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生(女)

 华太仔 2019-10-09

庆龄先生

电影《建国大业》中,毛主席登上列车,向宋庆龄问候:“庆龄先生……”,并脱帽致敬,有些朋友有点蒙,宋庆龄是孙中山的夫人,怎么会叫她先生呢?

其实这不是毛主席第一次称宋庆龄为先生。

毛主席三次致信宋庆龄,均称她为先生。

庆龄先生左右:

武汉分别,忽近十年。每从报端及外来同志口中得知先生革命救国的言论行动,引起我们无限的敬爱……

一九三六年九月十八日

庆龄先生:

中国革命胜利的形势已使反动派濒临死亡的末日,沪上环境如何,至所系念……

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九日

庆龄先生:

重庆违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诚,与日俱积。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九日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先生”,再说说“女先生”。

“先生”这个称谓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年长者---脑力劳动者,通常指老师---成年男性

第一阶段:年长者

先秦的《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

意思是:怀胎十月产期满,头胎分娩很顺当。

《尔雅·释亲》:“男子先生为兄, 后生为弟。”,先生指哥哥。

《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何晏《论语集释》引马融的话:“先生,谓父兄。”

后来词义扩大,凡是与父亲或兄长年龄大致相当的人,都可称为“先生”。

第二阶段:脑力劳动者,通常指老师

这个阶段经历的时间最长

战国时期,就把社会上年长又有学问的人,尊称为先生。诸子百家的书籍中,到处可见对话中称老师为先生。

《礼记·玉藻》(汉朝):“[童子]无事,则立主人之北南面,见先生,从人而入。”孔颖达疏:“先生,师也”。

《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晋):“玄晏先生曰:“古人称不歌而颂谓之赋。”’李善注:“先生,学人之通称也。”

后来慢慢演变,靠脑力谋生的人都称为先生,称医生为郎中先生,称会计为帐房先生,称说书艺人为说书先生,称画师为画画先生,称堪舆者为阴阳先生(风水先生),称算命者为算命先生,如此等等。

而靠体力维持生计的人或手工业者,一般称“匠”,如木匠、铁匠、泥瓦匠、铜匠、银匠、石匠等等。

《文明小史》(晚清)第十九回:“上海妓女,都是称呼先生的。”,那时的妓女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并且擅长吹拉弹唱,在普遍没有知识的社会,她们也算是知识分子。

 

所以要被称为“先生”,你首先得有知识有文化。

中国的词汇是没有阴性阳性变格的,俩个英国人结婚,都说“marry me”,而中国人分得很清楚,男人结婚叫“娶”,女人结婚叫“嫁”。

先生也是如此,从来没有说一定要是男人。

只是古代中国男性占据社会的主导地位,所以,很多字词自然而然地被男子所占有。

如果有女人从事被称为先生的行当,都要专门加个“女”字,如女人当官叫女官,女人说书叫女先生。

第三阶段就是现在,指成年男性,一种礼貌的称呼

“先生”是尊称

称呼人为“先生”就是一种尊称、敬称,是“礼貌式”的称呼。

中国古代,“先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指称意义,但是最主要的含义是称呼老师,不管什么朝代,“先生”都表示尊敬之意,作为称呼教师的“先生”其尊敬之意更加突出。

中国自古就有“天地君亲师”的说法,“先生”地位之高由此可见。

《韩诗外传》卷6第11 章:“古谓知道者曰先生,何也,犹言先醒也。”

因此,被称呼为“先生”是受到相当尊敬的,如同“先知”、“先觉”一样。

“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爱国的进步知识阶层,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民主和科学,就是一种体现。

那些被称为先生的伟大女性

政治家

何香凝先生:女权运动的先驱之一 ,民革主要创始人,国民党元老,建立民国的功臣,“三大政策”的忠实执行者,抗日统一战线的一个方面军,也是新中国创始人之一。

 

宋庆龄先生: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科学家

何泽慧先生:杰出的核物理学家 ,首先发现并研究了正负电子几乎全部交换能量的弹性碰撞现象,与合作者一起首先发现并研究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上世纪50年代,与合作者一起自立更生研制成功对粒子灵敏的原子核乳胶探测器。在领导建设中子物理实验室、高山宇宙线观察站,开展高空气球、高能天体物理等多领域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吴健雄先生:核物理学家,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被誉为“核物理女王”、“物理学第一夫人”。美国物理学会(APS)历史上第一位女性会长,也曾参与过曼哈顿计划,是世界最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之一。 

林巧稚先生: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

屠呦呦先生: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攻克了一个世界性的健康难题,挽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让来自中药青蒿的青蒿素成为中国送给世界的一个礼物。

文学家、教育家

冰心先生: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李佩先生:被称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中关村的明灯”、“年轻的老年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曾长期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英语教授。

杨绛先生: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她们在不同的领域从事不同的工作,但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她们或教书育人、或科研攻关,或治病救人,为救国图强,都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