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中医爸爸对孩子开蒙的思考

 为什么73 2019-10-09


果果现在的记忆力的惊人的。
一首歌,不管是中文的还是英文的,重复了几遍,他就会了。当然,是什么意思,他不一定知道,有的根本就不知道。

这其实是一种机械的记忆,也可以说是强记。
机械记忆跟我们成年人的理解型记忆是不一样的。
童年时代这种强大的机械记忆,将为一个人以后语言能力乃至全部知识的基础。


我一直以来,是不主张教小孩太多东西的。好在他所在的幼儿园也是如此,只是后来变味了。
现在,不教他东西,他会主动地去学很多东西,各种歌曲,各种动画片的台词,一套一套的,而且还经常琢磨。
大好的吸收知识的机会,不能让他错过啊,但也不能让他吸收了那些不好的、没有意义的东西。

这个时候,就是孩子开蒙的时候,教他什么,直接决定了他以后的兴趣点是什么,也决定了他以后是个什么样的人。
而且,这时候,他也可以开始识字了。


选择什么样的文本给孩子启蒙呢?
古今经典的启蒙读本有很多,但仔细研究和使用,你会发现其中的利弊。

起初,我最倾向于用《千字文》给果果启蒙,而且教他读了很多。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朗朗上口,意义明朗,果果也很感兴趣。

但读久了我发现一个问题,《千字文》到了后半部分,有些就比较难懂了,我努力解释,但发现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
而且读起来也有些拗口。勉强可以背下来,但只是机械的记忆,不明白意思,连字也不认识。
因为《千字文》的字是不重复的,每个字只出现一次
识字是需要重复的,需要一个字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出现,才能慢慢认识。


所以,我决定暂时放弃《千字文》,找个简单一点的。
于是我想到了《三字经》,这可是过去启蒙必备的啊。三个字一句,朗朗上口,字有重复,便于认读,内容也包括很多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当然是非常好。
但其中有些说教之词,有如泰山压顶,不容分说
比如: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译成白话文就是:“你不学习,是不行的!小时候不学东西,长大了能干吗?”
这也是很多家长训小孩的口头禅。

还有骂得更厉害的:
“犬守夜,鸡司晨。
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
人不学,不如物。
狗还能守夜呢,鸡还能报晓呢,你如果不学习,怎么做人呢?
蚕还能吐丝呢,蜂还能酿蜜呢,人如果不学习,还不如这些虫子。
不爱学习的孩子听了这些,该有多伤心啊!

再比如: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就是说:“窦燕山有很好的方法,教出五个儿子,个个都出名了。”
这又无形中给孩子灌输了“扬名”的思想。
不是说出名不好,而是这种思想不宜过早给孩子直接灌输,至少不要一启蒙就灌输这种思想

当然,瑕不掩瑜,《三字经》是可以用的,但还有没有更好的呢?
我想到了《诗经》。


其实,《诗经》中的绝大多数篇目,是不适合幼儿读的,因为根本读不懂。
但只要认真找,你会发现,还是有那么一些诗,历经几千年,依然文辞浅显清澈
比如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再比如,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这就很容易懂,或者是只要稍加解释,也会懂。

而且《诗经》是反复咏唱的,有大量的重复,比如《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重复率之高,利于识字;
重复中又有变化,化之处也容易成为孩子的着眼点
孩子还可以从中感受到韵律,“其华”后面就是“室家”,“其实”后面就是“家室”,“蓁蓁”后面是“家人”,这是押韵。
而且“家室”和“室家”意义相同,为了押韵可以颠来倒去,这可以让孩子感知语言的灵活性
还可以讲从“桃之夭夭”到“逃之夭夭”的演化,让孩子感知语言在演进过程中的随意性和规律性



“诗缘情而绮靡。

—  陆机《文赋》

诗歌是带感情的,而且是浓重的感情,通过反复的咏唱,使感情越来越浓重
这一点,是《千字文》和《三字经》根本无法企及的。

效率最高的学习,就是在学习中投入自己的深情,我想让孩子从启蒙的时候就如此。
比如这首《国风·秦风·渭阳》: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
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
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送别,当今随着交通的便捷,人们在送别时的感情越来越淡薄,但别离之情依然是人们的一项基本情感。这里不妨加强一下。
在分别的时候,我把最好的车马送给他,舍不得他走,又希望他走好。
离别之际,会想很多很多,情绪非常复杂,如何表达这种感情呢?我把最好的玉佩送给他。

无论如何,通过读这些诗歌,我希望孩子不仅仅是识字,也不仅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长期的熏陶、吟咏,成为一个深情款款的人,无论今后世界如何变化,他的内心都能诗意地栖居。

文 | 唐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