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早上送星星上学,路遇一婆婆,正挑着黄瓜去市场卖。 星星说:这些黄瓜,像极了上次在外婆家菜园摘的,肯定好吃。 由此想起母亲讲过小时候“窃”黄瓜的辛酸,也想起自己小时候“窃”黄瓜的酸涩。 回来后,利用八点前的空闲时间,匆匆写下此文。 外婆“窃”黄瓜 “啪!”,一记响亮的耳光,霎时,弟弟鼻血直流,手中的小黄瓜,还没来得及咬一口,就被突如其来的耳光打落。 低矮的土胚房旁,有一方简陋的小菜园,菜园里零星种了些菜,显眼处,是一畦瘦弱的黄瓜藤,藤上挂着几只瘦弱的小黄瓜,小小的黄瓜随风飘摇,不断引诱着土胚房旁边的小孩。 小孩衣着破旧蓝衣,面黄肌瘦,此刻终于忍耐不住,悄悄溜进了菜园,快速摘下一个小黄瓜,藏在怀里,准备躲在无人处吃了。 “就你嘴馋!”却被姐姐发现了,姐姐当即狠狠地给了一巴掌:“叫你偷吃!黄瓜长大了,能煮满满的一大碗,够大家伙吃一顿,就被你偷吃了!” 那是发生在母亲童年的一幕,被打的是母亲的弟弟,我的二舅。 母亲出生在1949年,是家里的老大,下面一个妹妹和三个弟弟。 五十年代未,六十年代初,正是母亲的童年,那段时光,吃不饱,穿不暖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姐妹俩窃黄瓜 菜园外的围墙边,趴着两个小孩儿,着花格子上衣,黑裤子。此刻,两双贼溜溜的眼睛,盯上了菜园里的黄瓜。 菜园正对着的,是一幢半砖半土坯的房子,带着木阁楼,两边是厢房,中间是厅堂,厅堂的大门,正对着菜园。 “爷爷在厅堂上坐着呢,他看得到菜园,”两个中的一个说:“明天爷爷要早起,他一定睡得早,等天黑了,我们再进去。” 天黑了,两个孩子如约而至,但并不从菜园入口进,而是选择从侧边翻过矮矮的土坯墙,两个人蹑手蹑脚地前进,不一会,靠近了黄瓜藤。 “只摘一个,爷爷明早要摘了卖呢,发现了定要挨打,”一个对另一个说。 两个孩子,正是童年时代的伙伴和我。 七十年代的孩子,能吃上饱饭就不错了,基本没什么零食,嘴馋着呢。小时候,“窃”爷爷的黄瓜,是常干的一件坏事。 星星“窃”黄瓜 “外婆,我们回来啦!”白色的轿车,停在了院外的水泥平地上,一进家门,星星例行开启了高音喇叭:“外婆,买了西瓜,梨瓜,还有荔枝,龙眼,大闸蟹……” “星星回来了呀,外婆在楼上晒花生呢,这就下来,”噔噔噔,外婆从三楼下来。 从房里抱出了满怀的零食,摆满一桌:“牛奶、话梅、威化饼干,巧克力、小蛋糕......” “星星又长高了呀,我家星星真帅”外婆摸我的头,从桌上抓了一大把:“星星快吃。” 外婆夸自己帅呢,星星不由得低头打量起自己:白色T恤,黑色运动裤,白色运动鞋,从上到下,可都是自己最喜欢的特步。 接了外婆的零食,连声说谢谢外婆,又放下,两眼却忍不住,贼溜溜地直往院子前面盯。 院子的前面,是外婆的小菜园,没有围栏,一进院子,量星我就看到了:园子里正挤满着各种时令蔬菜,红叶嵌绿的苋菜,圆圆的小葫芦瓜,尖尖小小的辣椒,细细长长的丝瓜…… 星星悄悄地走出了院子,神不知鬼不觉地溜进了外婆的菜园。 躲在一丛黄瓜藤边,一会儿仰头,一会儿歪头,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看了许久,终于,瞄准了那个不大不小的黄瓜,摘下来就放在嘴里啃。 “星星偷黄瓜吃,”小表弟发现了,大声嚷起来:“我告奶奶去。” “星星,黄瓜洗洗再吃,”外婆含着笑,牵了告状的小表弟从厨房走出来:“回家时多摘一些,带回家去吃。” 后记 “一个小黄瓜,就把你舅打出了鼻血,”偷黄瓜的事,每每被母亲忆起,心酸不已。 母亲说,那个时候,谁不饿呢,我们日日盼着能吃上饱饭,那就幸福了。 你们姐妹俩,小时候饿了就想偷黄瓜吃,被爷爷发现过好几次,结果挨了柳条鞭,手肉痛肉痛的。 星星嬉皮笑脸地说:外婆家的黄瓜真好吃,好鲜,好嫩,好甜! 母亲说:一代比一代好了。 何尝不是呢? 70后的我们,吃过2分钱的冰棍,喝过5分钱的汽水, 看过12寸黑白电视,点过煤油灯,穿过补丁裤, 忘不掉的是回忆,继续的是生活,我们不再年轻了, 转眼已过半生,且行且珍惜,好好善待自己。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