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祖宗:有这2种表现的人,往往都有大本事,十有九准!

 孟溪ProbeT连山 2019-10-09

《诗》曰:“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在这个人人平等的社会中,畅所欲言是我们最基本的权利,我们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听到的话语也是各种各样的,有时我们能从对方的话语中获得许多信息,也有的人说话能表现出他的态度,不同的人说话的态度和反应,能让我们产生很多感受,从而对这个人产生了好的或坏的印象。

所以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应酬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却蕴含着许多知识与学问,在这方面,古人也有很多的智慧总结。老祖宗告诉我们:有这2种表现的人,往往有大本事,十有九准!

一、面对小人与君子无分别的端正态度。

“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平时我们对待那些品行不好的人的时候,很容易就能表现得很严肃、苛刻,但面对他们的时候很难做到内心平静,以及不产生一些坏的感受。对待品德比较高的人,能够尊重恭敬不难做到,难的是保持礼节,不卑不亢。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遇到君子还是所谓的小人,我们都应该内心平静,让自己不失礼节,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而我们面对小人有礼节,最起码不会受到对方的刁难或者欺负,甚至可能在对方感受到尊重的同时,还学会了尊重别人,毕竟没有人从最初就是坏的品质。

当我们面对品德高尚的人,我们更应该谦恭有礼,保持端正的态度,不过度的热情,否则容易失了礼数,这样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彼此双方都会觉得舒服。

二、职责内外,理为上。

“欲路上勿染指,理路上勿退步。”

活在这个俗世上,大家都是俗人,都有一些欲望,而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是否能坚持自己的底线,对于聪明的人而言,一定不会依靠自己职责的方便,去满足自己的私欲,那样的话,得到的会比失去的多得多。而更严重的会导致自己一落千丈,甚至是万丈深渊。

而有智慧的人一定是站在理上行事,不会因为有所害怕而退缩或者放弃,一旦退缩的话就会与正义、义理背道而驰,而在我们生活中,有些事是可以退让的,但有些事坚决不能退让,比如说原则和底线。

平时无论是应酬还是与人交往,每个人的言行背后都有一个不可触碰的底线,有底线有原则的交往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更是对一段关系的维护,如果对方不理解的话,那这个人就不值得深交。

有句话说得好,“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人天生就是恶人,当我们与人交往的时候,要保持自己的初心,无论面对的是所谓的君子或是小人,都是一个人在行为上的好与坏,我们对任何人都要保持礼节,这样至少不会惹来事端。

老祖宗的话告诉我们,有这2种表现的人,往往都有大本事。各位读者朋友,你们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