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组竞争,增强班级活力

 皓哥儿 2019-10-09


小组是班级的基本单位。小组建设得好,整个班集体才会呈现出良好的班风。为了有效地发挥小组建设在班级教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我班在小组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与探索。积极开展小组之间的各种竞赛,有助于推动班级建设的蓬勃发展。

 具体做法

    1、分组合理。分组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进行。每组基本以六人为准,一二号为优等生,三四号为中等生,五六号为后进生,学习与性格等方面综合考虑。经过屡次变化调整,并在语文课是进行挫折教育,后来班级的各小组就趋于稳定,不再随意更换人员。这种综合小组,既是学习小组,也是劳动小组,又是体育小组,还是文艺小组……平时,组内座位可微调。每周一次全班大调位都是全组一起换,因为稳定才有利于小组的发展。

2、竞赛多元。竞赛内容包括班级、学校对每位学生的各项要求。大致包括这些方面:(1)班级课内外纪律;(2)学习方面,如作业、考试、背书等;(3)劳动方面,如教室卫生、清洁区卫生等;(4)体育方面,如眼保健操、广播体操等;(5)文艺方面,如仪容仪表、平时演出等。

3、规则统一。开学初,由班委会开会,拟定小组竞赛的规则。规则大致有这样几点:一是竞赛采用积分制,各小组的基础分为100分;二是在尽量追求公平公正的基础上,鼓励进步学生。如成绩进步名次前一、二、三名分别加123分;三是体现公开原则,每周小组长把本组赋分表格贴出来,由班干部每天给每人打分。周末班长总分,评出优秀小组。

4、严格监督。小组评分竞赛体现了公开、公平、改正的原则。班干部的评分置于全班每位学生的监督之下。每位同学哪些地方加分,哪些地方扣分,本人及班干部都清清楚楚。积分每天每周每月均在教室公布,使每组都明白本组在全班的位置。

注意事项

    1、进行小组建设前,抓好思想教育很重要,特别是要进行挫折教育。以前分好小组后,经常有个别学生表现不好,拖本组后退,被小组排挤。有的学生甚至所有小组都不想要,被人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后来,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学生谈到要像贝多芬一样,不能遇到挫折就放弃,要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我适时教育全班要将明白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面对挫折的态度,为什么在答题时大家都会说,而在生活中却忘了呢?老师这样一问,全班都笑了。他们明白今后在小组建设中,谁出现问题都不能轻言放弃。从此,每个小组都很稳定,组员团结一致。

2、抓好小组的不断发展是重点。稳定不是目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老师要重视、指导好小组的建设,不能让小组仅仅成为一个清洁卫生单位或作业收交单位。平时,要多加强小组建设,让各方面评比更客观更科学,表扬鼓励要及时,批评修正也要及时。这样,才能让每个小组都成为优秀小组,人人上进,组组上进,班级才优秀。

古人说得好:“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行为科学的实验也证明,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到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可能发挥到80%~90%,以至更多。因此,展开小组竞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班级的活力,营造了“比、学、赶、棒、超”的和谐而又热烈的气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