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宅

 吴越尽说 2019-10-09

作者:子衿

     近日,读到一篇记录太湖南岸湖塘面貌变迁的文章,里面提到了乔溇。“乔溇”两个字触动了我记忆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我的心怦然而动。

    太湖南岸,三十六溇七十二港共同拥有千年古道湖塘路。“乔溇”在浙江,是我的外婆家;我家在吴溇,属于江苏。

    外婆家门前有一条青石板路,因为在路的北面,被称为北张,路南则被称为南张,南张的标志性建筑是一座建于清代中后期、保存较为完整的苏派三进院落。

    大姨,就是我母亲的姐姐,从北张嫁到南张,夫家与婆家之间只隔了一条长长的青石板路。

    小时候,到外婆家去“做客人”是最开心的事了。母亲带着我,要步行六里路才能到达外婆家,在没有车子的年代,那是一段遥远的距离,所以去外婆家是一件仪式感很强的事。

    外婆会给我煎荷包蛋,给我买零食。祭好了“五脏庙”后,我最盼望的就是到大姨家的大宅子里去玩了。从门厅进去,要经过一个高大的墙门,然后是一个院子,过了院子是一个大的厅堂。我最喜欢躲在厅堂里高高的柱子后面,和我同年的表妹常常找不到我。

    第一个天井西侧有一丛茂密的南天竹,据说有避火的作用。穿过厅堂就是第二个院子了,里面有一棵百年牡丹,每年都开花。据说女主人,就是表妹的奶奶,每年都要在它的根部埋一副收拾干净、煮熟的猪大肠作为“谢花肥”,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牡丹食荤”的说法。

    最后一进是两层楼的后宅,木楼梯最令我着迷,我和表妹跑上跑下,蹬出很大的声音。

    表妹的奶奶有些严厉,奶奶来了,我们会放低声音。但是如果是新年的话,奶奶就没那么严厉了,她会用盖碗泡甜茶给我吃。那一套三件的盖碗,上面有百子图里那样的胖娃娃,现在想来,应该是粉彩。

    最开心的就是晚上留宿大姨家,我们住楼上,我和表妹讲话讲到很晚。大姨家真的太令我着迷了,我不止一次地问母亲:“为什么我家不去造个楼房?”这也算我童年不懂事的一种表现吧。母亲只是含笑不答,而大姨总是疼爱地叫我多住几天。十年后,我家造了三楼三底的水泥楼房,这是自然村里第二座楼房,在一片平房中非常显眼。这座楼房,凝结着大人们多少辛劳的汗水啊!

    大姨家砖雕门楼上的字对刚读小学的我来说,真恍若天书,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才知道其中有一处门额上写的是“笃实辉光”,仿佛一个多年未解的谜被解开,我一下子豁然开朗。

    时光匆匆,一晃,大姨和母亲都已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了,她们总是那样温和谦让,而调皮捣蛋的我们,也早已生了华发。

    2019-10-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