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 | 塞罕坝的风月与胸怀

 克什克腾 2020-10-16
原创平台

塞罕坝的风月与胸怀

作者:李冠男

这就是塞罕坝 ,记忆中最美好、最贴心的留痕之地。

谈起塞罕坝,一直热着。最近一段日子,又一次提振了人们对塞罕坝的回忆。自此,塞罕坝精神与愚公移山、蒙古马精神一样,为追求幸福的人们鼓足了奋斗的底气。

塞罕坝,风月无边

“塞罕坝”一名,既有蒙语,又有汉语。“塞罕”是蒙语,“坝”是汉语,组合起来汉文译为“美丽的高岭”。前往塞罕坝 ,看到的是整片“林海”,当你矗立在丛林中,当你行驶在丛林间,你会被这一片片林海所震撼。就是这弯绿色,使河北承德、内蒙古乌兰布统等地成了华北地区唯一不缺水的地方。极大程度上,延缓或阻挡了向京津地区推进的风沙源,惠及千门万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广义上的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和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境内,内蒙古高原的东南缘,北侧是内蒙古的乌兰布统 ,西面是御道口国家森林公园。历史上塞罕坝就是水草丰美、森林茂密、禽兽繁衍的天然名苑,辽金时期有“千里松林”一说,清朝在此设木兰围场 。

塞罕坝不逊于九寨沟,更不逊于苏木山,那里有盘旋缭绕的云雾,有漫山遍野的青艳,有弯弯清澈的溪流,还有那湖泊、栈道、水草滩、山丘,每一张底色都是一幅灵动的油画。无论春夏还是秋冬,塞罕坝始终艳丽迷人、层林浸染、五彩斑斓,对摄影爱好者来说,坝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出彩的天堂。

从御道口沿着御克线进入塞罕坝时,首先就能看到机械林场。整个景区聚集了很多的餐厅、酒店、农家乐、超市等。林场不大,相当于一个镇子。当地人平日生活也都在这里,每年5月至10月旺季期间尤显繁荣,即便到了旅游淡季,也有很多门店开张纳客。

从机械林场出发往西,约3公里便来到了七星湖。这里是塞罕坝重点的景点之一。青山绿树环抱之下,远远望去七个小湖,按天上北斗七星形状疏密排列在丘陵之上,七星湖因此而得名。通融一体的沼泽湿地,野花遍地的水草滩涂,上下相联流动,自成一体。湖面架有木制浮桥,与精巧别致的木屋相连,别有一番情调。

离七星湖大约7公里处,还有一处湖水,名为泰丰湖。虽然不能深入湖中,但是站在湖边,你依旧可以欣赏到水质清澈,波光粼粼。水库四周环绕着松树﹑杉树﹑柳树、桦树,林间草地上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环境僻静幽美,堪称是绝美无暇的天然氧吧。前来坝上观光的人,大都不在这里驻足,因为在塞罕坝的东北边,藏匿着美丽的湖泊和令人着迷的林场,前面的神龙潭、点将台吊足了他们的胃口。自然而然,神龙潭和点将台,却是人们的必游之地了。

神龙潭,电影《赵氏孤儿》拍摄的外景地之一。四周群山环绕,草木葱茏,茂密的松杉伴着翠绿的草场一起拥抱着神龙潭这一汪碧水,更使神龙潭多了一份儿神秘。置身于清澈见底的湖边,漫步在栈桥连接的北岸,眺望漫山的林海和湖畔的湿地,只见树林山峦与湖水交相辉映,风光旖旎,仿佛置身世外,令人有一丝超凡脱俗的感觉。

随后继续前行,就抵达点将台。康熙大帝在乌兰布统之战胜利结束后,曾登临此台检阅得胜凯旋的清军将士。如今,点将台四周方圆十几公里均为落叶松人工林。登台四顾,绿海波涌,凉风习习,颇能领略当年康熙大帝点将阅兵的恢宏气势。

塞罕坝上的滦河源头是河北与内蒙古的分界处,也是围场县与乌兰布统苏木的交接地,因此滦河源头也常常被称为界河。河道蜿蜒曲折,水流潺潺,清澈见底,象一条玉带飘落在塞外森林草原之中。

在塞罕坝的东南处,藏匿着一个美丽的湖泊,名叫月亮湖。月亮湖,蒙语叫沙拉诺尔湖,它是一个海拔1400米以上的高原湖,湖面6000多平方米,水深6米。湖的北面密密麻麻排列的全是整齐的人工林。西、南两面是御道口牧场。电视剧《还珠格格》曾有大部分外景在此地完成。

塞罕坝四季都有美的存在。夏秋之季,到处都是绿草、鲜花和歌声。往浑善达克沙地前行,五彩山、军马场、将军泡子、十二座连营、小红山子、桦木沟更加亮目美心;山川封冻、大地飘白之时,马队、秧歌、虚拟狩猎、摄影沙龙、滑雪、推雪圈、滑冰车、堆雪人、深雪徒步、马拉爬犁、雪地摩托、雪地越野,随时可入可赏。远离城市喧嚣和雾霾,塞罕坝充足的旅游资源让人目不暇接。

塞罕坝,胸怀高远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的塞罕坝,却成了荒漠化的丘陵。这种退化,大都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景色奇特的地区,大都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其中并不外乎有三种原因,一种是上层社会的功利之心,一种是统一多民族的征战和搏杀,还有一种就是人为的任性。建国初期,沙尘暴的危害一度威胁平津地区,塞罕坝的治理终于提到了历史日程之上。党中央和国务院指定林业部牵头,在高原荒漠塞罕坝上建立机械林场,防风固沙涵蓄水源。经过近60年三代人的努力,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植被丰盈,云杉高耸,乔木丛生,溪水长流。

那个年代,千八号塞罕坝人,有的单身,有的带着家眷,来到这风沙滚滚的塞罕坝上,种树、栽树,披星戴月忘我地劳动,不知疲倦。甚至晚上睡在地窨子中的林业职工们,每天都不知道是否能看到次日清晨就被夜晚突来的风沙所掩埋。但是,整个塞罕坝机械林场没有一个人开小差,没有一个人当逃兵。在风沙和饥饿的淫威下,他们没有望而怯步,而是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气魄为这片广袤的土地种满了绿色,种满了幸福。他们把地老鼠挖出来打牙祭,把烧土豆当成过冬的食粮,把来之不易的雨水和融化了的雪水当成香槟,发挥着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支撑着他们贫困而乏味的生活。没有学校,缺少房屋,交通闭塞,冬季大雪封山,人们常年处于半封闭、半隔绝状态;没有学校,没有娱乐设施,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建设者们,除了简单的衣物行李,其他几乎一无所有。在140万亩的总面积上成功地营造出112万亩人工林,创造出了让荒原变林海、让沙漠变绿洲的人间神话。

三代塞罕坝人把最美的青春和炙热的眼泪都留在了这里,进而凝结成伟大的“塞罕坝精神”,为共和国的绿水青山交上了一份儿精彩的答卷。每每想起这些,无时无刻心中都激荡起磅礴的力量。

此时,我正驻足在塞罕坝上。绿,正从无垠的林海中蔓延,满目的绿啊,让我看到了塞罕坝那无边的风月。情,正从浩瀚的林海中穿行,难忘的情啊,让我记住了塞罕坝那高远的胸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