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快速阅读术》 作者:(日)印南敦史 阅读目的:掌握快速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速读+搜索读书法 阅读地点:地铁上的通勤空间 阅读时间:40分(16分+20分+4分) 综述:这本书作者号称一年读700本书,却写的啰哩啰嗦,不断提他是书评人,谈小时候,跑题比较多,谈到快速阅读的部分,干货很少,写的也比较不深入,价值相对较小。勉强找出一些干货如下: 关键词 流水式(flow)阅读:让书籍从心中“流过”,只要“流过”就有意义。 存储式阅读:注重将书籍内容储存在脑子里。 呼吸读书法:读写如一呼一吸,写读后写。 有用观点: 如何养出读书习惯? 1.“每天同一时间”读书(固定时间段、地点和情境,形成习惯); 2.选“可以快速阅读”的书(故事性强的书没必要快速阅读); 3.理想的话,一天读完一本书,最多一本书的阅读时间不要超过10天(拖拖拉拉读10天,不如全神贯注读60分钟); 4.“夜晚读书”形不成读书习惯(我不完全赞同),每天早晨至少读10分钟; 呼吸式阅读步骤: 1.一行采集:摘录最具魅力的片段(开头标明页码,后面是精彩摘录); 2.一行精华:摘录自己一眼就看中的最钟爱的一行文字; 3.一行评论:一行感想,留下产生共鸣的原因; 4.每读完12本书,认识更进一步,选出最佳,标注星号。 阅读流程: 1.仔细阅读序言和目录; 2.仅读开头和结尾的5行; 3.确定关键词之后再阅读; 4.使用多种阅读节奏阅读。 自我启示: 提高阅读量,获取知识片段,形成知识体系。 读书,复制100%,不如邂逅1%。 读书的障碍在:A.读书慢是因为过于仔细地读;B.把读书当成“一本正经地学习”。 读书摘录要手抄到纸质的本子上,这样可以加深理解,也可以有所取舍。 读书不一定依序阅读,可跳读,可关键词搜索阅读。 读书不要记忆,要记录。 建立书架流动式管理,定期清理不再读的书(以3个月为周期)。 |
|
来自: 昵称2791546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