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沙漠第一泉成为历史,耗费巨资人工续命18年,结果如何呢?

 acerbookstore 2019-10-08
中国沙漠第一泉说的是“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之所以称它为“月牙泉”,是因为它像一弯新月镶嵌在大漠之中。(如图)
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5公里鸣沙山北麓,现在我们看到的月牙泉从南到北约100米左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平均水深1.7米左右。
“月牙泉”历史很悠久,据有关资料记载,汉武帝曾在西域渥洼池得到过天马(汗血宝马),所以后人怀疑这个地方就是渥洼池,并立碑纪念。
如果从汉代算起,月牙泉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不会干涸?这里有四种说法。
其一说是古河道留下的湖泊,由于这里最洼,周围的地下水不断向这个地方补充水量,所以上千年不会枯竭。
其二说是断层渗泉。地质学家发现在月牙泉的南边有一个东西向的断层。由于地质的运动。断层的一侧抬高,另一侧自然就成了洼地。地下水就涌向了洼地,于是形成了月牙泉。
其三说是风蚀湖。从上图我们也可以看到,月牙泉的南、北、西三面都是沙山。人称鸣沙山(如图)
持这种说法的人认为是,东边来的风把沙子吹向了四周,风越吹越深,直到吹到地下水出现,于是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月牙泉。
仔细想想觉得有一定的道理,我们都知道沙漠中风暴肆虐,沙丘被吹的犹如运动着的水流。吹向月牙泉的风来自一个方向,那就是从东边吹来的风,这也是为什么月牙泉,两千年来没有被沙子淹没的原因。
其四说是人工挖掘出来的,古代月牙泉被称为“沙井”,我们都知道“井”是人工挖掘出来的。还有就是它的形状很规则,像一个月牙,仿佛被人精心修饰过。
到目前为止,月牙泉形成莫衷一是没有定论。不过流传下来的传说却很有意思。
在很久很久以前,据说这里没有鸣沙山,也没有月牙泉,倒是有一座雷音寺。
每逢每年的四月初八,寺里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沐浴节”。这一天善男信女齐聚寺庙前,由主持方丈用柳枝条蘸圣水撒向人群,意思是祛病消灾,普度众生。
这一天,当主持方丈手捧一碗圣水虔诚走出来时,突然一个行脚僧人大喝道:“秃和尚,你有什么法力普度众生?今天我要给你比试比试。你输了赶紧给我滚,得道高僧才有资格做主持”。
只见老方丈把碗放到石桌上,那僧人求战心切,不动方丈说话,就念动咒语,挥剑作法。
瞬时狂风卷着黄沙铺天盖地向雷音寺扑来,很快把寺埋到了半截。然而令人奇怪的是,那碗圣水却纹丝不动。
僧人一看心中暗暗吃惊,赶紧调动所有的黄沙要淹没圣水。
但是无论僧人如何狂舞作法,如何竭斯底里,始终一粒沙子也吹不到碗里去。直到在碗的三面形成了一座沙山,碗里圣水清澈如初。
僧人无计可施,只好低头认输,就在他悻悻转身离去的当儿,只听那只碗“砰”的一声巨响,人们定睛一看,圣碗掉半边,里面的圣水顷刻流出形成了一汪清泉,那僧人随之变成了一块巨石。
后来人们在这块巨石上刻上了“鸣沙山”三个字,圣水流出的地方就是现在的“月牙泉”。据说月牙泉里的水能治百病。
月牙泉的大小、水量随时间不同而不同。
1950年,曾有人测量月牙泉东西长218米,南北宽处54米,平均水深5米。最深处7米。
到了1960年,月牙泉没有多大的变化,水最深处9米,湖水面积22.5亩。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情况有了变化,当地兴起了垦荒造田的运动,人们抽地下水灌溉作物。这样以来地下水急剧下降,这就影响到了月牙泉的水位。
1985年测量时,月牙泉的平均水深仅0.7~0.8米,这是历史上有记录以来月牙泉水位最低的时候,当时月牙泉已经形不成月牙了,只是两汪泉水罢了。
有鉴于此,当地部门紧急调集水源补充月牙泉的水位,经过多年的改善,月牙泉的水位终于恢复到了一米左右。
为了彻底解决月牙泉面临干涸的残酷局面,当地政府在月牙泉的周围建立了四个渗水场,通过向地下渗水来提高月牙泉周围的地下水位,进而提高月牙泉的水位。
经过积极治理和投资建设,月牙泉水位逐步提高。到了2010年,月牙泉的水位恢复到了1.7米左右。到目前为止,月牙泉水位最深处达到了5米,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文/秉烛读春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