖的认识,我们做食管裂孔疝的修补手术,在关闭食管裂孔左右膈肌脚的过程中,既要把握其阻止腹内脏器进入胸腔的度,也要把握食管在每次吞咽动作中在裂孔中自由移动的权利。同时,关闭裂孔后,还需要使用补片进行局部肌肉的加强,因为膈肌脚及周围的支持结构,超微解剖结构已经变性,需要补片的加强,防止复发[4]。

二、食管下端括约肌的解剖及抗反流作用

食管下端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LES),狭义上是指食管下端区域内的一系列纵行和环形肌肉形成的结构,但在解剖学上LES并没有特定的分界和具体的肌肉名称。LES是食管压力测定产生的一个概念,暨使用压力感受器由胃内往食管内测量压力时,感受到的第一个压力区域。所以,在广义上来讲,凡事能形成这个压力的周围结构,都能划分到LES的概念范畴[5]。如图3所示,广义的LES包括内括约肌部分、外括约肌部分以及内外括约肌之间的韧带。

其中内括约肌部分包括狭义范围的食管下端纵行肌和环形肌,主要是平滑肌,包括胸段及腹段(如图4)[6]。LES的平滑肌在受神经元核内抑制(一氧化氮释放)和兴奋(乙酰胆碱释放),这些神经元接收来自迷走细胞核背部的前神经元的信号,主要涉及中央和外围机制控制的肌肉收缩,主要包括抑制、兴奋。LES是一种张力性平滑肌,也由抑制和兴奋神经元支配。LES由于肌肉的张力保持闭合状态,其张力受抑制、兴奋信号的调节,其中抑制信号使LES松弛、兴奋信号使其反射性或反弹性收缩[7]。

而广义上LES的外括约肌部分,包括膈肌的肋部和脚部。其收缩和松弛,在外部协同食管下端平滑肌,起着括约食管裂孔、防止腹腔其它脏器进入胸腔,甚至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阻止鳞状上皮受胃酸侵蚀的作用。而两层括约肌的协同作用,需要通过膈食管韧带的传导。

图3 食管下端括约肌的结构

所以从以上关于LES的解剖结构和肌肉张力的维持,我们可以看出:食管裂孔疝手术中,关于食管裂孔的修补,我们一方面要尽量将裂孔的膈肌肋部、脚步的正常解剖进行缝合恢复;另外一方面,我们还需要将食管下端的纵行、环形肌恢复到膈肌肋部、脚部的括约范围,从而可以使内外括约肌达到协同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恢复食管下端的正常长度,甚至是将包绕在食管下端的胃底折叠部,固定在膈肌脚上,防止食管下端再次短缩甚至是缩回胸腔。最后,还要尽量修复膈食管韧带的完整性以及功能。以上三者的总体修复理念,才能最大限度的恢复好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功能[8]。

三、胃食管阀瓣瓣膜与HIS角的解剖及手术恢复

食管下端抗反流机制,除了LES的重要作用,我们还不能忽视胃食管阀瓣瓣膜(Gastroesophageal Valve, GEV)以及HIS角的作用[9]。

图4 HIS角

HIS角是胃纵轴方向与食管形成的夹角,是从外部浆膜面看到的一个正常解剖角度。而GEV是从内部黏膜面,大部分情况是在胃镜下,镜头往回看胃底,看到的包绕镜身的一圈黏膜皱襞,长约4-5cm,在胃内或胃底的压力挤压下关闭,起了一个抵抗胃内容物进入食管的黏膜屏障作用[10]。HIS角和GEV其实是从内外不同的解剖角度,看到的同一个结构。在腹段食管或腹段LES缩短甚至是消失的情况下,GEV的长度和HIS角的角度势必受到影响:GEV变短、松弛,而HIS角变钝或者消失。两者形成的黏膜屏障逐渐减弱,甚至是消失。从而丧失了胃内压力挤压、关闭的作用,食管裂孔疝的形成使EGJ直接暴露在胃内压力之下,从而导致反流的发生[11]。

图5 正常、异常的胃食管阀瓣瓣膜

从GEV或者是HIS角的角度来说,食管裂孔疝修补后的抗反流屏障的建立[12]。我们不光要恢复LES的长度和括约肌功能,还要进一步恢复HIS角的角度:比如提高胃底甚至是将胃底缝合在腹段食管上;另外就是进行胃底包绕食管下端的各种折叠手术方式,折叠瓣的形成也是恢复了GEV的长度和括约功能[13],将胃内的压力正对EGJ的方向改变为挤压折叠瓣后,形成的类括约肌张力。

四、小结

食管裂孔疝的发生、胃食管反流屏障的破坏以及胃食管反流的发生,是一个持续破坏局部解剖及力学结构的过程。包括腹内压力升高、食管相对短缩,引起食管裂孔周围支撑结构的破坏以及薄弱,导致重要的抗反流屏障LES、GEV以及HIS角的破坏。理解以上解剖力学结构的改变,就不难理解在修补及重建抗反流屏障过程中,我们需要在分离疝囊后游离出足够的腹段食管长度、合理程度地关闭食管裂孔、放置补片修复变性的支撑结构,同时做恢复HIS角或GEV的缝合或胃底折叠术式。从而在尽量恢复局部解剖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进行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陈双,周太成,马宁.食管裂孔疝的病理生理[J].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2019,6(02):49-54.

[2] Nason LK, Walker CM, McNeeley MF,et al. Imaging of the diaphragm: anatomy and function[J].Radiographics, 2012,32(2):E51-70.

[3] 陈双,周太成,马宁.食管裂孔疝修补力求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8,21(7):734-739.

[4] Fei L, del Genio G, Brusciano L, et al. Crura ultrastructural alterations in patients with hiatal hernia: a pilot study [J]. Surg Endosc, 2007, 21(6):907-911.

[5]Chandrasoma P. How the pathologist can aid in the assess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J].Curr Opin Gastroenterol,2018,34(4):233-243.

[6] Goyal RK, Chaudhury A.Physiology of normal esophageal motility[J].J Clin Gastroenterol, 2008,42(5):610-619.

[7] Richards WG, Sugarbaker DJ. Neuronal control of esophageal function[J]. Chest Surg Clin N Am,1995,5(1):157-171.

[8] Tack J, Pandolfino JE. Pathophysiology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J].Gastroenterology,2018,154(2):277-288.

[9] Xie C, Li Y, Zhang N, et al. Gastroesophageal flap valve reflected EGJ morphology and correlated to acid reflux[J].BMC Gastroenterol,2017,17(1):118.

[10]      Abdelmoaty WF, Swanstrom LL. Endoscopic Evaluation of Post-Fundoplication Anatomy[J].Curr Gastroenterol Rep,2017,19(10):51.

[11]   杜智,张成,克力木.滑动型食管裂孔疝长度与胃食管反流病关系的研究[J].临床外科杂志,2017,25(1):75-77.

[12]     Jeon HK, Kim GH, Lee NK,et al.Analysis of computed tomographic findings according to gastroesophageal flap valve grade[J].Korean J Intern Med,2018,33(2):295-303.

[13]     Curcic J, Roy S, Schwizer A, et al. Abnorm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and proximal stomach in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J]. Am J Gastroenterol,2014,109(5):658-66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