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罗米修斯》的美学解读

 jywrong 2019-10-08

王崧舟

课文《普罗米修斯》改编自古希腊神话,但是,这一西方经典的传世神话一旦凝固为汉语言文本,则文本呈现的神话意义就有别于古希腊文化语境下的神话传说。因为,两种语境、两种神话表现形态之间的翻译和转换,一定会流失一些意义,也一定会注入一些元素。

以下便是我对基于《普罗米修斯》这一汉语言文本所作的美学解读。

文本:

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就在这时候,有一位名叫普罗米修斯的天神来到了人间,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拿取火种。

解读:

盗火的原因是因为“没有火”!

普罗米修斯盗火是因为他爱人类!在古希腊神话中,人是普罗米修斯一手造出来的。正如中国神话语境中,女娲是人类共同的母亲;普罗米修斯则是西方语境中人类共同的父亲。在我看来,这个神话隐喻着人类普遍的“父爱饥渴”与“恋父情结”。

文本第一句点出“没有火”,继而则反复渲染“没有火”的苦难。

第一是“吃”。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因为“地面上没有火”。只好吃生的东西,给人类带来怎样悲惨的情景?吃了不能很好的消化,吃进去的东西带有许多细菌和病毒,吃的东西更容易腐烂,人类的寿命因此很短很短。

第二是“睡”。人们“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因为“地面上没有火”。长夜漫漫,给人类带来怎样悲惨的情景?晚上不敢出去,可能迷路;凶猛的野兽可以肆无忌惮地袭击人类,人类因此随时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吃、睡,是人类生活形态最集中、最形象的反映。

其实,文本在此处留给了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譬如:地面上没有火,冬天、尤其是冬夜无法取暖,很多人因此被活活冻死;只能喝生水、冷水,感染、中毒随时都在发生;刀耕火种的文明无法创生等等。

顺着“没有火”的逻辑,读者很自然地会联想到“盼望火”的情景。画面如蒙太奇,在我心中一帧一帧叠映:

骨瘦如柴的人们在呼唤——火!

饥肠辘辘的人们在呼唤——火!

惊恐万状的人们在呼唤——火!

瑟瑟发抖的人们在呼唤——火!

奄奄一息的人们在呼唤——火!

继续顺着“没有火”、“盼望火”的逻辑,又很自然地会联想到“拿取火”的情景。听到人类这样的呼唤,谁伤心了?谁难过了?谁焦急万分了?谁心如刀绞了?这是什么感情?这就是“爱”!父亲对子女的“爱”,天然、天性、无私、无畏。因为爱,普罗米修斯才会来到人间;因为爱,普罗米修斯才会看到悲惨;因为爱,普罗米修斯才会下定决心;因为爱,普罗米修斯才会奋不顾身。

文本:

有一天,当阿波罗驾着太阳车从天空中驰过的时候,他跑到太阳车那里,从喷射着火焰的车轮上,拿取了一颗火星,带到人间。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驱赶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

解读:

盗火情节虽有细节,但并不显眼、也不铺叙,只是一笔带过。显然,文本的深意不在“盗火”,而在下文的“受难”。这一点,读者须着眼。

有火的日子多么幸福!人们可以用火烧熟食物了,从此,人们吃得可口了、安全了、健康了,从此,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了。

有火的日子多么美好!人们可以用火驱寒取暖了,从此,人们的生活有了温暖的依靠。

有火的日子多么踏实!人们可以用火驱赶猛兽了,从此,威胁变得越来越少,人们可以安全地待在一起了。

当普罗米修斯拿着火种来到人间的时候,人们该是怎样的欣喜若狂啊!

听,白发苍苍的老人们对普罗米修斯说……

听,面黄肌瘦的孩子们对普罗米修斯说……

听,风餐露宿的猎人们对普罗米修斯说……

听,饥寒交迫的村民们对普罗米修斯说……

看到人类过上了有火的生活,最高兴的是谁?最开心的是谁?最欣慰的是谁?最快乐的是谁?当然是天神普罗米修斯。生活中,谁最有可能这样无私地去爱我们?父亲!

故事似乎可以就此了结。因为,人类已经过上了有火的日子,普罗米修斯也可以安心离开人间了。但是,故事倘若仅止于此,则这位天神的形象也就流于俗套,普罗米修斯之爱也就丧失了西方普世价值中对于“博爱”的诠释与印证了。

文本:

众神的领袖宙斯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以后,气急败坏,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吩咐火神立即执行。

火神很敬佩普罗米修斯,悄悄对他说:“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他饶恕你。”

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解读:

“受难”才是《普罗米修斯》这一神话文本的主体与核心。有时,爱会给你带来痛苦!但是,你就因此放弃爱吗?普罗米修斯的回答是,为了爱,永不放弃!因为爱,甘愿忍受无尽的痛苦!

“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是质疑、是反问、是无问之问,不容置疑、毫无顾忌。为人类造福是人伦之爱、更是天伦之爱,是无须推理、无须证明的真理之爱。西方谓之“博爱”,东方谓之“慈悲”。文化在这里是互通的,因为人性本无二致。“神话”说到底还是“人话”。

“忍受”一词极具冲击力。不是遭受,不是承受,不是经受,而是忍受。

“各种痛苦”,说明普罗米修斯已经做了最坏、最惨的打算。

“决不会……更不会……”的句式,突出了火种的分量和意义!在这里,火是光明,火是温暖,火是安全,火是最高的爱!

文本写普罗米修斯说出口的话,仅此一句。但是,这一句,抵过千言万语。

文本:

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解读:

这里细写了普罗米修斯遭受的痛苦。“锁”字须高度着眼,锁,致使天神丧失了身体的自由,丧失了生活的自由、丧失了行动的自由。但此刻遭受的痛苦,更多的还是身体表层的煎熬。

文本:

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尽头了。

解读:

对于“受难”,文本继续发挥着出人意料的想象,这里再次细写普罗米修斯承受的痛苦。“鹫鹰啄食天神肝脏”这一惊人细节,震撼也震颤着每一个读者的心。这种超乎常人的想象,不正暗示着超乎常人的痛苦吗?此刻的痛苦,已是身体深处的折磨。

这一痛苦写得极其血腥和惨烈,“被吃光”楔入了人的体验,“重新长”刻画了神的能量。而具有反讽意味的是,神的能量不但不能减缓甚至消除神的痛苦,反而变本加厉地延长和加深了神的痛苦。

这痛苦,生不如死!这场景,即为地狱!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博爱的极致便是自我牺牲!

文本:

许多年来,普罗米修斯一直被锁在那个可怕的悬崖上。

解读:

在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这“许多年”是“三万年”。三万年的生不如死,三万年的地狱生活,三万年的不屈不挠,只为了一个字——爱!

文本:

有一天,著名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经过高加索山,他看到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心中愤愤不平,便挽弓搭箭,射死了那只鹫鹰,接着又用石头砸碎了锁链。普罗米修斯——这位敢于从天上拿取火种的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

解读:

从表面上看,救下普罗米修斯的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其实,真正拯救普罗米修斯的是他自己,是他无私、博大、坚贞的爱!正是这种爱,影响了、感动了大力神,才最终换取了普罗米修斯的自由!只有爱,才能拯救爱!

《普罗米修斯》是个神话故事,是一个关于“爱的神话”。万世沧桑,唯有爱才是永远的神话。

宙斯只有恨,普罗米修斯只有爱,最终,是爱战胜了恨!

将普罗米修斯定位于“英雄”,是对天神的贬低,是对博爱的亵渎。英雄以力胜,圣父以爱成。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文化中的“圣父”,正如基督教文化中的“耶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