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经验”摘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桂冠的背后

 rogerzhi 2019-10-09

作为上海教研实践范式的典型模式,主题教研活动通常聚焦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典型问题与重大问题,以公开课为载体开展教研活动,具有主题的针对性、活动的持续性、参与的深入性、信息化支持等特征。本文借助对主题教研活动的概念特征与操作实施的探讨,说明上海教研实践范式的推展与应用情况。

1. 规范流程,以“规格”保障质量

主题教研活动明确了教研活动的基本流程和环节(见表1),并对每一个环节的要素和规格进行了具体的阐释,将保障活动质量的内在要求融于活动各环节中,有助于教研人员明确自身职责,持续深化对于活动的思考,体现了明晰的路径。主题教研活动通过规范流程、建立质量标准、聚焦关键要素、明确质量要求,促使教研人员把握教研方向,凸显导向作用;通过“规准”和“规格”来规范指导教研活动,使判断更接近事实,使指导有明确方向,使自查有对照标准,提升了教研品质。

2. 设计工具,以“证据”优化经验

主题教研活动重视开发和应用教研工具,以此来开展基于证据的教研活动。“基于证据的教研的核心理念是确立证据意识,通过案例、数据等一系列的证据来优化经验,提升教研效果。”主题教研活动所设计的教研工具,都设置了典型观察点,并要求教师提供对于观察点评价的充分例证,以此引导教师做好证据收集与分析工作,凸显证据的应用价值。

主题教研活动常用的教研工具包括如下“三单”。

一是活动告示单,告知活动选题动因、过程安排、资源利用与效果预估,帮助教师了解活动要点,前移思考过程,使参与有明确方向。

二是活动观察单,聚焦观察要点,增强观察的针对性。活动观察单设计“要点/简评”栏目,引导教师树立证据意识,积累并分析证据。在分组研讨交流中,教研员以现场观察单记录为基础,开展基于证据的表达,促进参与者思维的深度碰撞。

三是活动反馈单,要求活动参与者从活动主题、目标制定、活动设计、过程呈现、实施效果等方面,通过纸质、网络问卷等方式对活动进行评价。

3. 聚焦主题,强调深度参与

主题教研活动倡导教研员从“个人权威”式的教学研究,转变为“合作共同体”式的教学研究,营造一种积极参与、互动共商的教研氛围。例如:通过活动告示单,教研员使参与者对于活动主题提前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乃至一定程度的实践,从而更有目的、有准备地参与教研活动。又如:为使全体人员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交流、对话,主题教研活动专门设置了“专题研讨”环节。在这一环节,参与活动的每一个人既是学习的参与者又是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既实现了实践与反思相互联结的行动学习又产生了积极有效的人际互动。

4. 技术支持,促成时空拓展

借鉴“互联网+”理念,主题教研活动开发了基于移动终端的问卷、现场问答和评价等互动功能。在现场活动中,教研员借助网络技术迅速汇总、自动统计并及时呈现结果,实现了活动数据可视化,有助于组织者及时调整教研活动内容,突出教研活动重点,突破教研活动难点,促进教研人员的深度参与,拓展了教研时空,增强了教师的参与感,提供了一种用证据支持教研的路径。

二、实践呈现:以一次学科主题教研活动为例

在市、区和学校开展的教研活动中,以听课评课为载体进行的主题教研活动是常见的方式。我们以某次市级主题教研活动为例,来呈现主题教研活动的上述特点。

1. 流程明晰,要素规格明确

本次主题教研活动按照教研活动流程划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并对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内容、对象和路径进行了具体的阐释,凸显出各要素的规格和要求(见表2)。

2. 强化主题,增强问题意识

为了帮助参与者更好地了解和明确教研活动的主题,本次活动在网络教研员的组织下开展了为期20天的“网络教研活动”,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一是提供“语境创设”“语用体验”相关资料(见表3)下载学习,包括提供3个教研资源资料包供参与者学习,帮助其了解本次教研主题的背景和内容。数据统计显示,本次活动所提供的资源下载量共计6428次,呈现出活跃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二是开展“上海小学英语学科主题教研问卷调查”,活动共回收了4726份问卷,就参与者对教研主题的了解情况、所面临和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数据显示,99%以上的教师知晓本次活动的主题,并对主题的重要性表示认可;36%的教师认为“创设多元语境”是目前教师教学中普遍遇到的重难点问题等。这些前期数据的分析为本次主题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 工具支持,基于证据的互动

本次主题教研活动提供了系列活动工具表。活动告示单呈现了活动的时间、地点、学科、教研主题、参与对象等基本信息,同时也对选题动因、活动过程安排、活动效果预估、活动资源(材料)等进行了具体描述,将本次主题教研活动的整体概貌阐述清楚(见图2)。

活动观察单和活动反馈单采用“量化+质性”的评价方式,不仅要求填写人给每一个要素模块进行程度评分,还需结合现场活动观察的记录进行“举例说明”(见图3、图4)。对各类工具表的评价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其目的和意义有三点:其一,更好地把握参与者的需求,并作为后续教研活动的主题,使得教研主题序列化;其二,总结教研活动的典型经验,并通过多渠道媒体辐射活动成果;其三,反思教研活动不足,为后续优化主题教研活动指引方向。

4.任务细化,丰富参与形式

本次主题教研活动在不同的阶段都设计了相关的学习任务,让教师在观摩教研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依据任务要求不同程度地参与到活动中。如在活动实施阶段,教研员设置了如下四项主要任务,并描述了任务内容。

1.完成签到问卷调查

1.1参与人员基本信息:身份、教龄、性别(选择)

1.2前期参与情况了解(选择)

2.参与现场互动问答

2.1您在课中主要关注怎样的语境创设?

2.2您所关注的这个语境创设,在课中带动学生怎样的语用体验?

3.完成现场即时评价

3.1在微信签到页面完成活动评价

4.明确后期网络教研任务

提纲挈领式的任务安排增强了现场活动参与者的主题意识和问题意识,同时借助会场的网络支持扩大了参与讨论的途径和范围,有效提升了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和获得感。

综上所述,主题教研活动围绕课程与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反映课程建设与实施、学科教学与评价的需求,努力体现问题导向式教学研究的特征,促进了教师深度参与,对于课程发展和教师发展具有积极的引领意义。

三、特质提炼:透视上海教研实践范式的独特价值

在市、区、校三级教研活动的实践应用中,主题教研活动也在诠释和践行着上海教研实践范式的独特品质。

其一,引领性。主题教研活动以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为引领,重视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同时强化对课程、评价的研究,增进了教师在立德树人思想指导下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实施要求的理解和把握,强化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拓宽了课程视域,体现出上海教研实践范式的引领性。

其二,操作性。主题教研活动注重开发工具,应用信息技术,突出了证据的收集、积累、分析与应用,强化了调研参与者的证据意识。主题教研活动的系列工具如活动告示单帮助观课教师提前了解教学要点,活动观察单聚焦观课要点,活动反馈单总结和反思活动效果为后续教研提供数据支持,体现出上海教研实践范式的操作性。

其三,公认性。主题教研活动强调引导广大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大力改善教研活动过程中的互动交流环节、重视档案积累、凸显实证教研等。因此,主题教研活动对于促进教研转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成为目前上海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普遍学习和应用的教研模式,并逐步建立了相关的保障机制,体现出上海教研实践范式的公认性。

今天,在教育综合改革、高考改革和课程改革深化等一系列教育大背景下,教研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在未来的研究和探索中,主题教研活动将更加关注与教育相关的影响因素的关联分析,如信息技术支持下主题教研活动的新样态将会如何发展,通过主题教研活动提升教师参与度对教师心理变化会有怎样的影响等等。围绕着上海教研实践范式的推展和应用,我们将用团队智慧来满足教师的专业诉求,用经验分享来满足教师的心理需求,持续支持教师的专业成长,继续探索和推进以立足实践、重视实证、协力共赢为特征的上海教研。

(本文作者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主任)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19年第1期 · 本刊视点

文章原题:实践、实证、实效:上海教研实践范式的特质与应用

文章编辑:崔若峰

微信编辑:杨晓梦

主编:孙金鑫

编辑:崔若峰 王淑清 林 飞 毛 竹

本刊用稿声明

2. 本刊刊登的文章,将择优适时在本刊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展示。本刊有权将所刊登文章另行汇编成文集后出版。其作者文章著作权使用费已包含在本刊稿酬中,不再另行支付,如作者不同意,请在来稿时声明。

3. 本刊已被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龙源期刊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其作者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不再另行支付,如作者不同意,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即在稿件显著位置注明不同意前述安排)。

本刊版权声明

本文系《中小学管理》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