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口镇位于晋西吕梁山西麓,黄河之滨,临县之南端。明清至民国年间,凭借黄河水运一跃成为北方商贸重镇,享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是晋商发祥地之一。 
碛口,是吕梁山中,黄河边一座古镇,山西临县的一个古渡口。古时候,黄河下游凶险,上游来往的船只,往往在碛口停泊转旱路。 (图片来自马蜂窝)
碛口,以前做为水旱码头,到碛口再往下游走, 因为黄河河道中有暗礁和激流,船只无法航行,上游来的商船只能在碛口停泊,将货物改走陆运。慢慢的在这个基础上,碛口就发展壮大了。 
(图片来自马蜂窝) 碛口古镇的街道、店铺是清代山区传统建筑的典范。主街顺着卧虎山,从东开始,沿湫水河西去,再逆黄河北上,时曲时折。 有意思的一点是,古镇后街只有200余米,却转了十八道弯,这些建筑完全依地形而建,街道都用石头铺砌,店铺都是平板门,门前都有高圪台。整个古镇比较原生态,其中有几家店,面食相当不错。可以在黄昏时分倚靠着椅子,面对黄河,感受一下江南小镇没有的别样风情,体会一种雄壮阔的黄河小镇。  小镇中间有些小东西很有意思,早上种类繁多的早餐,小镇最高位置的黑龙庙,集市口和黄河小酒吧,甚至可以捞起裤子去黄河捞鱼。当然在小镇里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皮影戏。
 当然,不仅可以看,还可以去后台观摩哦,真正的360度深入了解。 紧靠着碛口古镇的另一个原生态山村--李家山村,对于这个李家山村最直观的感受应该就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仿佛直接走到的小说中。 李家山村是藏在深山的村落,依山而建,高低叠置,错落有序。木、石雕及精美匾额比比皆是。这里也是著名画家吴冠中一生的三大发现之一。 李家山村。位于山西省临县碛口古镇南五华里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著名画家吴冠中1989年10月到李家山采风时惊呼这里像“汉墓”,他说: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 整个小山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很多房子只盖一半,直接挖洞把房盖。这些都是当地特色,顺便说个东西,当地会有一种特殊材质来做墙,会和一般的材质不一样,可以去当地看看。
 村子里没有酒吧,没有超市便利店,完全原生态,村里只剩一些老人还生活在那里,这样没有商业化的小镇才是真正的古镇,静静地等待有缘之人。 明成化年间,李氏家族师祖李端看好碛口的商机将家迁到了陈家湾,然后选择了一个特殊的产业,养骆驼。可以理解为做物流运输,也算是眼光独到,后面又兼具日用杂货、粮食等等,最后发展得越来越好,名声越来越大,以至于外人都不知道有陈家湾,只知道李家山,后面慢慢改为李家山村。 李家山村的小吃有着浓郁的乡土风味,是古镇的一道独特风景。有秧歌为证:'碛口有些好吃法,哨子碗脱刀刀划,红印印饼子撒芝麻,牛蹄蹄馍馍热油茶'。哨子碗脱,由荞面精制而成,辅之以辣油、芝麻酱、老陈醋为佐料,另加一勺哨子,吃起来粘而不绵、厚香适口。
 这样的小众景点务必早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看到它原本的样子,看多了商业古镇,当你真正走进一个古镇静下来时才会看到它喧嚣表面下,透过岁月展现出来的韵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