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芾《蜀素帖》结字法分析

 家有学子 2019-10-09
每个字都有自己的空间结构,由笔画组合成一个字的方法叫结字法。
唐代楷书重在建立规范与气势,字形大小相差不大。而宋人重在意趣,米芾主张字有八面,“大小各有分”,认为“大字促令小,小字展令大”非古法。
米芾结字善于使用“各随其体”之法,把每个字的独特造型塑造出来。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言:“字须奇宕潇洒,时出新致,以奇为正,不主故常,此赵吴兴所未尝梦见者,惟米痴能合其趣耳。”
米芾素有“集古字”的称号,说明他对传统的继承是下了非常大的功夫的。他曾下大力气搜寻魏晋法帖,然后无间临池。《蜀素帖》的结字已经形成米芾独特的风格,不是一般性的集字凑泊,属于扎根传统基础上的个性化的处理方式。米书恣肆生动,通过以下几种结字方法得以实现。
1、奇与正
汉字大致属于方块字,整体上要有稳定感,一般轴线垂直者为正,轴线与垂直线有一定角度者为奇。《蜀素帖》每字一奇,结字以攲侧生动为主,单字轴线多奇。


“水”、“饵”、“亭”、“朋”等字,轴线不是左倾,就是右斜,极力避免正局。
《蜀素帖》以左倾字形为多,仍保留了书写《苕溪诗卷》时的一些特征。左倾给人险绝之感,右斜给人飘逸之感。
《蜀素帖》奇而不散的原因,一是界格对倾斜的字势起到了约束作用,每字的宽度没有超越边线。


二是上下字通过轴线的矫枉过正获得平衡感,如“江波”上字右斜,下字左倾,连贯起来感觉生动而又平衡。


三是轴线端正的字在整行字组中起到了一种矫正作用,如“扬帆”字势端正,起到了一行中的引领作用。这些手段使得该帖奇而能正。(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