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是小学校园文化和小学生精神风貌的缩影,卫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能起积极的作用。下面我就谈谈对学生进行卫生养成教育的粗浅做法。 一、优化环境,感染熏陶。 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不仅靠思想教育,规范约束,实践提高,也要靠优化环境和班级的感染熏陶。因此我很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在环境布置上,注重创建优美、健康、和谐的育人氛围,让学生随时随地、深入持久地得到感染熏陶。学生生活在一个干净而温馨的教室里,感到的是快乐、幸福与温暖,促进学生养成卫生习惯,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 “正人先正己。”教师的以身作则,十分重要,自身的仪表,办公桌面时刻都是干净整洁的,时间久了,学生也会受到影响。 二、实践指导,持之以恒。 我们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卫生养成习惯,就得教会学生打扫卫生的方法和技巧。比如,教室清扫后用拖把拖地,我就手把手地教他们拖地应该“先扫后拖,半干湿退步拖,拖竖不拖横”;讲台、窗台、门要用抹布擦洗干净等等劳动方法我都一一指导。环境卫生重在保持,让学生养成这种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不是在短短几天、几个月中就能够扎根的,需要老师持之以恒地引导、督促,需要学生们长期努力坚持。 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坚持,一定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