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的意外死亡、赵国的突发政治风波,并没有阻碍赵国的“胡服骑射”进程。赵国国王还在通过同化少数民族来增加其集权力量,赵国自然也还有风云人物表演的舞台。 我们先说一个熟悉的故事——廉颇蔺相如。 故事要从一块石头说起,这块石头就是和氏璧。话说春秋时期在楚国有一个老玉工叫做卞和,他发现了一块石头,认为这里面藏着绝世美玉。就拿去献给当时的楚国国君厉王,厉王请“专家”查看,得到的结果却是普通石头,一怒之下就砍掉了卞和的左脚。厉王死了,武王继位,卞和再次拿着石头过去,结果专家查出来,结果又是普通石头,并被砍掉右脚。等武王死了文王继位,卞和就抱着石头到王宫门口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哭出了血,文王被感动了,就派人干脆去剖开了这块石头,结果得到了一块绝世美玉。后来,为了纪念卞和,就给这块美玉取名“和氏璧”。 后来历经辗转,这块美玉又被大英雄的儿子赵惠文王得到。就像武侠故事一般,和氏璧再现江湖,各路豪强也都心潮激荡、趋之若鹜。残暴、骄横的秦昭王率先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发出照会给到赵王,提出愿意用十五座城来交换和氏璧。 一接到这个提议,赵惠文王就发愁了,他心里清楚:不交换,秦国很可能借故找茬;交换吧,秦国这个国家信誉又不好,十有八九要鸡飞蛋打。 为此,赵王召集御前会议讨论对策。但面对这样一个难题,股肱之臣们都无可奈何。此时,宦官缪贤决定推荐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蔺相如。 推荐的原因如下:“为臣曾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拦我,说:‘您怎么就会信任燕王呢?’我对他说:‘我曾随从大王在国境上和燕王开会,燕王曾私下握住我的手,说“愿意跟您交个朋友”。因此我信任燕王。’蔺相如对我说:‘赵国强,燕国弱,而您受宠于赵惠文王,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交。现在您是逃出赵国奔到燕国,燕国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老老实实求情,这样也许能侥幸被赦免。’臣听从了他的意见,这才求得一生。” 对身边人的这次推荐,赵王也挺感兴趣,就接见了蔺相如。蔺相如对事情的分析如下:“处理这个事情,如果咱们不允许交换,那是我们理屈;而给他宝玉、他不给我们城池,那就是是秦国理屈。衡量起来,让秦国在道义上有负于我们会好一些。您让我去吧,如果秦国食言,我一定能完璧归赵。” 赵王想想也没其他办法,便派蔺相如去了秦国,琢磨着大不了这个宝物也不要了。 蔺相如到咸阳一见到秦王,就发现了其虚伪,知道这虎狼之国的老大是不会守信用的。于是哄骗秦王取回和氏璧,然后派人从小道把和氏璧送回赵国,而把自己留下来听凭秦王处置。这段故事在《史记》中有精彩描写,我们就不缀叙了。 再说昭襄王,他本就不是真心用城市交换宝玉,现在宝玉没了,贸然发火和赵国开战也不值得。综合考虑下,也只好顺水推舟,不但不杀蔺相如、反而以礼相待送他回国。这趟出行解决了赵王的问题、又保护住了和氏璧,赵王很欣赏蔺相如展现出的能力,立即封他为上大夫。 很快,秦昭襄王的挑衅手段又来了。他派出使者去找赵王商量,表示希望在黄河外的渑池和赵国会盟,以向天下显示两大强国的睦邻友好关系。 面对这个请求,赵王又开始纠结了,他从心里是不想去的,但廉颇、蔺相如都建议说:“您不去,会显得咱们赵国懦弱胆小,就丢人了啊。”赵王想想也对,狠了狠心就决定和蔺相如一起去赴约。 廉颇把他们送到边境时,和赵王诀别道:“大王,您这次去赴会,算上来回路上时间、到会议仪式全部结束,我估计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超过三十天您还没回来,我们也不等了,直接立太子为新赵王,断绝秦国的要挟念头。”惠文王毕竟也留着英雄赵武灵王的血,也算是条汉子,当场就同意了这个最坏结果的处理方式。 来到渑池会盟,秦王与赵王见了面、办了正事,就开始一起喝酒。酒酣之际,秦王提出个要求,说想请赵王敲鼓助兴。对这个要求,赵王也没多想就答应了,拿个鼓锤敲了个鼓,毕竟那时候的贵族六艺还是礼乐射御书数,惠文王也懂得点音乐。可蔺相如看出问题了,我老大给你老大表演,这不是低人一头么?他马上也请秦王敲瓦盆奏乐。秦王当然不愿意了,这时候蔺相如不慌不忙对秦王说到:“您看啊,在五步之内,我喷出的血就可以溅到您身上!”这就是明目张胆的青皮行为,耍横的了,秦王身边的卫士见此情景就想上前杀死他。可斯文的蔺相如此刻却变了面目,突然怒目喝斥,吓这些卫士都畏缩不前。秦王看到这小子真不要命了,心里也紧张起来,想想自己实在没必要穿新鞋踩shit,于是很不情愿地敲了一下瓦盆,算是给了赵王面子。 蔺相如的凶悍挣了面子,赵国的游牧骑兵又在边境枕戈待旦,看着已经不把生死放在眼里的赵王,秦王也无可奈何了。最后只能放赵国君臣安全回家。赵王回国后,为表彰蔺相如的卓越表现,封他为上卿,地位甚至在大将廉颇之上。 蔺相如的迅速崛起造成了赵国官场的震动,这里不像秦国那样集权化、官僚化程度高,还有着浓厚的封建色彩、贵族政治特色,像蔺相如这般的贱民做到这样高位大家都很难接受。而最不接受的就是大将廉颇,他对身边人抱怨道:“我作为赵国的大将军,有攻城野战之功;蔺相如不过是个贱民出身,只凭借能言善辩而位居我上,这太丢人了。要是让我有机会遇到蔺相如,我一定狠狠羞辱他一番!”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蔺相如很快就听说了廉颇的不满,对此他的策略就是——“躲”。上班时,经常称病不上朝,避免和廉颇争排列顺序;出门时,一望见廉颇的车驾就让自己的车回避。对此手下的门客都感到十分羞耻和不屑,蔺相如对他们说:“你们觉得廉颇将军比秦王可怕么?”大家回答说:“那肯定是比不上。”蔺相如又说:“面对秦王,我都敢在他的宫殿里叱责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就怕廉将军吗!我只是觉得秦国之所以不敢进犯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在。今天如果两虎相争,则必有一伤,我们俩要是争起来,倒霉的就是国家啊。我之所以避让,是先考虑到国家再考虑个人!” 廉颇不是个浑人,他懂得道理,人家蔺相如能从大处着眼做事情,自己还纠结面子确实太丢人。听到这番话那是羞愧无比,立即赤裸着上身、背上树条就到蔺相如处请罪。两人一敞开心扉交流,惺惺相惜之情顿起,立刻结为生死之交,成就“负荆请罪”的故事。 说完“将相和”,接下来我们再说另一位赵国名将——赵奢。说起来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真多——廉颇、赵奢、李牧等等。而赵奢绝对是其中最传奇、影响最大的一位。说他传奇是因为他并非军旅出身,却立下赫赫战功被奉为军神;说他影响巨大,是因为除了自己对赵国有巨大的正面影响、儿子还对赵国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赵奢一开始只是个收税的小官,做着普通公务员朝九晚五的生活。但英雄和普通人的区别是一有机会就能抓住。有一次,赵奢收税收到豪门平原君家,结果碰了个钉子,人家不肯交。平原君是赵武灵王的小儿子、也是现任君主赵惠文王的亲弟弟,再加上本人能力强,可以说是目前赵国的头号权臣。面对这样一个硬钉子,赵奢冒了次险,他来了个严格执法,把平原君家九个管事的人一口气都杀了。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平原君十分愤怒,就想杀死赵奢,赵奢说道:“您杀我很简单,但我要劝您几句。在赵国您是公子,如果带头纵容家人不奉公守法,国家的法度就会被削弱,法度削弱国家也就会衰弱,国家衰弱则各国必然来犯,到那时赵国也就不存在了,您还哪里找现在的富贵呢?反过来,以您的尊贵地位,带头奉公守法就会带动国家上下一心,上下一心则国家强大,国家强大赵国才会稳固。那样的话您作为王族贵戚,才会得到各国的尊重。这点简单的道理您不懂么?” 作为四大公子之一,平原君也算一直在为赵国的强大和君主的集权化建设做努力。贵族的封建权力,和集权国家的管理体系,应该支持什么,他还是清楚的,因此听了这个话就冷静下来。更重要的是,平原君发觉这个赵奢是个人才,便把他介绍给赵王。赵王让他干老本行,管理全国赋税,赵奢也没让领导们失望,在他任上国家赋税征收顺利、人民富庶而国库充实。大家注意,直到这时赵奢还是以执法严格的技术官僚面目出现,别着急,他的军事天赋马上就要显露出来了。 公元前270年,秦国又对赵国发起进攻,并围困了边境重镇阏与城。为此,赵王特召见手下重要大臣商量对策,大将廉颇和赵奢也都参与了讨论。对目前情况,重臣们的意见非常统一,大家都说:“这个地方道路又远、又危险,恐怕很难施救,我们不必冒险。”赵奢却提出了不同意见:“这个地方确实是远而且道路危险,但正因如此地形,在这里打仗就好比两只老鼠在鼠洞中咬斗,没有后路,谁狠谁能赢。我看我们倒是有机会!”赵王也想和秦国掰掰手腕,于是让赵奢率领军队前去援救。 赵奢为树立自己在军中的权威,在兵团刚离开邯郸三十里后就停了下来,并下令说:“谁敢在军事问题上向我提建议,立刻处死!”然后赵军就在此地长期驻守而不进发,期间有将军提议进攻,马上就被赵奢斩首。 赵奢率军驻守二十八天后,不但没进攻,反而加修营垒,似乎在做长期防守的打算。这时正好秦国的一个间谍潜入赵国军营,赵奢佯作不知,还好好招待并让他看到了自己部队的现状。得到这个情报后,秦国带兵大将十分高兴:“赵奢率领援军离开国都三十里就按兵不动,还准备长期防守。看来阏与城不是赵国的了!” 对方松懈大意之时,就是己方最好的机会,赵奢放走间谍后立刻下令部队悄声前进,一天一夜便到达了离阏与只有五十里的地方,准备进攻。这下,秦国方面还没做任何准备就要面赵国军队的正面冲突,棋输一着。 此时赵奢军中有个叫做许历的战士要求和赵奢见面,并提出建议。赵奢召他进来,许历说:“秦军没想到咱们会这么快赶到这里,算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但秦军毕竟强大,咱们此战必须集中兵力发起全力进攻,不然必败。”赵奢说:“你说的是,我接受。”许历接着表示自己愿意接受死刑,赵奢说:“没事,邯郸那次军令现在过时了。”许历于是继续建议到:“这一仗谁能先占领北山这个战略要地谁就能赢,后到的必败。”赵奢立即接受建议,派出一万人前去占领北山。 此时的秦军发现了赵军的动向,也派出部队去抢夺北山,但无奈此时赵军已经占据有力地形,秦军向上仰攻没有战果。赵奢随即指挥全军向秦国军队发起总攻,这一下连续失误的秦军大败,仓皇撤回本土。后来,赵王因为此战封赵奢为马服君,和廉颇、蔺相如同等地位,成为了赵国对抗秦国的基础力量。 小龙人说:作为一个面积有限、战略位置一般的小国,赵国能够找到最大化自己能力的方式,并坚持下来;能够和强秦做平等的政治博弈。赵国的统治集团很不简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