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话食说 | 不是所有酸奶都是“益生菌酸奶”,补充益生菌也要因人而异

 昵称66099695 2019-10-09


文 / 吴施楠 编 / 袁月


【搜狐健康】在铺天盖地的广告下,一提到“益生菌”,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酸奶,甚至有些人喝酸奶的理由都已经变成了补充益生菌。那么,市面上品类繁多的酸奶,真的都能起到补充益生菌的作用吗?


实际上,益生菌的定义相当严格。在今年5月发布的《中国营养学会益生菌与健康专家共识》中,益生菌被描述为“活的微生物,当摄入充足的数量时,对宿主产生健康益处”。


而能够被称作益生菌的,必须同时满足五个条件: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何方教授表示,在上述这5个条件中,第4条是最难满足的,由于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对人体有益,因此,人们口中的“益生菌”很多都只能被称作“可食用微生物”,并不等同于益生菌。


目前最常用的益生菌是乳酸杆菌种双歧杆种,也是酸奶中比较常见到的。需要注意的是,“种”下面还有具体的“株”,目前国际上益生菌的健康功效都具体到“株”的水平了。


因此,严格来讲,普通酸奶里的乳酸菌由于没有足够高等级的证据证实有健康益处,因此是不能称为益生菌酸奶的。但也有一些酸奶,真正添加了足够的益生菌菌株,也只有这样的酸奶也才能称作“益生菌酸奶”。


在购买的时候,消费者可以注意包装上是否标有菌株的标号,如“嗜酸乳杆菌***号”。何方指出,有了标号就可以追踪菌株质量,也能查到菌株的功效,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判断方法。


食用益生菌需要选择对症的菌株


在益生菌市场极其火爆的当下,很多人觉得益生菌能够治疗腹泻、便秘,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等,就想要自行吃点益生菌,“保护”自己。


实际上,这个理念并不提倡。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生态与免疫研究室主任王欣指出,益生菌的分类非常细,每个菌株都是具有特异性的,不是所有菌株都管便秘,更不是所有菌株都管腹泻,需要医生的个性化指导。


对于健康人来讲,比补充益生菌更重要的是维持均衡的健康饮食。


为了让消费者更好的认识益生菌和益生元的健康作用,避免被市场上稂莠不齐的产品诱导,中国营养学会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分会正式启动了专业版《中国营养学会益生菌与健康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专家共识》)的撰写工作,预计今年年底将公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研究员向雪松表示,即将出版的《专家共识》有两大特点,一是会列出市面上所有的益生菌菌株清单,二是会对每种菌株的功能做出等级评价,希望对消费者、媒体,以及做健康指导的营养师和临床医生起到引导作用。


参考资料:


1、https://www./learnconsens/5619202027.html


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1735669011791643&wfr=spider&for=p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