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癌症不等于不治之症,很多人能治愈

 火天大有_元_享 2019-10-10

当病人得知自己得了恶性肿瘤,除了恐惧,迷茫,更强烈的感受是无助与绝望。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每天做的就是帮助患者和家人在绝望中,努力创造一个又一个机会、一个又一个希望,与肿瘤抗争与生命赛跑,在死亡面前维护患者尊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李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张小田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为您讲述如何为绝望中的病患打开希望之门。

恶性肿瘤≠不治之症

沈院长首先澄清了一个观念:恶性肿瘤≠不治之症。很多病人是可以治愈的,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健康长寿。医生按病人的病情分类治疗,一部分人的治疗目标是治愈;一部分人是在生命的时限下,高质量的生存;还有一部分是在有限的生存时限内,保证他的尊严和生活质量。

如何让患者和家属理性面对“坏消息”

大多数人突然直面生死都难以坦然接受,疑惑、逃避、绝望、放弃。每个人都需要一段时间来接受这个“坏消息”。其实这段时间并不长,大概十天左右。医生通过适度的解释和对下一步治疗的说明,力争让病患平顺地度过这个时期。之后大多数患者可以进入到正常诊疗疗程,也有特殊的情况,患者完全放弃治疗。面对这部分患者,张医生表示,“我们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人,即便在他放弃自己的时候,我们也一定留给他一条退路,我们给他留一个我们科室的随访电话,我们护士的电话,任何一个让他能够再回来的方式,给他一段缓冲时间,我们非常非常不愿意放弃每一个机会和每一条生命。”

“作为家属,既不能失去希望,也不能过度治疗”,沈院长特别强调。“医疗是一门高度科学,十分严谨的学科,它需要理性。医生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帮助病患家属做出理性的选择。要考虑患者承受能力,时间成本,生活付出的代价,工作的影响,家庭的变故等等。因此,医生不仅是医生,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学家、心理学家。”

为什么“肿瘤医生比任何人更贪婪”?

有人说“肿瘤医生比任何人更贪婪”,因为他们希望帮助患者,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在有限的时间生命里,达成更多的愿望。有些愿望似乎遥不可及,但他们依旧为此拼命努力。

“人都是有很多的理想的,我们可能不能让他像别人一样的健康长寿,但至少我们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尽最大的努力尽量延长时间让他去实现他近期的、中期的,甚至比较远期的目标,比如等待孩子高考,等待孩子结婚,等待孙子出生等等。你让他坚定这些目标,你必须要给他希望,在希望的支撑下,他会跟你一起努力对抗疾病。”沈院长说,“肿瘤医生对生命的珍惜的程度,一定比别人更强烈,因为他所接触的所有人对生命的渴望要比别人更强烈。”

肿瘤不是一个个人的问题,它关系着家庭、社会。对于我们肿瘤科医生来讲,也不只是给他医疗,还要给他很多的人文关怀,给他更多的希望。

——中国医师学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