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6、有“道”的哲人总是不被常人理解而孤独的——聊《道德经》

 山佳国学谭 2019-10-09



76、有“道”的哲人总是不被常人理解而孤独的——聊《道德经》

《道德经》论“道、德”至此,发出感叹。“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我有关“道”与“德”说的话是很容易理解的,也是很容易施行的。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我说的话,没有谁能实行我说的话。老子论“道、德”至此,发出感叹到:越是接近“道”的道理,越是简易易懂易行,但是,由于人们欲望的原因,却没人理解,没人愿意实行。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由于人们欲望的原因,没人理解,没人愿意实行我有关“道”与“德”说的话。但是,我有关“道”与“德”说的话,是有宗旨的,按我有关“道”与“德”说的话行事是有根据。只是天下人无知,因此才不理解我有关“道”与“德”说的话。能理解我有关“道”与“德”说的话的人很少,那么能实行我有关“道”与“德”说的话的人就更难得了。对此,老子感到很苦恼。因此,只好说:有“道”的圣人就好似穿着粗布衣服,而怀里却揣着美玉一样。古今中外有“道”的哲人总是不被常人理解而孤独的。因常人都在欲望之中熙熙攘攘。想起了叔本华的一句话”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