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视剧《最美的青春》播出,塞罕坝被更多的人熟知,“塞罕坝精神”也被大力宣传。
塞罕坝是蒙汉合壁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它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县境内,与内蒙古接壤。历史上的塞罕坝是一处水草丰美、森林茂密、禽兽聚集的地方,在辽、金时期被称作“千里松林”,曾长期作为皇家狩猎之所。
随着清王朝的衰败,内忧外患的清政府在同治二年(1836年)开围放垦,随之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后又遭遇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塞罕坝地区退化为高原荒丘,呈现出“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直接影响到京津地区的生态环境。
1962年,国家在塞罕坝建立了机械林场。一大批年轻的建设者走进荒漠,在缺粮少房、交通闭塞的艰苦条件下,通过三代人五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战胜了高寒、高海拔、多风少雨、土地沙化等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成功种植了近120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变绿洲的人间奇迹。塞罕坝人在茫茫的塞北高原上成功营造出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人工林海,由此也创造出了“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精神是以艰苦创业为核心,以科学求实和开拓创新为支撑,以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为价值取向的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她既充满了塞罕坝人献身绿色事业的豪情壮志,又体现了塞罕坝人特有的理想追求。
2014年 4
月,中宣部授予塞罕坝机械林场“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2017年12月,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2018年
3月,获得2017年感动中国年度团体奖。
金秋时节又到了,我俩将今年的秋游选在了塞罕坝。无论是登高远望,还是穿行于林海之间,内心充满了感动。感谢塞罕坝人将这片曾经的沙漠,建设成为国家5A级森林公园。森林、草原、丘陵、湿地、河流、湖泊.....生态的多样性让塞罕坝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深秋的塞罕坝虽无野花遍地,却美得如诗如画。放眼望去,层林尽染,流金溢彩,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这里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P23 P24 P25 P26 P27 P28 P29 P30 P31 P32 P33 P34 P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