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字之解: ……——……——…… 命从口令,六书会意, 口者,身口意三业之一也。 令者,必受者也。 身业,指人行为的善恶。 口业,就是说话的对错。 意业,指人思想的正邪。 三业之中,唯口业之一业含攝三业(人之所言,心之声也,嘴之开合,谓之身业)。故古人造字,以口令为命。 故命者,自种业因,自受其果之谓,故善恶报应谓之命也。 看下边释迦牟尼所讲案例可知: 有一次,蜜胜比丘和同修比丘们在出外度化的途中,感到热渴异常,大家都想有一杯饮料。这时蜜胜比丘,将空钵向空中一掷,然后,双手去接时,钵中已盛满着佳蜜,送给众僧解渴。回到精舍时,有一位比丘,就向佛陀请教道: “蜜胜比丘,过去修的是什么福?为什么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能够方便求得蜜糖?” 佛陀答道:“你们记得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猿猴,求借钵具,装了佳蜜,来供养佛和僧众吗?由于他的喜心施舍,死后就转生为人,由于他的诚心供佛佳蜜,所以今生随时随地都能够得到蜜。” 佛陀说过以后,比丘又问道: “佛陀!蜜胜的前世,又是什么因缘,才堕生为猿猴呢?” 这时佛陀的四周,已围绕着很多弟子,佛陀看了看他们后,才说道:“蜜胜会堕为猿猴,那已是五百生以前的事,也就是迦叶如来在世的时候,有一位青年比丘,在偶然间,看见另一位比丘,跳过一条小溪,就笑他的姿态,如猿猴一样,因此犯了恶语的罪。所以他堕落为猿猴,后来他知道自己的错,曾向那比丘求忏悔,免堕地狱受苦,并因此胜缘,猿猴能遇佛得度,今生也很快的证了罗汉果。” 佛陀讲完以后,诸比丘们都知道了,一句恶言,就能招来苦报,因此,大家再也不敢有戏言和恶口。因为因果是不会饶过人的。! 【感悟:一言之失,不次于杀生,故平时讲话不可不慎之又慎也!佛教的“止语”是一种慈悲,故能持之者,是谓智也!】 |
|
来自: 赵崇屹oeyx4s6w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