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经后期实用单方

 循天园 2019-10-09

【西医理论】

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延长,月经来潮延后7日以上,甚至每隔3~5个月一行,而经期正常,又可称为“月经错后”“经水后期”“经迟”“经水过期而来”。若经行仅延迟3~5日,或偶见1次,或进入更年期,或青春期初潮后1~2年内经行时有延后,且无其他不适者,不属本病范畴。

【临床特点】

月经周期超过35日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连续发生2个周期以上,月经经期及经量基本正常。

【辨证论治】

月经后期分型治法代表方见图7-2。

对于本病的治疗,应辨别虚实后,分别予以益肾调经,补血调经,散寒调经,理气调经,化湿调经。一般经色暗红而量少,小腹绞痛有块,属实寒;经色淡红而量少,质清稀,腹痛绵绵,属虚痛;经色淡红而量少,小腹空痛属血虚,经色正常而量少,小腹作痛且胀属气滞;经色淡黏而多,属痰阻。

1.肾虚型

(1)症状:经期延后,经血量少,色淡质稀,面色白,头晕气短,腰酸膝软,性欲淡漠,小腹隐痛,喜暖喜按,大便溏泄,舌质淡苔白,脉沉迟。

(2)治法: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图7-2 月经后期分型治法代表方

(3)代表方:大补元煎加减。《景岳全书》

(4)常用药:党参20g,炙甘草3g,熟地黄10g,山茱萸10g,山药20g,当归10g,杜仲10g,枸杞子10g。

2.血虚型

(1)症状:经行错后,经血量少,色淡质稀无块,经行小腹绵绵作痛,面色萎黄,皮肤爪甲不荣,头晕眼花,心悸乏力,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2)治法:补血益气,养营调经。

(3)代表方:四物汤加减《和剂局方》,甚者归脾汤《济生方》。

(4)常用药:党参20g,炙甘草3g,熟地黄10g,当归10g,川芎10g,白术10g,黄芪20g,熟地黄10g,大枣4枚。

3.血寒型

(1)症状:①虚寒型——经行延迟错后,经血量少,色淡质稀,经行腰腹隐痛,喜热喜按,面色苍白,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脉沉迟无力。②实寒型——经行延迟错后,经血量少,色暗红有块,经行腰腹冷痛,畏寒肢冷,舌质黯苔白,脉沉紧或沉迟。

(2)治法:虚寒型,温经助阳,补血调经;实寒型,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3)代表方:虚寒型,大营煎。《景岳全书》;实寒型,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4)常用药

虚寒型:党参20g,炙甘草3g,熟地黄10g,牛膝10g,肉桂2g,当归10g,白术10g,黄芪20g,枸杞子10g。

实寒型:党参20g,炙甘草3g,熟地黄10g,牛膝10g,肉桂2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10g,莪术10g,丹参10g。

4.气滞型

(1)症状:经行延后,血行不畅,量少,色黯红有块,小腹胀满,或胸胁乳房胀痛不适,精神抑郁,时欲太息,苔白,脉弦。

(2)治法:理气行滞,活血调经。

(3)代表方:乌药汤加减。《兰室秘藏》

(4)常用药:乌药10g,香附10g,木香10g,当归10g,川芎10g,炙甘草3g,丹参10g,川楝子10g。

5.痰湿型

(1)症状:经行延迟错后,经血量少,色淡或混杂黏液。经间期带下清稀量多,形体肥胖,眩晕心悸,胸闷呕恶,口腻多痰,咳吐痰涎,苔白腻,脉滑。

(2)治法:燥湿化痰,活血调经。

(3)代表方:芎归二陈汤加减。《丹溪心法》

(4)常用药:陈皮6g,半夏10g,茯苓10g,甘草3g,川芎10g,当归10g,薏苡仁30g,党参20g。

【单方单药】

1.活血化瘀调经方

★玫瑰花

[用量] 玫瑰花不拘多少。

[制剂] 加红糖、白酒少量,捣和为泥,加童尿少许。

[用法] 每次服15g,开水送下,每日2次。

[功效] 行气解郁,活血化瘀。

[主治] 气滞血瘀之月经后期。

[出处] 《新编千家妙方》,1991年,第1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P140页。

[说明] 玫瑰花为蔷薇科灌木玫瑰的干燥花蕾。可理气解郁,和血散瘀。用于妇人月经过多,赤白带下。也可治肝胃气痛,新久风痹,吐血咯血,痢疾,乳痈,肿毒;腹中冷痛,胃脘积滞,兼能破血;调中活血,舒郁结,和肝。

★山楂肉

[用量] 山楂肉50g。

[制剂] 水煎去渣。

[用法] 冲入红糖热饮,每日1剂,连服5~6日。

[功效] 活血化瘀。

[主治] 血瘀气滞之月经后期。

[出处] 《百病千方》,1992年,第1版,吉林科技出版社,P67页。

[说明] 山楂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野山楂或北山楂的果实。山楂味甘酸性温,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用于产后瘀阻,经行腹痛,血瘀经闭,血瘀气滞之月经后期。也能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

★丹参

[用量] 丹参150g。

[制剂] 研末。

[用法] 每日10g,每日2次,黄酒服。

[功效] 活血化瘀。

[主治] 血瘀之月经后期。

[出处] 《百病千方》,1992年,第1版,吉林科技出版社,P67页。

[说明] 丹参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根及根茎。可活血调经,凉血消痈,清心安神。本品色赤入心,专行血分,苦降开泄以散瘀,性凉清热以凉血,功善凉血活血,祛瘀生新,瘀血散则月经调,郁热除则神自安。本品为血分瘀热所致诸证之要药,可用于血瘀之月经后期。

★桃仁

[用量] 桃仁5~10g。

[制剂] 水煎服。

[用法] 每日3次。

[功效] 活血化瘀。

[主治] 血瘀之月经后期。

[出处] 中国保健营养,2004年,第3期。

[说明] 桃仁为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桃或山桃的种仁。可破血散瘀,润燥滑肠。本品苦泄散瘀,入肝经血分,有较强的活血调经,祛瘀生新之功,适于血分瘀滞较重者。可用于血瘀之月经后期,也可用于治疗痛经、血滞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瘀阻疼痛,癓瘕,以及跌打损伤,肺痈、肠痈等症。凡因瘀血、蓄血引致的疾病,均可随证选用。桃仁祛瘀之力较强,对瘀血阻滞之妇科病证及癓瘕痞块,可与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等品同用;对损伤瘀痛,常与红花、当归、酒大黄、穿山甲等药配伍。

★干藕节

[用量] 干藕节半斤。

[制剂] 炒黄磨粉。

[用法] 黄酒送服,每日3次,每次6g。

[功效] 活血化瘀。

[主治] 血瘀之月经后期。

[出处] 中国保健营养,2004年,第3期。

[说明] 藕节为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莲的干燥根茎节部。主要功效是止血,散瘀,用于治疗各种出血,如咯血,吐血,尿血,便血,血崩。不同服法,功效不同:捣汁,主治吐血不止;合地黄生研汁,(入)热酒并小便服,治妇人血崩,冷浊尤亦。此外,该药还有凉血养血,利水通经,补益腰肾之功效,产后及吐血者食之尤佳。

2.利水调经方

★薏苡仁根

[用量] 薏苡仁根30g。

[制剂] 水煎服。

[用法] 每月周期前服3~5剂。

[功效] 舒经利水。

[主治] 月水下行不畅,错后。

[出处] 《新编单方验方大全妇儿卷》,2002年,第1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P7页。

[说明] 薏苡仁根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薏苡的根。它既能利水渗湿,又能健脾止泻,利水而不伤正,补脾而不滋腻,为淡渗清补之品,还具有利水舒经之效。

【选方提要】

月经后期指月经延后7日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月经稀发,月经后期若伴经量过少,可发展为闭经。以上选方多为经行错后,经色暗夹血块,小腹痛,或伴情志不遂者适用。若为虚实夹杂之证,可在补虚同时,加用以上药物,标本同治,共奏补虚泻实之效。若经行延后,血行不畅,量少,色黯红有块,小腹胀满,或胸胁乳房胀痛不适者,多属气滞型,可选用玫瑰花、丹参、山楂、桃仁等活血化瘀调经方;但若经量多,其余症状同上者则要选用干藕节等调经药,因其既能活血又能止血。

预防与调护:①经期注意保暖,少食生冷寒凉之品,不宜冒雨涉水;②保持心情舒畅;③经期禁房事。(魏睦新,刘佳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